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維坦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435035/answer/1093251784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您是否在搜:
1901年片山潛、幸德秋水組建的,倡導勞工權益和宣傳反戰思想的日本社會民主黨和工會;
1922年成立的日共;
1968年的全共斗;
1970年3月,發動世界革命,劫日航飛機飛往朝鮮,在平壤附近開闢了「日本革命村」的日本赤軍?
20世紀以來歐洲和中國有的無產階級Gm, 日本基本上一個都沒落下,而且抗日戰爭時期日共成員片山潛還多次在共產國際會議上譴責日本侵華,呼籲國際工人運動支持中國抗戰。他在1933年發表的《告日本工人書》中寫道:「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是工人階級的敵人,我們必須阻止這場非正義的戰爭。日共領導人野坂參三(岡野進)在1940年抵達延安,與tg合作成立「日本人民解放聯盟」,通過編寫反戰傳單、廣播和前線喊話,瓦解日軍士氣。對此,教員還在1945年七大講話中表揚道:「野坂參三同志領導的日本人民解放聯盟,對中國人民的抗戰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題主想問的應該是為什麼日本的無產階級gm沒有成功。
首先,日本政府對社會主義運動採取高壓政策。1910年的「大逆事件」中,幸德秋水等26名社會主義者被誣陷「刺殺天皇」而遭處決,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1925年《治安維持法》頒佈後,左翼活動進一步受限。1930年代,日本政府通過《治安維持法》大規模逮捕日共成員(如德田球一、宮本顯治等),導致日共組織幾乎癱瘓。其反戰活動主要依賴海外成員。
但如果僅僅把日本社會主義的失敗歸於外因,則無法解釋為什麼外部環境更為嚴苛的賽里斯的成功。因此,內因才是決定性因素,而日共自成立之始,就存在着嚴重的內鬥。
在日共成立之初,就存在着圍繞是否追隨共產國際內部路線分歧。到了1950年代,日共又因為是否採取武裝鬥爭路線發生分裂,部分成員轉向激進主義,但遭到政府鎮壓。到了1960年代,日本左翼分化出了最激進的極左武裝團體赤軍,而赤軍的內鬥在1972年的淺見山莊事件中發展到了巔峰——十四名聯合赤軍(含一位懷孕八個月的女成員)被自己的同志殘酷殺死。在「肅反整風」過程中,赤軍的成員大部分是死於戰友們的猜疑之手,而剩餘五名聯合赤軍成員脅持山莊管理人的妻子作人質共十天,最後,警察攻入淺間山莊內救出了人質。
日本電視台直播了警察攻入山莊時的情況,當天是有視聽率調查以來,錄得家庭收看率最高的一天,而赤軍赤裸裸的恐怖主義行徑也暴露在了日本大眾面前,徹底喪失了民眾對他們的支持和同情。
從社會基礎的角度分析,1950-70年代日本經濟騰飛,中產階級擴大,終身僱傭制和「企業共同體」文化削弱了階級對立,工人階級更傾向通過工會談判而非革命爭取權益。日共也在1970年代放棄「無產階級專政」口號,轉向溫和的議會鬥爭,成為合法在野黨,但影響力逐漸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