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言鳴律師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5257685351/answer/12914754390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華萊士的「噴射」梗問題折射出一個送命題:是消費者抱著馬桶買單,還是企業守著良知買單?
這個問題的答案還只能二選一。
從能查詢到的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華萊士單店日均流水不到KFC的1/3,但加盟費要收35萬。
以鄭州某門店的賬為例:使用合規食材成本要佔營收42%,而篡改保質期能壓到27%——這15%的差額就是生死線。
但諷刺的是,去年當某連鎖品牌被曝用淋巴肉的時候,評論區最高贊是"總比用地溝油的強"。
這種"吃完就噴"的現狀,像極了一種黑色幽默,本質卻是消費者維權無力的悲情自救。
2023年鄭州市場監管局數據顯示,快餐類投訴中78%選擇放棄追責,不是不想,是"維權成本夠吃三頓華萊士"。
無奈的背後,其實也是一種無力。
面對比薯條更脆弱的監管防線,又能做些什麼呢?
就像被人叫去打業務麻將一樣,你哪次不是明明知道只能輸的,還不是照樣得打一樣。
所以,大家最後都只得倫為:嘴上罵著無良商家,手指卻誠實地點擊"滿20減15"的優惠券。就像既要時薪200的工作效率,又想吃8.8元的廉價午餐。
這是時代性的困局?
在此,我不禁還想問一句,華萊士真的連辦健康證的錢都沒有嗎?
所以,這絕不是成本問題,是商業倫理的全面潰敗。
是他們都知道,大家除了拿食品安全問題玩梗外,再無後招,亦如故事中的「黔之驢」。
不想寫下去了,思維開始凌亂,眼睛裡面不知道咋進了沙子,就到這吧。
這篇文章就不說是誰寫的了,丟人,也不需要大家點贊關注+收藏了,隨意吧!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