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20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韓國sky高校錄取率(2%)高於中國985錄取率(1.62%),但韓國高中看似更卷?
61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4

因為大部分人還是想上2%

拿飢荒舉例,缺糧10%和缺糧20%的結果都是餓死人,區別就是死的人多少罷了,只看錶象的話都是餓死人

就算名額更多隻要競爭者更多那麼就必須比其他競爭者更卷,卷的人能上2%的幾率比上1.62的幾率大,但是不卷就是5%的幾率也上不了,因為其他人比你卷,結果就是都一起卷



作者:falloutfish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744762920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62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5

霜天曉月:


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高考錄取率雖然看上去低一點,但是實話講有大量的隱形人做分母。

能去985的實際上也就是每個省那幾個高中的學生,對於大城市學生錄取率實際上低估了不少。而小城市的孩子,壓根就沒想過去985。

韓國呢,首爾一個城市群佔了一半人口還多。

能不卷嗎。

63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5

作者:blablablabla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88859764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韓國人的卷跟國民性有關係。所以哪怕同樣條件,韓國人活的就是非常「心累」。韓國人普遍有表演型人格,攀比誇耀心非常重,上下等級森嚴。

在中國的韓國留學生,年齡小的見了年齡大的,會不自覺的點頭行禮。中國人就完全沒有這麼嚴重的等級感。這種等級文化無疑會加劇底層民眾的危機感。中國雖然也有等級文化,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反感這一套的。

韓國人的表演型人格也非常普遍,非常追求外在形式,忽視實用主義。比如早上五點起來,忙活兩個小時做紫菜包飯的家庭主婦,化美美的妝拍持續學習10小時的學習vlog,但是學習內容就是抄書的韓國女生。韓國人對奢侈品牌也是無限追捧,遠超中國人。這種過分追求外在形式感的文化,無疑會讓人活的非常累。哪怕移民到了海外,韓裔的生育率都是亞裔里倒數第一的,這無疑跟韓國人的民族獨特文化有關。

另外,中國人對教育的內卷,大部分存在於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但是絕大部分中國人是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他們對教育的內卷有「海淀媽媽」那麼誇張嘛?我感覺完全沒有,大部分父母心態還是平和的,什麼一學期給孩子花幾十萬補習,輔導孩子寫作業到凌晨三點被氣出腦出血這種事,在絕大部分中國父母看來也是奇葩一樣的存在。

起碼從身邊統計學來看,絕大部分中國人追求教育其實並不是出於對學歷和知識的熱愛,而是追求教育帶來的經濟回報。但是高學歷等於高收入,等於階級跨越這種敘事,隨着中國經濟爆發期的結束,越來越沒有說服力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同,自己的財富更多來自於繼承,來自於機遇,來自於創造力。在抖音上跳舞掙得比985研究生進公司當螺絲釘掙得多這種事,大眾也越來越能接受了。

所以我的感受是,中國人對於學歷的狂熱追求正在逐漸退潮,所謂的雞娃,苦行僧式的學習也越來越不被接受。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回報期望也在逐漸降低。

從各種心理因素方面講,中國人在教育上可能真的沒有韓國人那麼「累」,那麼「卷」。


64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5


強制改名用戶在此:


北京上海的錄取率高吧?但是北京上海的高知家長、高收入家庭多了去了,如果不卷那錄取率就與你無關。

普通省的錄取率不高,但是有大量農村、鄉鎮、落後縣城的學生當分母,副省級城市錄取率很高。

韓國一半以上的人在漢城,有資格卷的學生實在太多了,你不卷就得落後。

65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6

任何事情都是相對而言,尤其是幸福這種主觀感受。

中國古代人認為的天堂就是種地沒皇帝收租子,沒有戰亂。按桃花源的標準,今天最窮的農民也比桃花源里的村民過的好。

日本人當年泡沫時代天天喊苦,普通人買不起的高房價,也就是蠟筆小新里去除養着太太孩子的大筆開銷後,30年就能還清。

60後家長之所以不能理解今天年輕人的痛苦,原因也是他們用自己童年為坐標系,今天的生活就是泡在蜜罐里。



作者:煢痕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9078619789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66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6

www:


因為高考模式本身就比保研模式壓力小,保研模式才是最折磨人的。國內高考要是採取全民化的保研模式,以綜合三年成績和各類競賽為基準上大學,跳樓的得翻倍

67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6

mOMo:


就算全100%去sky和卷不卷有啥關係,中國明年所有大學都叫985就不卷了嗎,內卷的含義是比國內其他人強,而不是自己去哪,這才是東亞。中國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錄取/畢業人數越來越多,qs世界排名越來越高,實際上還是越來越卷,越來越焦慮,不是一樣的嗎


68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6

西日韓留學呂老師:


首先就是韓國的這些名校的錄取率對當地的學生來說其實並沒有特別的簡單,而且韓國本地的高中基本上是不收外地的學生,就是當地的考試的要求其實還是蠻高的,否則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的韓國的補習班

而且韓國的這些院校對當地的學生的成績的高考的要求幾乎也是要在90%左右

而且還要看高中的普通的平常成績,所以其實對本地的學生並不友好




69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7

分佈式星際減熵機:


韓國高中,真的比衡中模式更卷嗎?

70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 22:57

麟野少:


韓國是個城市化率八成,全國人口五千萬,首爾人口九百萬萬,前四大城市人口一千八百萬的國家,這種國家容易焦慮才是正常的……就好比國內怎麼看大城市上大學比小地方容易得多了,但論教育難道還能是小縣城更卷不成?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