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gdlshj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9588117/answer/6343689538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會考慮的,連文化水平偏低的賽馬人都不例外。
日本騎手基本是窮人或普通人家出身,中產都很罕見,家庭的文化水平也可以預料,估計沒幾家懂中文的。騎手本身文化水平也普遍感人,騎手學校出來的科班選手,普通文憑只到初中——說這個是考慮到有個別騎手成年後會自己改名。但騎手們的名字都很「正常」。隨便截一下今年至今的騎手排行榜名單:
上圖基本每一個騎手的名字都有一個漢語中的褒義字、甚至漢族取名的常用字,少數沒有的也都是中性的,沒有在漢語看來是貶義的字出現。榜單上的騎手約兩百人,除了洋人,只有永島まなみ沒有使用漢字、石川倭使用了漢語語境中的貶義字,只有這兩個例子。在這樣一個平均文化水平低於普通人的群體,這個比例我覺得很能說明問題了。
如果把時間拉的遠一點,上世紀的賽馬人,甚至還有新堂舍藏這樣的例子:「舍藏」出自《論語》「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賽馬人都有讀《論語》的!不過現在圈內好像沒有這種文化人了。
說到底,日本用的漢字元號,也是來自中國的漢字,借用過程中具體含義可能有變化,但基本的褒義貶義多數還是會保持一致的,很少有在中國是褒義的字,到了日本變貶義的,反之亦然。人名用字普遍比較常用,那取名的時候,哪怕不知道這個字在漢語具體是什麼意思,含義好不好還是有數的。
最後多說一點,題干舉的例子我覺得不合適,姓氏是老祖宗給的,這個是沒辦法的,漢族也有很多現在看來含義不好的姓氏,像「死」「屍」「操」「狗」這些姓氏,現在來看多少有點尷尬,家長取名都要煞費苦心,但也很少有人因為這個,就不讓子女和自己姓(不然這些姓也傳不下來)。姓的含義不好,不等於家長就不懂漢字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