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0篇帖子。
(轉載知乎)做博士後比讀博還累嗎?
71楼 JosephHeinrich 2025-2-27 21:22

留德華叫獸:


博士後,即:博士畢業後的一個過渡期(臨時工)。

很多課題組的「博士後」都被成為「小老闆」,

這一稱呼也將博士後的工作體現的淋漓盡致,

基本上「大老闆」出面不出面的工作,

都是博士後來做。


博士後,首先面臨的就是科研壓力,

很多博士後入職時都抱着出成果的決心,

畢竟無論是留在此校或者跳去其他學校,

有了成果後都會順利很多。

然而,熟悉課題組的研究方向、設備、技術路線等等,

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

這期間科研進展會相對延緩。

了解了課題組的研究方向後,

結合自己博士期間的研究基礎,

就可以開始設計博後研究的思路、創新點、可行性等。

一般大老闆會分給博士後一兩個學生,

因此實驗部分會有學生分擔一些,

博士後主要負責監督實驗的進展以及論文的推進。

聽上去博士後有了「小兵「,會因此變得輕鬆?

其實不然,博士後的實驗操作部分可能會有學生輔助,

但是博士後作為」小老闆「,

同時需要擔任起導師的職責,

輔導幾位學生的實驗規範,

並設計和推進他們的畢業論文甚至小論文。


其次,博士後還需要花費時間管理課題組,

無論是課題組經費使用還是學生事務,

都需要輔助大老闆完成。

看上去簡單的日常事務,

實則瑣碎且需要很多的溝通和流程對接。

通常大老闆還會要求博後助理自己的日常工作,

例如:幫助大老闆上實驗課、整理PPT課件、監考、閱卷,

以及更費腦的審稿、寫基金本子等等 。

博士後的待遇、福利、津貼相比於博士期間大有提升,

但是博士後需要做的不僅是自己的科研,

還要指導碩博研究生、甚至本科生,

完成大老闆布置的日常工作等,

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四五個人用。


最後,博士後作為一個獨立研究員,

需要100%獨立科研的能力,

科研上遇到困難不能指望大老闆,

只能靠自己絞盡腦汁想辦法,

通過大老闆的平台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並且還需要日常指導組裡碩博生的科研。

最重要的是--未來找教職的壓力,

誰都知道現在教職 卷上天了!


相比較而言,讀博自然也是累的,

但相對來說博士生初期可以「依賴」導師提供指導,

不用像博士後做那麼多「雜活兒」,

並且可攻可守,

即:後期如果發現「苗頭」不對,

可以選擇不卷學術圈轉投工業界。

但一個博士如果一旦入了博士後,

基本就踏入學術圈這個漩渦無法自拔了,

上岸之日遙遙無期。


歡迎螢幕前的博士(後)小夥伴們,

在我同名公眾號 

@留德華叫獸 後台回復「上岸」,


加入我的【全球博士、青椒上岸群】交流,

也預祝博後們早日上岸,

不論是學術界、亦或「回頭是岸」工業界~

普通家庭十年留學史:飛躍美德全獎讀博,為何最終成為德國打工人18.6 萬播放 · 293 贊同視頻



敬請關注每周日晚6點 @留德華叫獸 視頻號/抖音/知乎【直播連麥諮詢】&【視頻訪談直播】:

每周日晚【直播1V1連麥諮詢】:歐洲/北美/全球留學移民諮詢&教授專家視頻訪談


72楼 JosephHeinrich 2025-5-3 21:34

蘇氨酸:


主要看自己想不想卷吧,博士理論上是有截止日期的(英國博士),你至少要在需要的時間內學會該會的,做完實驗,寫完論文.。博後如果不想卷,導師不給特別大的壓力,自己發文章做項目其實是沒有嚴格deadline的,至於科研基金會不會到期,那是實驗室PI該操心的事兒。

