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0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真實客觀評價德國真實的樣子?
61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0:52

作者:有智有趣有性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300384622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學院相繼更換電子門鎖後,材料學院也發來郵件,要求全體員工交回鑰匙,申請Transponder

(T)。因為前不久使用過其他學院的設備,秘書和教授幫我走過一遍全流程,大費周章後拿到了T。我覺得全校大機率會使用同一套系統,這次應該不必額外申請。

「系統並不互通,要再進行申請。」

「啊?確定嗎?」

「確定,你就聽我的吧。」

「是不是還是再確認一下?」

「不用聯繫管理員啦,我確定。」秘書主動請纓要幫忙申請,既然她這麼確定。那就再度填寫若干表格,等教授批覆同意吧。

「我記得你已經有T了,還要申請嗎?」

「秘書是這麼說的。我試過我的T,沒辦法進入咱們的大樓。我也以為只需要激活什麼的,應該不用再申請一個。」

「唉,沒辦法,每次申請流程這麼繁瑣,還不能全校通用,奇怪。」教授邊簽字邊抱怨。

新的T左等不來,右等不來,總讓人幫忙開門,也不是個辦法啊。我決定親自去找負責此事的管理員H。

「您好,我提交過申請,新的T一直沒到。」

「稍等一下,我在系統里查看一下。」H快速地輸入我的員工號,「你已經持有T,不必再申請。只需要到樓下大廳,對準一個黑色特定裝置長按5 s激活,就可以有許可權進入咱們學院的。以後如果要用某個實驗室,在系統中添加房間號即可。」

「這麼方便的嗎?確定嗎?和我們秘書說得不一樣啊。」

「你可以過來看,二次申請,表格在系統里是無法提交的,彈窗顯示你已持有T。」

折騰了這麼久,沒想到下樓5s中就搞定了。

「是終於拿到新的T了嗎?我見你今天能進到咱們大樓了。」秘書興沖沖地問我。

「額,其實我用的是舊T。」

「啊?怎麼做到的?」

「H告訴我的。」

「啊?我以為必須申請一個新的呢。」秘書一臉疑惑地看著我。

無巧不成書,當晚又出了一檔子事兒。我拿著payback

的5倍積分Gutschein,在REWE

採購完準備結賬。常識告訴我一定是先刷5倍積分紙,再刷payback卡。我遞給店員後,如是告知。她面帶微笑:「都一樣的,這個沒有先後順序。」看著她那麼信心滿滿,我有點兒懷疑自己的判斷了,「哦,是這樣嗎?我還是覺得……」話音未落,卡先刷完了,再刷5倍積分紙,系統怎麼也不反應。「我以為沒有先後順序的。」店員不好意思地說。唉,又是一個『我以為』。

和朋友開車出去,儀錶盤上怎麼也調試不出時速數據,兩個自詡是資深司機的,在那裡鼓搗,「會不會是方向盤邊上的按鍵?」我問,W和L異口同聲:「怎麼可能啊!儀錶盤是儀錶盤,方向盤是方向盤,怎麼可能啊!」如此斬釘截鐵,我只好閉嘴。緊接著他倆又是一通鼓搗,最後W和L開始翻看說明書,我實在看不下去了,隨手按了幾下,時速顯示出來了。「我以為不可能在方向盤旁邊的。」「我也以為是。」又是兩個『我以為』。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是不是也在自認為擅長的領域犯過『我以為』這種錯誤呢?剛愎自用阻斷了廣開言路,那麼為什麼還會有人,尤其是有大成就的人剛愎自用呢?大概是因為之前有過無數次成功的經驗吧。力排眾議,力挽狂瀾,屢試不爽的次數多了,自然而然就會更習慣於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是去聽取過往不斷被證明是錯誤的意見。

這個『我以為』還真是個兩難題。『自以為是』這個詞似乎也不含褒貶,人本能上都是要做『自以為是』的事情吧,如果自以為不是,大概也就不會去做。

62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0:52

視頻說的優點大部分屬實

但是視頻裡面只說了德國的優點好不

有多少有點就有多少缺點

咋不說說看病困難 下館子又貴又不好吃(德國能吃的實在太少了) 網際網路啥的也沒有國內那麼方便 能說的缺點太多了 待在德國說實話你死了都沒人關心

這種視頻看看就行,當真大可不必。

人在德國,剛下飛機,準備德福考試中



作者:switchsky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146933257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63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0:52


evelin July:


視頻說的都比較屬實,但應該也不會用「美好天堂」來形容德國 。收入差距這部分也不是沒有,也見過稅後薪水差距不止一兩倍的情況。德國或國內各有優點吧,德國人確實更注重生活,沒那麼多誘惑也沒那麼浮躁,但年輕人在這種環境也可能會覺得無聊枯燥。

64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0:53

Aries:


寫的基本上算是實話,不過只挑了好的方面說而已。

德國不是天堂,但也不是地獄。

65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0:53

某匿名用戶:


屬實 但是另一面沒有說所以不算完整 另一面就是 別人家很好 但是跟外人關係不大 政治正確是嘴上說的 日常生活怎麼樣冷暖自知

66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0:53

SchengW:


本來想反駁的 發現視頻里說的 好像都是事實

就看你是不是一個超脫的人不被中國傳統觀念束縛的人了

67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0:53

吳忌:


買不起房子的人很多

68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0:54
作者:林宇律師事務所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10438453209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德國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而是一個有優點也有缺點的地方。我看了這個視頻,其主要觀點為:


