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6177026/answer/15390413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业关系,曾经在澳洲留学5年。现已回国,谈谈个人的看法。
总体来说,我个人对澳洲的观感是偏差一些的。当然这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不能说100%公正公平,但是也基本可以概括自己对这个国家总体的感受。接下来说一些细节,为什么觉得“偏差一些”
气候
我在澳洲东岸的三个大城市都住过,坦白讲这三个城市的居住经验几乎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澳洲“气候宜人”的看法。除了悉尼的气候我觉得总体还算不错以外,其他两个城市 —— 布里斯班和墨尔本我觉得都让我或多或少觉得有些难受。
先说墨尔本。夏天如果住在市中心,晚上10点以前一直都比较闷热,听说墨尔本是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跟希腊的气候差不多。我不知道亚热带地中海是个啥气候,反正觉得不太舒服。CBD那一块高楼很多,人也多,所以感觉热量散不出去,闷闷的感觉。
如果是秋冬季节,那简直就更奇葩了。我一个同学形容墨尔本的冬天是“便秘一般的天气”,往往都是下5分钟的雨,刮5分钟的风,然后再下雨再刮风,湿冷湿冷的。而且你打伞都很不方便。往往伞刚撑起来雨就停了,那个风也很大,我记得有几次风大到我人整个身体故意前倾都倒不下去的程度.......
去澳洲以前,我以为澳洲任何地方都是阳光明媚,而且几乎不怎么需要穿冬衣。后来去了才知道很多地方都需要穿羽绒服和夹袄。唯一的优点就是靠海,冬天不至于像北方的冬天那样那么干燥。
布里斯班的气候主要难受在夏天。午夜和凌晨倒还好,白天那是真难受,尤其是下午,住宅里热的要死,关键很多房屋还不装空调(说什么环保或者用不上啥的)。那个夏天热到啥程度 —— 早上出门你放块巧克力在桌上,下午回家的时候已经完全变成液体了.........一些当时留学的同学无奈只能在没课的时候背着电脑去学校避暑
说到学校,澳洲的那个空调也是很奇葩。不管春天夏天冬天,它一律只吹冷风。冬天吹冷风啊各位,最要命的是还关不掉(中央空调,说是要换气,最多只能把风扇打小一点)
唯一就是觉得悉尼的气候还算可以接收,不算太冷也不算太热。但是悉尼的7-8月份,南半球隆冬的时候大清早起来也是很冷的,我估计也就5-8度的样子,还是得穿一下冬衣或者羊毛衫。到了下午1-2太阳高照的时候才能穿薄一些。
2. 消费
我没去过北美和欧洲,但根据网上的一些资料,同时结合一些在北美欧洲留学同学的信息反馈,澳洲的物价总体而言应该是西方国家里最贵的那一批(估计也就比北欧的几个国家低一些)。
吃个麦当劳、KFC、Hungry Jacks,随便一个套餐基本就11刀、12刀左右了。最关键的是还吃不饱,就一个跟国内差不多大小的汉堡,一个薯条(粗粗的那种,比国内的薯条要粗很多,但是数量也少一些),加一个饮料。有的门店饮料可以Refill,我就会多喝几杯。可是还是感觉吃不饱。
美国的快餐那就要便宜多了,听说6-8美金就可以管饱了。虽然美国的牛肉品质不及澳洲,但身在外地最先要把肚子填饱对吧。这一点我觉得澳洲还是差了一些。
至于非快餐类的饮食消费,比如去华人店吃个火腩豆腐饭(在墨尔本的时候经常吃这个),我记得当时的价格是9.5刀,可以选炒饭或者白饭,上面给你浇一层黏糊糊的卤子。墨大旁边的彩云南随便一碗米线就要10刀(最普通的),如果浇头换一点,比如换成肥肠、牛肉啥的,估计就要12-15刀了。他们家的米线味精味特别重,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
反正我觉得澳洲吃的东西消费还是挺贵的,至少对留学生而言。不要说什么澳洲人收入高,不在乎啥的,他们local不在乎,但留学生在乎。不是人人都能在学校附近找到Part time的,吃饭多多少少还是要在乎一下汇率的....
电子产品方面,二手的电器倒是还比较便宜,有的时候20刀能够买到一个不错的二手打印机。但是电脑、电视、手机啥的都真不咋便宜了(这里是相对于北美和欧洲国家而言)。我记得当时6S刚出来的时候,澳洲的同型号的手机标价比加拿大的贵了200多刀(虽然当时加币比澳币略贵一点点)。除非你是计划短期内从澳洲离境可以退税的那种,不然在澳洲买电子产品真心没有其他地方划算,而且品种还很少
车的话不是特别了解,比国内便宜是肯定的,但是比美国和加拿大还是要贵。新车2-3万的比较普遍,二手车1.4万-2万的也有。听说美国那边几千美金可以买到不错的日本二手车,在澳洲我很少听说过。而且澳洲的路边停的很多车(中高档住宅区附近)都比较老旧,感觉像80-90年代遗留下来的那种古董.....
先写这么多,之后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