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2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不是移民國家,為什麼很多人要移民日本?
71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3 23:33

作者:許多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7284176/answer/725452639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個問題想搞清楚,首先要搞清楚一個簡單的邏輯。

為什麼大家周圍炒A股的人,都是喊得山響,但是實際賺到錢的很少。

是因為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判斷活在想像里,沒去過國外,甚至沒去過海南,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判斷只是一群縣城人在相互固化一些認知,例如市面上茅台沒有真的,例如誰會喝茅台呢?

茅台全是泡沫……

在一起只要一聊天,永遠都是討論妖股。

所以,A股是什麼?

大城市對三四五六七八線的獵殺。

認知的獵殺。

北方的錢是怎麼去的上海?

A,退休領導,賣了房子,去追隨兒女了,帶走的是退休金。

B,企業人在上海購置了房產。

C,炒股人被上海的金融精英獵殺了。

我爸那些東北同學,基本上都是幹部或者做生意的大佬,超級有錢,他們在佳木斯是有別墅,但是一套別墅才多少錢?

還沒裝修的錢貴。

他們在上海、杭州買房子,佳木斯的錢最終都轉移到了南方。

王健林全球配資的時候,也說過這個觀點。

錢,是我們自己賺的。

我們萬達想投資到哪個國家或收購哪個企業,是我們自己的事。

結果,被叫停了。

雖然,你是合理擴張。

也是合理轉移。

但是,一旦開啟了這個潮流。

那,中國的企業不是全跑了嗎?!

前段時間新聞,隔壁曹縣說要換錢了,老錢全作廢,嚇人不,強制服務器回檔。

所以,我們可以賺人民幣,但是我們的資產必須金本位或美元本位。

接着回答樓主的問題,為什麼很多人要移民日本。

這裡不談去日本打工的,只談移民的。

是上海人最多。

為什麼?

因為上海人自己也覺得房產在高位了,從而上海人會拋售房產去旅居日本,日本簽證每次一放鬆,最高興的就是上海人。

全國人民朝上海跑。

上海人朝日本跑。

這就是資產流通方向。

北上廣深房產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頭部,不玩了。

他們晉級了。

例如,王思聰從大連到上海生活,若是哪天他覺得上海也不是那麼好了,可能就會拋售上海的房產,去倫敦或東京了。


72樓 JosephHeinrich 2025-4-18 23:50

日本現在對於申請簽證,卡的比之前要嚴了許多,有不少已經在日本生活十幾年的人,簽證續不上,而被遣返回國。

——

現在在日本的人們注意了,想要在日本有一個長期穩定的發展,還是要申請一個在日永居居住。

現在有一個可以1年申請永居的辦法,那就是日本高才簽證!

——

在高才簽證當中分數在80分及以上,就可以在日居住1年後申請永居。

而高才打分的標準包括:年齡、學歷、收入、工作經驗、日語能力、證書加分等。

——

這有一個信息差,讀在線碩士可以用於高才加分,日本認可,如果是MBA碩士還可以額外加5分,光在學歷一項,在線碩士就可以拿到25分。

在線碩士申請入學,不用脫產,不卡畢業,不卡語言成績,1年學制,畢業證書和在校生一致,畢業獲得degree,可以進行WES認證,不光可以高才加分,還可以求職、晉陞、升職加薪、轉行、申博、背景提升、刷新學歷背景等。



作者:冬日暖風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7284176/answer/189515968893863730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3樓 JosephHeinrich 2025-4-18 23:50

看了高贊的,表示很無語。首先邏輯就有很多問題

首先中產移民日本的真的很少,底層比較多,畢竟派遣工留學生什麼都有醫保。

另外日本的醫療,在1990年左右也經歷了大降價時期,廉價藥替代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階段,最終導致了2000年日本生物醫藥的大潰敗。最後打了很多補丁包才是現在這樣的。

那麼你在上海,是中產,可以用醫保資金買很多保險,包括子女的,公司可能還有補充醫保,醫療根本不是大部分中產最大的不安全感來源。

真正的來源在於勞動強度和失業焦慮,而日本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失業焦慮,因為日本僵化的農奴制僱工制度給了牛馬更多安全感,勞動強度嘛,東亞和新加坡,其實差不太多。

