目前共有120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韓國sky高校錄取率(2%)高於中國985錄取率(1.62%),但韓國高中看似更卷?
71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7

鉻元素:


錄取率越高越卷。因為錄取率越高,參與者就越多,分檔就越細,競爭就越白熱化。

中國教育內卷始於大學擴招,之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根本沒人卷。

72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8

可惡and可恨:


你滿打滿算就考6門,考綱要求也窄,高中學的知識肯定是能cover住的,那捲的就是理解能力,懂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

韓國,那可真造孽,沒個統一標準,卷都不知道卷什麼。可能別人見得多,課外補課補得多了就能拿高分。

魚塘撈魚和長江撈魚,不能比啊!

73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8

雨桐:


北京人也經常說自己很卷,但是你生活在這裡,更了解這裡的真實情況,知道那是放屁。

74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8

戴帽子的胚芽鞘:


在談韓國卷不卷的問題前我想先對比一下上海和韓國高考,個人認為網上的主流聲浪高估了韓國的高考難度。

90-95年韓國每年出生72萬人左右,2010年前後sky在國內每年招生11000人,按照佔同齡人比例換算相當於上海清北復交一共招生1160人。到2020年時上海和韓國高考難度發生了反轉,2002年韓國出生人口50萬人,sky一共招生11500人,相當於在上海清北復交一共招生1750人(比當年清北復交在上海的招生總人數多了100多)。現如今隨着韓國少子化問題的凸顯,韓國學生考sky已經比上海學生考清北復交更簡單,然而韓國目前還在盛行「四當五落」,上海卻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簡單模式。

個人認為該現象可能是三大原因導致的:一是韓國人口比上海更多、網絡普及度更大,且早年韓國遠比中國富裕導致韓國人的聲量在中文互聯網上被放大了,韓國高中的實際壓力和中國比還是小了不少;二是韓國自身人口結構的原因,韓國85前每年出生人口還有70-80萬,當時sky招生規模也比現在少,所以導致考上sky在目前韓國社會中堅人群的認知中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三是企業招人的偏向性,韓國大公司更偏向sky的畢業生,考生們為了追求更體面穩定的生活不得不卷生卷死去考sky,而在上海復交天坑專業畢業生進大手公司的機率遠不如下位學校王牌專業的畢業生。

我在2020年參加上海高考並考入五角場某985大學,我其實挺希望上海的大手公司能像韓國財閥對待sky畢業生一樣對待覆交畢業生,但現在隨着經濟下行企業降本增效,未來像我這樣的冷門專業學生還能不能找到工作都不好說……哎,真希望我碩士畢業的時候覆交畢業生能和日韓top學校畢業生一樣被大手搶着要啊

75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9

開府儀同三司:


因為只有東亞人拿上大學難度當成金標準。燙知識,中國大學一直在擴招,你是覺得世紀初比現在卷嗎

76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9

你很優秀:


我很好奇,韓國最好的不是KAIST嗎

77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9


太平洋香蕉蛞蝓:


有一種卷是多數人真的能夠有效參與競爭,卷完了真的能夠改變命運

中國是高考有效參與比例很高還是985收益比得上sky?

78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9

初晴:


坐標河南,一在網上說高考難高中卷就有一群人蛄蛹過來罵,誰還想說啊?


79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3:00
作者:Christina1984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824915780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有的時候,我們經常說:夜郎自大,很小的夜郎國王自以為大,比喻人不自量力,妄自尊大。現在來看是有一些道理的。


其實,無論在哪個國家考大學都是意見非常卷的事,大學尤其是好的大學好的專業永遠是供不應求,永遠都是靠拚命打破腦子才能考上的,哪個時代都是如此,所以才會有所謂的九八五或者別的國家的一些好的大學還有所謂的排名皆是如此。

那麼說這個錄取率能說明什麼?我覺得只能進一步證明這種資源的稀缺性,是一種促進競爭的方式。當然,我們也要承認好的大學無論是環境還是教師資源都是佔有先天的優勢,是一些雙非大學無法比擬的。

我們也說在一定程度上,好大學的學生的眼界和格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供更加好的就業前景,和未來更大更好的工作機會。這可能就是更多的人希望上更好的大學的原因之一吧。

我們看似很低的錄取率,在人口基數面前就是不值得一提。還有更低錄取率的大學,這些其實沒有什麼可比性。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活在別人的眼裡,別人認為好的,別人有親朋好友有父母家人,我們經常都是為了別人而活着。最後活成了別人眼中的自我。別人認為自己該怎麼樣活,我們就怎麼樣活着。從來沒有自己選擇生活的權利。

這也是說為什麼現在的教育內卷程度是非常高的,內卷卷的不單單是孩子,還有家長,家長認為孩子該上好的大學,上九八五。讓孩子拚命去學習。但是學習這件事有時候真的除了努力還有一些運氣還有一些天賦等等其他因素制約着。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家長是比較清醒的,認為孩子是應該有自我美好童年的。這都是看個人選擇了。

80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3:00

哈利路亞:


卷是一種態度。

大部分人幸福感是比較出來的。

我啃饅頭你咽糠,我就比你幸福;

我吃魚肉你海參,我就不幸福了。

三十年前家長說的是再不好好學就考不上大學了

二十年前說的是再不好好學就考不上重本了

十年前說的是92

不是重本變差了,而是人上人只能是少數。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