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沃里克老實人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51267/answer/216224981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1fall的路過,想起一條寫一條吧,爭取畢業的時候寫夠100條
01. 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雖然冠以華威(Warwick,又譯為沃里克)之名,但實際位於西米德蘭(West Midlands)郡的考文垂(Coventry)西南郊,距離真正的華威鎮還有9英里。
02.據我在wbs讀本科的室友說,曾經真有人因為學校這個名字而坐錯火車到了華威鎮。到了愚人節,校報整了個大活,說因為華威大學並不在華威鎮,名字具有極強的誤導性,要更名為University of Canley,群里有人信以為真,給學校打電話,問能不能退學。

03. 學費是真的貴,放眼望去國際生碩士課程的學費,無論是不是商科就沒有低於2萬鎊的,WMG基本都2萬8起,wbs不少專業甚至直接3萬+,在帶英學費排行榜上大概僅次於帝國理工,妥妥的第一梯隊。(更新:現在更貴了)
04. 儘管學費貴,但絕大多數申請者連交學費的機會都沒有(學校負責人的原話:」只有10%的申請者最後可以拿到unconditional offer「)。22fall申請季,儘管美國的留學生政策向好,對英國有一定分流作用,但國內研究生的內卷情況仍毫無緩解,再加上國內經濟不景氣,導致更多人選擇出國留學,我個人猜測,申請難度和21fall持平或者略難一點。(更新:果然是更難了)
05. 中國學生非常特別極其喜歡拉微信群,學校群、學院群、專業群要拉,租房、買二手、直播也要拉個群,住CA/CP/TV的也各自拉群,去XX地方玩拼車都要拉個群,甚至還有哈利波特群……但大多數群最後都歸於沉寂,淪為代寫發廣告的地方。
06. 被UCL搶走了不少學生,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幾個「儘管華威的押金都交了房子都訂好了,但最後還是投奔UCL」的人。
07. 據說學生男女比例是一比一,不過在中國學生這,感覺是女六男四或者女七男三,當然這個比例在英國各校中已經算是相對不失調。學校周邊中國人租房,也基本是全女或者四女一男或者五女兩男,幾乎沒見過男生佔一半以上的房源。
08. 有人說英國留學生「10個人里有6個學商科或者跟商科沾邊的專業」,在華威這個數字恐怕要上升到8,剩下的2個裡還有1.5個是傳媒或者教育類的。
09. 學校離Cannon Park購物中心很近,購物中心雖小,但超市、郵局、手機店、電子產品店、藥店、賣二手遊戲的、服裝店、理髮店、修理店一應俱全,甚至還有配鑰匙的。購物中心裏面的Tesco,解決了無數我這樣節(pin)儉(qiong)華威學子的午飯和晚飯。尤其是£3 Meal Deal,任選1份主食+1瓶飲料+1份零食才3鎊,每次我去買,飲料都直接拿Vitacoco椰子水(單價2鎊多),感覺三明治和零食都像是白撿的……
10. 據我不完全觀察,購物中心裡性價比最高的是Iceland和Tesco,有些商品的價格低到讓我懷疑老闆是不是靠開超市洗黑錢;郵局超市(開在一個郵局裡的超市,前台是個中國小姐姐)號稱中超,但是限於面積有限其實品類並不怎麼豐富;中國食品最全價格最公道的,反而是一個叫Seoul Plaza的韓國超市;日用品的話Tesco和Boots各有春秋,總的來說Tesco勝在種類多且便宜,Boots稍貴但藥妝和清潔類產品質量比較好;還有一家叫Bargain Guys的,不過裡面的東西感覺一點都不便宜。