我周圍的博後,都非常全面,有點無所不能的感覺,而且他們都有種既卷又不卷的氣質,work life balance感覺特別的balance。

有一位我很喜歡的博後,她會預定一個早上7點的手術台去給小鼠做手術,她的博士論文也是我參考的模板,工作量巨大,還寫了一整個電生理數據分析的pipeline。而且人很好,屬於有求必應型,雖然我的項目跟她沒有交集,我學習做手術的時候讓她看我做過一次,她給我寫一個很長的郵件,反饋手術過程中的問題和建議。同時,她還是個健身+跑酷高手,有時候會在實驗室群里約大家去跑步,休假就會去露營誰也找不到她,……給人一種非常自我的氣質。不過這位已經離開學術圈去當程序員了哈哈哈。

還有一位博後姐妹,幾年前我博一的時候,她跟我一樣做光纖測量

(photometry),所以我也跟她學做手術,跟她討論測信號設置和設備挑選等等;後來,我發現她的主業其實是做電生理,會自己手搓tetrode電極,做手術做實驗做spikesorting和一系列複雜的分析,光纖只是她的一小部分業務;再後來,我發現她博士期間的項目其實是做膜片鉗實驗

,博士論文大部分內容是patching的數據。我就想說,從in-vivo到in-vitro,她有什麼是不會的嗎?這位博後雖然很全面,但也不太卷,她一般是朝九晚四的,基本上到了下午四點,她就會看看錶說:啊我要回去遛狗狗了!

當然,我最熟悉的博後,是我碩士時期的導師,他的屬性是,非常會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非常會DIY實驗小設備,3D打印小零件,很擅長從零開始搭建實驗平台。比如我一直和他共用一個實驗房間,每次我說,哎呀我要買一條什麼線,他就會說:不用買,我給你焊一條。哦,他還幫我一起做了個法拉第箱:

蘇氨酸:神經科學實驗室日常23:關於徒手做法拉第箱的那這件事

除了3D打印和一些純機械的東西,一些需要自動控制的裝置他也會自己買零件用Arduino寫簡單的控制程序去做。比如他自己做行為學實驗用的給小鼠發糖水獎勵的跑道,就是自己用小配件和塑料板子自己做的;比如他幫實驗室另一個人做了一個市場價2000英鎊左右的可以自動開合把老鼠放出來小箱子:

https://campdeninstruments.com/products/mouse-modular-chamber-non-shock-floor

他也特別喜歡鑽研手術材料和手術方法,優化給小鼠做各種植入手術的效果。他自己偷偷「藏」了很多好用的手術用品,因為我碩士的時候看他做手術,所以知道他藏在哪裡。比如給小鼠做開顱手術,有時候鑽開的腦洞那裡會輕微流血,用普通棉簽擦拭或者按壓,是吸不出來腦洞裡面的一點點血的,這位博後藏了一些三角形的棉片,用鑷子夾住可以把那個棉片的尖尖伸到腦洞裡面去吸血,就很好用(一包100多美元,所以要"藏"吧)。

我還從他那裡學了很多神奇的手術技巧,比如不用鑷子而是把一個針頭在桌子上懟彎,用那個有點彎的針尖部分去挑腦洞附近的骨片。

https://www.preferredproduct.com/sugi-triangle-sponge-points-triangular-non-sterile-500-pcs/

他也很擅長把實驗做得自動化,比如他會用Bonsai

和Arduino加上各種硬件軟件自己搭一個自動化的行為實驗流程,下面這一套不會的我都會問他。而且他會在這些神經科學開源工具的google 群裡面回答別人的問題,就很有大佬的氣質。

https://bonsai-rx.org/

雖然這麼全能,但是這位博後是非常的不卷,主要表現在他不喜歡做數據分析不喜歡寫文章寫彙報,所以他會卡在原始數據那裡來回優化,即使有很多不錯的數據,也很長時間沒法形成好看的實驗結果圖和能發的文章,即使PI催他寫文章他也一點兒不急。

我記得我跟他做碩士項目的時候,他有一套迷你顯微鏡的MATLAB分析代碼

,但是畫出來的圖有點丑,只能非常原始地展示數據,但是我要寫碩士論文啊……於是硬着頭皮自己從頭用python寫了一套數據分析做出來一點好看的圖——直到我碩士項目做完,他的分析作圖代碼也沒有改進,後來他用了我的python pipeline。

如果要在實驗室組會演講,都是提前一天才準備,一點也不慌,因為他演講特別擅長在細節發揮,講很多實驗細節和優化細節,然後搭配一些原始數據,就可以講一個多小時……我幾乎沒見過他講很多深度分析過的數據和實驗結論。

