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4篇帖子。
(轉載知乎)做博士后比读博还累吗?
71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7 21:22

留德华叫兽:


博士后,即:博士毕业后的一个过渡期(临时工)。

很多课题组的“博士后”都被成为“小老板”,

这一称呼也将博士后的工作体现的淋漓尽致,

基本上“大老板”出面不出面的工作,

都是博士后来做。


博士后,首先面临的就是科研压力,

很多博士后入职时都抱着出成果的决心,

毕竟无论是留在此校或者跳去其他学校,

有了成果后都会顺利很多。

然而,熟悉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设备、技术路线等等,

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这期间科研进展会相对延缓。

了解了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后,

结合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基础,

就可以开始设计博后研究的思路、创新点、可行性等。

一般大老板会分给博士后一两个学生,

因此实验部分会有学生分担一些,

博士后主要负责监督实验的进展以及论文的推进。

听上去博士后有了“小兵“,会因此变得轻松?

其实不然,博士后的实验操作部分可能会有学生辅助,

但是博士后作为”小老板“,

同时需要担任起导师的职责,

辅导几位学生的实验规范,

并设计和推进他们的毕业论文甚至小论文。


其次,博士后还需要花费时间管理课题组,

无论是课题组经费使用还是学生事务,

都需要辅助大老板完成。

看上去简单的日常事务,

实则琐碎且需要很多的沟通和流程对接。

通常大老板还会要求博后助理自己的日常工作,

例如:帮助大老板上实验课、整理PPT课件、监考、阅卷,

以及更费脑的审稿、写基金本子等等 。

博士后的待遇、福利、津贴相比于博士期间大有提升,

但是博士后需要做的不仅是自己的科研,

还要指导硕博研究生、甚至本科生,

完成大老板布置的日常工作等,

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四五个人用。


最后,博士后作为一个独立研究员,

需要100%独立科研的能力,

科研上遇到困难不能指望大老板,

只能靠自己绞尽脑汁想办法,

通过大老板的平台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并且还需要日常指导组里硕博生的科研。

最重要的是--未来找教职的压力,

谁都知道现在教职 卷上天了!


相比较而言,读博自然也是累的,

但相对来说博士生初期可以“依赖”导师提供指导,

不用像博士后做那么多“杂活儿”,

并且可攻可守,

即:后期如果发现“苗头”不对,

可以选择不卷学术圈转投工业界。

但一个博士如果一旦入了博士后,

基本就踏入学术圈这个漩涡无法自拔了,

上岸之日遥遥无期。


欢迎屏幕前的博士(后)小伙伴们,

在我同名公众号 

@留德华叫兽 后台回复“上岸”,


加入我的【全球博士、青椒上岸群】交流,

也预祝博后们早日上岸,

不论是学术界、亦或“回头是岸”工业界~

普通家庭十年留学史:飞跃美德全奖读博,为何最终成为德国打工人18.6 万播放 · 293 赞同视频



敬请关注每周日晚6点 @留德华叫兽 视频号/抖音/知乎【直播连麦咨询】&【视频访谈直播】:

每周日晚【直播1V1连麦咨询】:欧洲/北美/全球留学移民咨询&教授专家视频访谈


72樓 JosephHeinrich 2025-5-3 21:34

苏氨酸:


主要看自己想不想卷吧,博士理论上是有截止日期的(英国博士),你至少要在需要的时间内学会该会的,做完实验,写完论文.。博后如果不想卷,导师不给特别大的压力,自己发文章做项目其实是没有严格deadline的,至于科研基金会不会到期,那是实验室PI该操心的事儿。

我周围的博后,都非常全面,有点无所不能的感觉,而且他们都有种既卷又不卷的气质,work life balance感觉特别的balance。

有一位我很喜欢的博后,她会预定一个早上7点的手术台去给小鼠做手术,她的博士论文也是我参考的模板,工作量巨大,还写了一整个电生理数据分析的pipeline。而且人很好,属于有求必应型,虽然我的项目跟她没有交集,我学习做手术的时候让她看我做过一次,她给我写一个很长的邮件,反馈手术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同时,她还是个健身+跑酷高手,有时候会在实验室群里约大家去跑步,休假就会去露营谁也找不到她,……给人一种非常自我的气质。不过这位已经离开学术圈去当程序员了哈哈哈。

还有一位博后姐妹,几年前我博一的时候,她跟我一样做光纤测量

(photometry),所以我也跟她学做手术,跟她讨论测信号设置和设备挑选等等;后来,我发现她的主业其实是做电生理,会自己手搓tetrode电极,做手术做实验做spikesorting和一系列复杂的分析,光纤只是她的一小部分业务;再后来,我发现她博士期间的项目其实是做膜片钳实验

,博士论文大部分内容是patching的数据。我就想说,从in-vivo到in-vitro,她有什么是不会的吗?这位博后虽然很全面,但也不太卷,她一般是朝九晚四的,基本上到了下午四点,她就会看看表说:啊我要回去遛狗狗了!