11. 從學校坐公交到考文垂市中心,NX bus單程2.2鎊,天票4鎊,打Uber大概是9鎊,打計程車11~15鎊,所以三四個人一起出行的話,反而是打Uber再AA更合適。
12. 住學校宿舍的我不清楚,但住CA或者CP的人,絕對見過一種長腿蚊子,體格大的出奇,不吸血不咬人,就是一直叫喚很煩人。最開始還想打死或者轟走它們,結果發現數量一點也不見少,反正也不咬人,就隨它們去了。
13. 某些在wbs的學霸、讀傳媒的卷王、念CS的高材生,白天裝的人五人六,一上酒桌無論男女長幼,就好像換了個人。平時的禁慾系學霸,幾杯馬尿下肚後直接焊死車門開車。平時走甜妹風的女生,上桌後煙酒不分家,喝高了以後跟學霸一塊開車。疫情不嚴重時據說還有組團去喝酒蹦迪,疫情嚴重後基本都是聚在某人家裡喝第一輪,喝到10點多讓路遠的先回家,剩下的人會喝到夜裡兩三點,UBER都打不到,索性就直接住下。
14. 接上條,據本人對多個專業的研究生的觀察,剛開學時,之前在英本上學的最能喝,其次是寧諾西浦這種中外合辦的,純國內本科過來的時候一般酒量最小。不過經過幾個月的「酒精考驗」,三者的差距會急劇縮小,甚至出現倒掛現象。
15. 再接一條,本人已經對撲克牌里的2產生了生理性的厭惡。
16. 住考文垂市區公寓或者學校宿舍的還好,據同學說可以隨便扔垃圾,但住CA/CP的人,估計都沒少為扔垃圾的事操心。反正我是一直沒分清哪周該扔哪種,每周二就直接把所有垃圾桶都拖出去,周三再推回來。
17. 如果在學校及附近看到BBA,那駕駛員多半是亞洲臉。白人黑人印度人中東人大多開大眾、雷諾、標緻或日系車,或者是車齡很長的BBA。
18. 學習不忙的時候,每天三問: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學習忙的時候:直接去Tesco或者煮方便麵。
19. 身邊認識的人,幾乎都把Tesco購物車推回家過,絕大多數人過幾天還會推回去,但也有少數購物車從此就在後院安了家。學校還在入口處掛了牌子,禁止把購物車推進學校。
20. 在想找對象的情況下,只要別顏值低到慘絕人寰,摳門的一毛錢捨不得花,男生臉皮厚點、女生別太端著,找男/女朋友真心不難。當然,能否撐過畢業就全看造化。
21. Reading List永遠讀不完,Moodle里的視頻永遠看不完,所幸挑重點看也能及格。
22. 中國學生方差極大,既有少數喜歡超額完成任務的卷王,也有不拖到DDL絕不幹活的拖延癌,更有寫不出來就直接氪金找DX的混子……
23. 印度同學人均社交牛逼症,各個社團除了英國本地人就屬印度人最多。部分中國同學大概是從小英語聽說訓練不足,和人交流的時候顯得傻傻的。前兩天在Cannon Park購物中心那個Boots,看見一售貨員結賬後用英語問一中國留學生要不要小票,問了兩三遍中國學生愣是沒聽懂,最後售貨員的眼神就是:這都聽不明白還上個P的學啊
24. 學校周邊玩的地方確實不多,也就是考文垂市區、Leamington Spa、華威鎮和Kenilworth這種,幾個周末就玩膩了。好在考文垂位於英格蘭中部,距伯明罕(坐火車二十多分鐘)、牛津(坐火車四十多分鐘)、倫敦(到Euston站大約一個半小時)都不遠,基本上能實現當天來回。周末也可以去約克、曼城、利物浦來個自由行,不耽誤平時學校上課。