學習不好也不用焦慮,隨便選個職業都能養活自己

老闆不能隨意開除你,加班文化不存在

父母不會催婚催生,社會包容度高

個人自由度高,只要不影響別人,就沒人管你

今天,就根據視頻里這四點客觀地分析一下,德國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的。



1. 「學習不好隨便學個職業也能過得不錯?」

✅ 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完善,社會對技術工種的認可度高。
德國的「雙元制

」職業教育(Duale Ausbildung)結合企業培訓和職業學校學習,為不想讀大學的人提供了穩定的職業發展路徑。
目前,德國有 約250種職業培訓項目,涵蓋 機電技師、汽車維修、電工、護理、餐飲、美容等行業。
在培訓期間,學徒會與企業簽訂合同,通常每周 3-4天在企業接受實踐培訓,1-2天在職業學校學習理論知識。
/> 學徒期工資 取決於行業和地區,月薪一般在 500-1,200歐元 之間,培訓完成後可獲得德國工商大會

(IHK)或手工業行會

(HWK)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在德國和歐盟廣泛認可。

❌ 但這並不意味著「隨便學點什麼就能活得很好」。
培訓期工資不高,生活成本較高的城市(如慕尼黑、法蘭克福)可能難以支撐基本生活。
有些行業門檻較高,需要考試或資格認證。 例如:
電工需要獲得資質認證,無法簡單入行。
/> 護理行業 需要 至少B2級別的德語,否則無法與病患溝通,也無法獲得執業資格。

現實:德國的教育體系提供了多種職業路徑,但職業發展仍需個人努力,不能「隨隨便便」就有好生活。
如果沒有技能、不願學習,也不會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

2. 「老闆不能隨便解僱你,也不會逼你加班?」

✅ 德國勞動法確實比很多國家嚴格,解僱員工需要合法理由,合同工不能隨意被裁撤,加班也需要額外支付報酬。

❌ 但這並不意味著工作就輕鬆、沒有競爭壓力。
關於解僱,試用期內(通常是6個月),僱主可以隨時解僱員工,只需要提前兩周通知。試用期過後,雖然解僱難度增加,但如果公司經營不善,還是可以通過合法程序裁員。
德國確實沒有國內那種「被迫加班」的文化,但很多崗位是責任制,並不完全按照工時衡量工作成果。特別是在IT、諮詢、科研等行業,雖然表面上「沒人強迫加班」,但實際工作量並不輕,想要晉陞還是要投入大量時間。很多高薪職業的員工會自願加班來完成任務,但不會像國內那樣被強制打卡延長工時。

現實:德國的工作環境比國內一線城市相對寬鬆,但並不意味著可以「佛系」上班。想要穩定和晉陞,依然需要投入精力和努力。

圖源: picture-alliance/PhotoAlto/S. Olsson

3.「德國人真的不催婚、不催生?」

✅ 相較於很多國家,德國社會確實更尊重個人選擇。
父母普遍不會強迫子女結婚或生育,也不會像一些亞洲國家那樣「催婚催生」。社會整體上包容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單身、丁克、未婚生育等情況在德國都較為常見,並不會遭受太多社會壓力。

❌ 但這不意味著完全沒有隱形壓力。
德國生育率長期偏低,2023年降至 1.35,遠低於「人口更替」所需的 2.1。因此,政府採取了各種鼓勵生育的措施,比如 育兒補貼(Elterngeld

)、長達 14個月的帶薪育兒假、免費幼兒園名額等,以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社會雖然不直接催婚催生,但對「獨立」的要求很高。
在德國,超過30歲還和父母同住(Hotel Mama

現象)通常會被認為「不夠成熟」。德國年輕人通常在18歲後就搬出去獨立生活,經濟獨立是社會對成年人的普遍期望。

現實:德國社會對婚姻和生育的選擇確實寬鬆,但生活的現實壓力依然存在。經濟、住房、社會獨立等因素,仍然影響著年輕人的人生規劃。

4. 「只要不干擾別人,就沒人管你?」

✅ 德國確實是一個注重隱私的國家,社會對個人生活方式的包容度高,無論是單身、丁克、LGBTQ+,還是選擇過極簡生活、離群索居,都不會受到社會的過多干涉。鄰居不會隨意議論你的生活方式,也不會像一些文化中那樣「熱心」地過問你的個人事務。

❌ 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德國社會對公共規則的遵守程度很高,比如晚上10點後不能大聲喧嘩、周日不能在家裝修、垃圾分類必須嚴格執行。如果違反這些規則,鄰居可能會直接舉報你。

現實:德國社會自由度高,但自由的前提是遵守規則,違規行為不會被容忍。

圖源:Flickr5. 德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 德國的優點:
社會福利好,醫療、教育、養老體系完善。
職業選擇多樣,不讀大學也可以有不錯的發展。
工作與生活平衡,年假多,加班少。
/> 尊重隱私,社會對個人生活方式包容度高。

❌ 德國的現實挑戰:
德語是個門檻,不會德語,工作和生活都不容易。
房租貴,尤其是大城市,住房緊張。
辦事效率低,很多行政手續繁瑣。
/> 不是所有行業都高薪,尤其是服務業和基礎行業收入一般。

德國的確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比如良好的社會保障、相對輕鬆的工作節奏、尊重個人隱私的社會文化。但同時,它也有高稅收、住房緊張、行政效率低等現實問題。

如果你希望生活穩定、有社會保障、享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那麼德國可能適合你。
但如果你追求高薪、快速職業晉陞、創業環境好、辦事效率高,那麼德國可能並不理想。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德國不適合所有人,關鍵是看你的個人需求和生活方式。

69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0:54

劉掌柜:


關鍵是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個人如何選擇

70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0:55

Joseph:


德國是一個社會福利性、市場經濟型、歐盟C位、發達的、二戰戰敗國國家。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