另外畢竟都是黃種人,移民日本的二代會融入好一些。

另外日本的房價負擔也不貴,不像西方國家靠炒房價和房租把土著炒成了NPC。

結論就是醫療日本未必比國內好,尤其是對中產。

職業穩定性和房價低廉才是安全感的來源。所以日本適合底層想改善境遇又沒階級躍遷野心的人。



作者:EE掃地畜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7284176/answer/188896717766889662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4樓 JosephHeinrich 2025-4-18 23:50

飛屋臭弟弟:


對啊,日本不是移民國家,美國是移民國家,為什麼大家都去日本不去美國呢,是不喜歡嗎

75樓 JosephHeinrich 2025-4-18 23:50

這個問題我也想知道。

尤其是在日本的中國人裡面女性要比男性多出四分之一,男性有39萬人,女性有52萬人,並且隨着年齡增長女性的比例會更大,從找對象的角度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因為女性絕對數量更多。

外交部回應調整跨國收養政策,哪些信息值得關注?267 贊同 · 160 評論回答

對比另外一個問題。20年間跨國收養的總數才7萬,就有很多人憤憤不平。基本所有移民國家的中國人女性數量都多於男性。美國華人男女是48比52,這個數據比較早了,是2007年的,澳洲是46比54,日本是43比57。對於國內男性來說,本來就男多女少,你們的老婆還跑到了各個國家。日本中國人男女比例差距尤其大。是什麼讓更多的女性選擇留日?



作者:hans 123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7284176/answer/13034670292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6樓 JosephHeinrich 2025-4-18 23:52


普天之下皆兄弟:


日本不是移民國家,那為什麼入籍只要5年,永住卻要10年?


日本人就是典型的口嫌體正直,正常國家都是永居容易入籍難,這個設定就差說你趕緊入籍吧


這不是歡迎移民是什麼?

77樓 JosephHeinrich 2025-4-18 23:52

小譚和您聊海外:


小譚和您聊海外:中國人拚命移民日本?背後原因確實可以理解1 贊同 · 0 評論文章

78樓 JosephHeinrich 2025-4-18 23:52

作者:Amy醬在日本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7284176/answer/9838927532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移民確實不是移民國家,我雖然不清楚別人為什麼移民來日本。

但是我可以分享幾點我為什麼要移民到日本的心得。

很多人說感覺來日本的人大部分都是覺得壓抑難過,

那麼,我就分享一下我認為在日本能過的開心的幾個重要因素吧。

1.獨立生活能力,這個太重要了

因為出門在外如果受不了一個人生活的話真的會很難受。我個人是比較享受離開父母一個人生活的,我更喜歡和朋友一起玩,所以在日本我覺得很自由。

2.自主獲取信息的能力

我發現很多人出了國也還是等着別人把所有信息餵給ta,這樣的話上當受騙的機率就大太多了而且並沒有任何提升能力的機會。我個人呢從找教授開始就是自己聯繫,沒有找過中介,來這邊之後的信息也70%以上通過自己查找獲取的。

3.來日本之前期望不要太高

由於我來日本之前對日本並沒有過多期望,所以通過高才簽來了反而覺得還好。但是我認識很多朋友,之前非常喜歡日本把日本想的很好的人,來了日本之後就會覺得現實的日本和自己想像的落差太大。

4.不要把融入日本社會當做執念

我從拿高才簽到現在已經在日本生活了將近兩年的時間了,並沒有一丁點要融入日本社會的心思。

雖然我們都是東亞文化,日本文化的源頭甚至可以追溯到我們的上下5000年,但是我覺得文化差異擺在這,想相互理解真的太難了,所以我從來不主動交日本人朋友。都是日本人找我說話,我想理就理,如果有些人我嫌煩,我就不管直接不管ta們那種。

我是來日本享受生活,享受這裡的環境、醫療、教育的,不是來融入日本社會的,所以我完全不care日本人怎麼看我,我又不違法犯罪。所以我過得很開心。我不融入也不影響我,也不影響我找賺錢拿永住。

日本的下水道

PS;搞清楚自己的移民訴求是什麼,我就是來享受的,我幹嘛要care其他的東西,人有時候真的要活得沒心沒肺一點,這樣不管你移民到哪裡去,你都會開心的,因為你本身就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79樓 JosephHeinrich 2025-4-18 23:53

龍貓:


因為日本不是移民國家的意思是日本的人口中移民佔比很低,而不是日本不能移民。恰恰相反,日本移民的難度比起歐美國家普遍要容易很多。而且日本離中國很近,回家既便宜也很方便。

80樓 JosephHeinrich 2025-4-18 23:53

普華移民:


00:18






發佈於 2025-03-03 11:22· 11 次播放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