這位博後特別喜歡看各種新聞,比如他比我更早知道國內流行摜蛋,還問我是摜蛋是啥,我:啊我也不知道啊……

還有一次他問我中國最近很流行一個詞叫"躺平"是什麼意思,我說就是不費勁不努力,工作只做到平均水平、差不多就行了的一種心態,他說:啊?我們歐洲人一直都是這樣啊。

這位博後除了心態躺平,各方面都很適合這個工作。他是真的愛他的小鼠們,會經常從超市買混裝的堅果拿到動物實驗室,如果實驗本身不涉及食物獎勵,他每次做完實驗都會給小鼠發堅果。每次handle小鼠會把小鼠放到自己的口袋裡……

除了給小鼠買吃的,他還經常自己掏腰包買一些實驗用的小東西,比如他做實驗有一台顯微鏡,要經常擦物鏡的鏡頭,他有段時間買了一種包裝精美看起來很高級的擦鏡頭的濕巾,我看到就開玩笑說:這個紙巾看起來不錯,我可以用來擦眼鏡嗎?他一臉害怕:不行,這個很貴,我可以給你一包擦眼鏡的,於是他扔給我一包普通的擦眼鏡濕巾。

這位博後也特別能聊天和打岔,會針對一個很小很小的問題跟人討論很久。比如,有一次我拿了兩包旺仔QQ糖給他,說給你兒子吃吧。過了一會兒,他說這個QQ糖裡面有一種色素成分不能給小孩吃(確實寫在進口的英文標籤里,但我從來沒看過)。這時候實驗室還有兩位博士,也表示好奇,然後他就開始查這個「Tartrazine」檸檬黃色素對兒童注意的影響,給大家科普,大概說了十幾分鐘。

旺仔QQ糖

原文

蘇氨酸:神經科學實驗室日常45:無所不能的博後們8 贊同 · 1 評論文章

送禮物

還沒有人送禮物,鼓勵一下作者吧

編輯於 2025-05-01 11:32

繼續追問

由知乎直答提供

博士後的工作強度如何調節?

博後是否需要掌握多種實驗技能?

博士後有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

73楼 JosephHeinrich 2025-5-3 21:34


Crear:


工作確實重,但是因為少了壓力然後課題更加自由,外加確實不停有新的idea冒出來,至少心是不累的

但是不妨礙我還有三個月零兩天得寫完兩篇半的paper加revise一篇去年博士答辯前夕一個星期趕出來投掉的paper啊…

74楼 JosephHeinrich 2025-5-3 21:34

七七:


博後1年半,說實話,如果再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肯定會選擇先工作,而不是掙扎在這個漩渦里。出站後的工作老闆模糊,只拿給他申請課題做為工作量衡量留下的標準,而科室最新入職的博士只有一篇SCI。只能咬牙堅持。


75楼 JosephHeinrich 2025-8-15 18:28

龜龜:


博士的只需要考慮畢業和找工作兩件事就行了,博後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實驗、文章、基金、家庭、出站後去哪……

76楼 JosephHeinrich 2025-8-15 18:28

作者:小菜胡顆粒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85255/answer/191798906873158187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博士生到博士後,會發生哪些變化?


博士後入站馬上2年了

從博士生到博士後,越來越發現,是學生到牛馬的轉變

讀博士時,我是老闆的得意門生,乖乖寶

做博後,我是老闆的助理,有時候還得充當老闆的小『分身』

這兩年最大身份轉變帶來的感悟,主要可以分為這5個方面

先看看能不能接受,再決定要不要做博士後.

