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谈郑虎臣:
凡是入籍日本的华人,心理上是接受天皇这个虚位元首的,而天皇是高民族性的,甚至是高男性化的(联合国有意让日本诞生个女天皇)。
也就是说,在政治,身份,文化,这三个层面,日籍华人感觉自己有了新的“所属”,自然在心理上会疏远原生国的一切,是所谓“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
lovenocchi:
如果没有需求
比如不会去中国,身边没有很多亲戚,平时基本不用中文。
那的确是没必要啊。
其他的不说,就算是现在住在上海的上海人,有多少上海小朋友会说上海话?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
上一代润日本入籍的或多或少都沾点,像石某李某某那种,结合了那段时间的崇洋和日本人的阴湿,有的还混点留辫子的迂腐,属于国人不疼日人不爱的那种
蒙古断生:
我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已经放弃我之前那种温和的回答。
很多人说是因为文化差异,实际上恰恰是因为日本和中国的文化差异太低,越是文化差异低,越容易被融合,这就好比一滴油,它更容易融合在另外一种油里,而当他碰到这是水的时候,他反倒会飘在上面。
中日之间虽然有很大的仇恨,但不可否认在过去2000年时间里,中国和日本的文化融合是比较成功的,先不说日本文字来源于汉字,日本人在语言思维上和我们也有着巨大的雷同,这就导致旅日华人被日本同化的概率极大。
反观美国则不然,欧美文化虽然这些年大行其道,但他和中国文化在骨子里是有相当大的矛盾的,这不仅仅在文化思维上,在饮食等方面也有很大不同,所以在美国的华人,反倒更容易抱团,更容易向那滴滴入水中的油一样,独立存在。
因此结论就是中日文化差异太小,导致日本的华二代不会说中文。
jake:
长的都差不多,不像美国亚裔还是黑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不需要搞圈子维护种族利益,都零散的分布嫁娶另一半都是日本人,二代目可以完美融入,除非有计划利用身份往这边发展不然也没必要在学中文了吧
断幺九:
因为孩子自己不愿意说。
首先教中国话目的是啥?当地需要有中国人社会,彼此经济生活紧密联系,比如福建人广东人为主的唐人街。再延伸一步,就是参政议政,在社会上分一块蛋糕。
和以前这些移民相比,在日华人高度原子化个体化,基本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在这种条件下长大的孩子,家里常说的几句中文会说就可以了,走入社会用不上,自然没有必要学。
李天龙:
这刚二月,一年也就几千华人归化日本,一个月能有二百人?倒是挺好统计的,题主可以给个问题的出处么?我去看看。
哈欠:
我见过最极端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出去的,国内是上海交大的,去了日本留学。他老婆也是国内留学过去的。
2006年的时候因为他是华裔,日本一家公司聘请他来中国担任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这家伙第一次和我们见面,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要靠翻译交流,过了一个多星期,能结结巴巴的说几句,还要借助黑板上写汉字,一个多月后才能勉强用中文交流。
我当时还很纳闷啊,你去了日本,国内总有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其他亲戚,还有大中小学同学,还有发小,还有朋友,每年就算过年打个拜年的电话也不至于把中文给忘光了啊。更何况他们夫妻两都是留学生,在家里难道一句中文也不说?
再后来他把小儿子接到上海,进了一家国际学校学习,据说要学中文,他儿子是一句都不会说,听都没听过中文。
这帮人是真正的恨国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恨国党是因为他们去日本后,真的是下定决心和中国的一切切割,所以才能几十年不接触任何与中国有关的东西,才能把母语忘记的这么一干二净。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他们一旦发现华人身份和会中文居然是一种优势后,立马把小儿子接到上海学习中文了。
杯中酒笑当年:
其实还是应该会四句的。
你好。
队长别开枪。
自己人。
同志,这条路。
內容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