当然,我最熟悉的博后,是我硕士时期的导师,他的属性是,非常会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会DIY实验小设备,3D打印小零件,很擅长从零开始搭建实验平台。比如我一直和他共用一个实验房间,每次我说,哎呀我要买一条什么线,他就会说:不用买,我给你焊一条。哦,他还帮我一起做了个法拉第箱:

苏氨酸:神经科学实验室日常23:关于徒手做法拉第箱的那这件事

除了3D打印和一些纯机械的东西,一些需要自动控制的装置他也会自己买零件用Arduino写简单的控制程序去做。比如他自己做行为学实验用的给小鼠发糖水奖励的跑道,就是自己用小配件和塑料板子自己做的;比如他帮实验室另一个人做了一个市场价2000英镑左右的可以自动开合把老鼠放出来小箱子:

https://campdeninstruments.com/products/mouse-modular-chamber-non-shock-floor

他也特别喜欢钻研手术材料和手术方法,优化给小鼠做各种植入手术的效果。他自己偷偷“藏”了很多好用的手术用品,因为我硕士的时候看他做手术,所以知道他藏在哪里。比如给小鼠做开颅手术,有时候钻开的脑洞那里会轻微流血,用普通棉签擦拭或者按压,是吸不出来脑洞里面的一点点血的,这位博后藏了一些三角形的棉片,用镊子夹住可以把那个棉片的尖尖伸到脑洞里面去吸血,就很好用(一包100多美元,所以要"藏"吧)。

我还从他那里学了很多神奇的手术技巧,比如不用镊子而是把一个针头在桌子上怼弯,用那个有点弯的针尖部分去挑脑洞附近的骨片。

https://www.preferredproduct.com/sugi-triangle-sponge-points-triangular-non-sterile-500-pcs/

他也很擅长把实验做得自动化,比如他会用Bonsai

和Arduino加上各种硬件软件自己搭一个自动化的行为实验流程,下面这一套不会的我都会问他。而且他会在这些神经科学开源工具的google 群里面回答别人的问题,就很有大佬的气质。

https://bonsai-rx.org/

虽然这么全能,但是这位博后是非常的不卷,主要表现在他不喜欢做数据分析不喜欢写文章写汇报,所以他会卡在原始数据那里来回优化,即使有很多不错的数据,也很长时间没法形成好看的实验结果图和能发的文章,即使PI催他写文章他也一点儿不急。

我记得我跟他做硕士项目的时候,他有一套迷你显微镜的MATLAB分析代码

,但是画出来的图有点丑,只能非常原始地展示数据,但是我要写硕士论文啊……于是硬着头皮自己从头用python写了一套数据分析做出来一点好看的图——直到我硕士项目做完,他的分析作图代码也没有改进,后来他用了我的python pipeline。

如果要在实验室组会演讲,都是提前一天才准备,一点也不慌,因为他演讲特别擅长在细节发挥,讲很多实验细节和优化细节,然后搭配一些原始数据,就可以讲一个多小时……我几乎没见过他讲很多深度分析过的数据和实验结论。

这位博后特别喜欢看各种新闻,比如他比我更早知道国内流行掼蛋,还问我是掼蛋是啥,我:啊我也不知道啊……

还有一次他问我中国最近很流行一个词叫"躺平"是什么意思,我说就是不费劲不努力,工作只做到平均水平、差不多就行了的一种心态,他说:啊?我们欧洲人一直都是这样啊。

这位博后除了心态躺平,各方面都很适合这个工作。他是真的爱他的小鼠们,会经常从超市买混装的坚果拿到动物实验室,如果实验本身不涉及食物奖励,他每次做完实验都会给小鼠发坚果。每次handle小鼠会把小鼠放到自己的口袋里……

除了给小鼠买吃的,他还经常自己掏腰包买一些实验用的小东西,比如他做实验有一台显微镜,要经常擦物镜的镜头,他有段时间买了一种包装精美看起来很高级的擦镜头的湿巾,我看到就开玩笑说:这个纸巾看起来不错,我可以用来擦眼镜吗?他一脸害怕:不行,这个很贵,我可以给你一包擦眼镜的,于是他扔给我一包普通的擦眼镜湿巾。

这位博后也特别能聊天和打岔,会针对一个很小很小的问题跟人讨论很久。比如,有一次我拿了两包旺仔QQ糖给他,说给你儿子吃吧。过了一会儿,他说这个QQ糖里面有一种色素成分不能给小孩吃(确实写在进口的英文标签里,但我从来没看过)。这时候实验室还有两位博士,也表示好奇,然后他就开始查这个“Tartrazine”柠檬黄色素对儿童注意的影响,给大家科普,大概说了十几分钟。

旺仔QQ糖

原文

苏氨酸:神经科学实验室日常45:无所不能的博后们8 赞同 · 1 评论文章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编辑于 2025-05-01 11:32

继续追问

由知乎直答提供

博士后的工作强度如何调节?

博后是否需要掌握多种实验技能?

博士后有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

73樓 JosephHeinrich 2025-5-3 21:34


Crear:


工作确实重,但是因为少了压力然后课题更加自由,外加确实不停有新的idea冒出来,至少心是不累的

但是不妨碍我还有三个月零两天得写完两篇半的paper加revise一篇去年博士答辩前夕一个星期赶出来投掉的paper啊…

74樓 JosephHeinrich 2025-5-3 21:34

七七:


博后1年半,说实话,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肯定会选择先工作,而不是挣扎在这个漩涡里。出站后的工作老板模糊,只拿给他申请课题做为工作量衡量留下的标准,而科室最新入职的博士只有一篇SCI。只能咬牙坚持。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