25. 說起坐火車,剛開學的時候還老老實實從考文垂站坐車,後來發現一個寶藏站——Canley,離學校近,進站的時候既沒有閘機,也沒人檢票,而倫敦Euston在出站的時候也沒有檢票的閘機,再加上周末很少能碰見查票的人,嘿嘿……當然,這個想法只被朋友的朋友驗證過,我還是沒膽逃票。
26. 考文垂和伯明罕的中餐館,如果開在中國,基本上不出一個月就得倒閉,但鑒於英國同行的水平有限,這些中餐館在中國學生的支持下也能在當地生根發芽。個人評測:胡椒大廚中規中矩,桃苑名不副實,錦里相對比較好,至於快樂小羊、中英、海底撈這樣的,非土豪建議繞行,忍一忍回國再吃吧。
27. 之前聽說中國人出了國就抱團,都不和外國人交流,到了華威以後才知道,不論國籍,抱團都很常見,中國大陸人在一起抱團,香港人、台灣人、韓國人、印度人都抱團。前兩天上課,跟一個哥倫比亞人和墨西哥人坐到一塊,倆人直接用西語聊上了,把我給晾在一邊……
28. 學校里和CP一帶治安不錯,晚上一個人走問題不大,走了這麼多次就碰見過一次有人在抽「葉子」的。Canley附近的話,肉眼可見的治安不如CP和學校附近,女生最好是別晚上出去或者跟男生結伴。
29. 和其他學校相比,華威大多數授課型研究生的課業壓力還是不小的,但遠遠到不了國內高中的強度。大多數人都就是周一到周五白天學習,每周一兩次晚上學到九十點,周末基本都分散到英國各地旅遊。
30. Iceland那個長相酷似利物浦球員薩拉赫的收銀員小哥,會的唯一一句中文還是我教的,你們有空可以問問他會哪句,有驚喜。(更新:有一陣子沒見過這個會中文的「薩拉赫」小哥,感覺是已經離職了)
31. 老師有大牛,也有個別水貨,水貨老師屬於那種「我知道我很水,我也知道你知道我水,但我還是在講台上混著」。不過這點不算華威特色,我在國內讀本科的時候也有不少這樣的老師。
32. Roots裡面偶爾會碰見免費送書的活動,不過對這些書別有太多期待,畢竟能淪落到被免費送的,都是打對摺還賣不出去的書……我見過被送的書有:希伯來語入門(第三冊)(第一冊第二冊不知道去哪了)、Windows 7 的操作技巧、孤獨星球(某個特別偏遠幾乎沒人去的國家)。
33. 因為疫情,21fall不少Lecture都改成了網課,少數線下Lecture也大多是聚在一起看老師用Teams直播,而且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網課平台,上課的時候會用到Teams、Moodle、Tabula、Mywbs、Vevox,有時候Tabula上會顯示ddl,但要從Moodle上提交……
34. 和國內的大學老師不同,華威有一部分老師連固定的辦公室都沒有,所謂的office hour就是約個時間在教學樓里隨便找個地方聊聊……甚至有一位老師,住在曼徹斯特旁邊一個叫哈德斯菲爾德的小鎮上,沒課的時候遠程辦公,有課的時候再開兩個小時車過來上課。
35. 不少老師在走上講台前是繼承家業或者自己努力當上老闆,上課對於他們來說更像是一種實現人生價值的事情,而非靠教書養家糊口。這大概就是在21年底及22年3月英國全國大學罷工的活動中,前100的學校里只有華威沒有參與的原因吧……畢竟老師真不差錢。
36. 校園裡有一位黑人老哥,平均每周出現一兩次,見人就伸手要錢,也不多要,每次只要一鎊。說話倒是客氣,左一個「excuse me」右一個「please」,伸手不打笑臉人,每次見到他我都說我沒硬幣,他也不說什麼,直接換下一個目標繼續。
37. 儘管都在一個城市,但華威大學和考文垂大學的關係,並不像倫敦的UCL和KCL那樣劍拔弩張。一是兩個學校的距離很遠,坐公交都要20來分鐘;二是兩個學校的規模、排名、生源、擅長的領域完全不同,根本競爭不到一塊去,比如足球領域,曼聯和曼城算是同城死敵,但曼聯和維岡競技雖然也是同城,但都踢不到一塊去,肯定沒啥敵意;三是考文垂大學給華威輸送了不少本科畢業生,雙方合作很愉快,自然也恨不起來。