1、角色定位轉變

讀博士時,完成學業是核心,聽老闆話,學習知識、發表文章、寫好畢業論文;

做博士後,我是半獨立研究者;

兼顧指導研究生,自己設計課題,課題進展不順利都得找我;

不僅要憂心課題本身,還要精打細算經費夠不夠用,想辦法獲取經費。

2、科研職責和產出壓力

博後面上、國自然、省自然各種項目都不能錯過,能不能中都再說,此次都得申請;

申請不中還得修改標書或者推翻重來。

一年到頭,幾乎每個季度都要寫本子;壓力與日俱增。

全身性投入課題設計和做實驗的時間明顯減少,時間碎片化,雜事一大堆。

3、職業重心改變

讀博士時,目標就是畢業,思想比較純粹,學習知識是「本職工作」。

做博後要考慮未來發展,課題需要縱向,研究需要集中,不能單純以發文章為目的設計課題,要考慮長遠的職業路徑和研究方向。

交叉合作需要自己去聯繫,積極建立學術人脈,累積成果。

團隊管理更是頭痛,幫老闆帶學生,又怕管太多被人煩,又怕啥也不管惹人詬病……

4、評價標準量化

做博士後產出目標明確,入站合同白紙黑字寫清楚,幾個基金、幾篇文章……

讀博期間學個新的實驗技術都值得歡呼雀躍;

做了博後,文章accept,還要看看距離合同目標還差多少,能不能順利出站;

以前很高調,小修意見回來都要朋友圈提前開香檳;

現在很謹慎,online了只敢在家竊喜。

5、年齡與日俱增,生活狀態改變

還在讀博的時候,爸媽眼中我還是個孩子,在親朋口裡我可是醫學博士生!;

做了博後就成了社會人,戀愛結婚生子,恨不得一步到位;每個月就掙那點「窩囊」費,除非拿到「大」的人才補貼,不然可別指望博後掙大錢。

生娃科研還不能停,預產期前趕緊安排小弟做好實驗規劃,破水前一天還在騰訊會議。


目前來看,不少大醫院博後成為必經之路,部分高校也普遍要求博後經歷;

但是從博士轉變到博後,不同身份帶來的變化真的很大;

如果比如經歷這種轉變,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還是蠻重要的。


77楼 JosephHeinrich 2025-8-15 18:28

1932:


我們偏農口。

課題組一個女博士後300天在野外,加上出差補貼一年全部加起來不到23萬。

很多公務員的工資都要比這個高。

博士後出站的時候,發了一篇2區的文章。

本來可以去江浙省某事業單位,最近這幾年卷的要死,出站最後去了西部地方二本,你說虧不虧?


78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53

很大程度要看你在哪兒做。

如果在國內,博士後比博士累。博士的時候你還是學生,最大的目標就是能不能順利畢業,頂多被論文和實驗折騰。真要出問題,老闆或許還能頂一頂,老闆坑的話也有學籍保護着。博士後就不一樣了,入站立馬基金就要自己寫,第一年基本要折騰一下博管會的各種基金,也有可能會申請青基試試。除了整體寫本子,導師和學生的活大機率可能丟給你,寫完自己的本子寫老闆的,老闆不想帶的學生你得管畢業。再加上博後年紀不小了,成家立業的壓力,生活和科研一起卷。

如果在國外,情況有點反過來。博士階段不光要熬長周期的課題,要是散養的老師,你可能全靠自己驅動,整個博士生涯很孤單。並且,你很可能還要擔心生活費和獎學金,博士一般有獎學金,但是生活費得佔大頭,心理壓力挺大。到了博後,拿着比博士高不少的工資,學校也沒啥考核,其實比讀博的時候還舒服點。但,如果你打算繼續往教職卷,那是另一條修羅場賽道,繼續卷文章,年年盯着海優的動向,沒有國內大腿,一樣是孤軍奮戰,身心俱疲。



作者:催化視界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85255/answer/194777116531461515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9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54

夏之終:


老闆:你今年趕緊交掉博士論文,明年我手下的博士就可以分你一個帶啦!

我(內心os):(看了看這位旁友剛交的稿子)不了謝謝,我手上自己的idea都寫不完

目前患有合作/指導ptsd,晚期,只想做自己的事情


80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54

沒有誒,如果老闆不是push的那種,做博後挺開心的,時間自由,反正歐洲是這樣。

累不累都是自己逼自己。只要你不要考慮什麼前途,年齡焦慮,也沒有對象,也不想找對象,就像我一樣,一個月工資基本全花了也不要想着存錢(博後工資屬於發達國家當地社會底層本來也存不起錢),相比博士沒有畢業焦慮,過一天算一天老爽了。



作者:中年失敗男性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85255/answer/194388360548817430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