38. Boots的新冠檢測包領完了怎麼辦?不用急,在Senate House進門右拐直接就能領,存貨充足而且不用花錢。(更新:此條已失效,現在哪都沒免費檢測包了)
39. 在學校列印文件還是很方便的,直接用學生郵箱給mobile.printing@live.warwick.ac.uk發一個空白郵件,附件帶上要列印的文件。進學校以後隨便找一個印表機,刷學生卡就能在印表機上看到要打的文件。
40. 微博上流傳著一個華威導師的黑名單,個人感覺不真,一個被評價為「可怕」的老師,實際為人挺不錯的,只是教課的時候比較嚴格,而且課程難度相對大一些罷了。還有一位被評價為「傻逼,啥都不會」的老師,退休前是發改委的,國家部委的人被一個學生說啥都不會,你品,你細品……
41. 別光和中國同學玩,抽空也去認識認識其他國家的人,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過來上學的,除了個別拿獎學金的卷王,剩下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富二代富三代,發展中國家的老百姓,還真負擔不起華威的學費。印度老哥家裡是開公司的,中東老哥的手錶就值人民幣六位數,哈薩克老哥直接把老婆和孩子們接過來脫產上學,還有一位墨西哥大姐和一位哥倫比亞大哥家裡也賊有錢,不過我沒敢問他們家是做什麼的(狗頭)
42. 華威的煙民是真的多,從比例上看比我本科學校高多了,也不知道為啥(這條是我小組討論的時候,一組七個人除了我全是煙民,他們出去抽煙的時候我寫的)
43. 學校裡面吃飯的地方還算多,價錢大概在人均六七鎊,我個人比較常去的是Fusion、NAIC樓下的星巴克、Pret a Manger、Roots,或者乾脆去Tesco買3鎊套餐,周三Piazza會有流動攤位賣各國快餐,周五圖書館一樓有賣炸魚薯條的,當然了,口味因人而異,我見過一日本女生吃了一半就說膩的吃不下去,也見過一中亞某某斯坦的老哥和我一樣咣咣咣嗯造一大盒。
44. 幾乎所有群的保留節目:罵渣男。我也奇怪為啥華威渣男那麼多……
45. 課程難度和成績沒必然聯繫,有的課上課難度不大,老師要求也不高,大家嘻嘻哈哈上完了還覺得老師挺不錯,很好混,結果一出分一大幫人都50多分。有的課上課特別折磨,又是上課前在moodle上做pre work,又是提前布置reading list,課上還有考試和presentation,課後又留了assignment,大家紛紛叫苦不迭,結果一出分70多分的一群,幾乎所有人都65以上,大家又高呼真香。
46. 如果想去安靜的地方學習,首選傳媒學院的新大樓(roots斜對面的那個磚紅色樓),不光硬體設施好,而且其他學院的卡也能刷開傳媒學院的門,反之傳媒學院的卡卻刷不開其他學院的門……
47. 詳細評測一下華威大學周邊可玩的地方:考文垂我平均每周要去一兩次,不過基本上只為了坐火車,市區沒啥意思,唯一值得一看的就是大教堂,去的時候記得避開周日上午禮拜,要不白跑一趟。市區東北邊還有一個天鵝湖(Swanswell Park & Pool),風景還可以,天鵝比華威鵝的大,有空可以去拍拍照。
48. 接上條。伯明罕比考文垂強點有限,主要是市中心(尤其火車站附近)過於髒亂差,實在影響心情。除了去Bullring購物以外,周末的時候也可以去運河邊上找艘遊船,一人10鎊(只收現金)就能坐船遊覽近一個小時,看一看浴血黑幫同款場景。至於別的我覺得就屬實無聊了,我在約克和愛丁堡上學的同學們來伯明罕玩,紛紛表示英國第二大城市就這?
49. 接上條。華威大學周邊的幾個小鎮基本都差不多,適合生活,但對遊客來說很無聊。Kenilworth和Warwick這兩個鎮幾乎一模一樣,各自都有一個城堡,街道也像是複製粘貼出來的,滿街都是退休的老頭老太太遛彎。如果非要去一個華威大學周邊的小鎮的話,我推薦Leamington Spa,從學校坐11路公交就能到,鎮上教堂、商場什麼的一應俱全,還能去附近的Chesterton Windmill看看,如果你玩過《極限競速:地平線4》的話,一定非常熟悉這個風車。順便一提,《極限競速:地平線4》的製作組就在Leamington Spa,大概是當年覺得取景方便才選的這個風車吧?

Ref: https://www.reddit.com/r/ForzaHorizon/comments/hqkqel/the_real_life_location_of_the_windmill_jump/
50. 街上路虎是真的多,想來也正常,畢竟捷豹路虎的總部就在考文垂。本科的時候,學校組織去日本名古屋(豐田總部在名古屋隔壁的豐田市)交流,那邊也是滿大街的豐田。
51. 不少人選的選修課和本專業跨度很大,有Business Analysis專業去選修供應鏈的,有供應鏈管理專業去學數據分析的,有傳媒專業選R語言的,也有國貿的去選市場營銷的……最後大家發現儘管專業完全不同,學的東西卻殊途同歸……
52. 多數在華威讀研的中國留學生,本科都是9/2,最差的也是個一本或者中外合辦,回國以後哪怕是靠本科學歷找工作也不難,當然找到滿意的工作也不容易。所以我覺得華威這個牌子,對一個人學歷提升的效果比較有限,如果抱著上完華威就能翻身的想法,那多半是要失望的。
53. 學校有個e-sport centre,說白了就是國內的網吧,5鎊一小時,買的時間長了最低能到2.5鎊一小時。考文垂市中心也有個網魚,價格不清楚。
54. 傳媒學院一樓的Nero cafe,裡面有我在英國喝過最好喝的澳白(Flat white),不知道為啥,哪怕是別家Nero的澳白都沒有這家的好喝。
55. 澳洲的國父Henry Parkes,就出生在學校北邊的Canley,無聊的冷知識又增加了……
56. 這條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寫:華威內部有一條完整的鄙視鏈。大致方向就是數學和純經濟看不起wbs,wbs里的AF和Fin看不起wbs以BA為首的「水專業」,以上所有又看不起以WMG為首的其他學院,傳媒在一旁看戲。現實生活中,大家顧忌到「校友情分」多少還會裝一下,在網路中基本就肆無忌憚了,甚至不惜造謠來貶低別人,抬高自己,例如以下幾位:

57. 相比於國內,學校附近的基礎設施建設只能用緩慢來形容了。考文垂的新火車站,我21年9月來的時候就已經建好了主體結構,但直到22年4月復活節才投入使用。學校附近的Vita公寓,我來的時候就在建,直到22年9月初才勉強建好。
58. 儘管題目裡帶著名校就讀體驗的tag,但華威在知名度上確實和「名校」沒什麼關係。路人知名度上遠不如隔壁曼徹斯特大學、愛丁堡大學,甚至連紐卡斯爾大學和利物浦大學仗著城市和足球隊出名,在國內也有不低的知名度(我打算去英國留學之前,連華威的名字都沒聽說過)。據傳某華威學生自報家門後,對面愣了一下表示:啥?華為?你在英國學修手機的?
59. IMC旁邊不時會有一家印度人開的流動攤位,但是來不來隨機,上午來還是下午來也隨機,賣的也都是「乾淨又衛生」。我吃過幾次,屬於難吃倒是不難吃,但吃幾次就受不了的程度。
60. 華威在官網上生成自己是英國top 10大學,不僅僅是因為QS排名,而是在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排名中都能進前10,但也基本上在第九第十晃悠。
61. 入學前和在校期間還成天想著學校排名再往上升點該多好,排名超過布里斯托手舞足蹈,排名被布里斯托超又捶胸頓足,找到工作以後,對於QS這種商業排名徹底祛魅,後來QS一出來就是:哦,華威還是這個名次,到現在我連今年華威是六十多名還是七十多名都不記得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