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lablablabl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88859764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韩国人的卷跟国民性有关系。所以哪怕同样条件,韩国人活的就是非常“心累”。韩国人普遍有表演型人格,攀比夸耀心非常重,上下等级森严。
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年龄小的见了年龄大的,会不自觉的点头行礼。中国人就完全没有这么严重的等级感。这种等级文化无疑会加剧底层民众的危机感。中国虽然也有等级文化,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反感这一套的。
韩国人的表演型人格也非常普遍,非常追求外在形式,忽视实用主义。比如早上五点起来,忙活两个小时做紫菜包饭的家庭主妇,化美美的妆拍持续学习10小时的学习vlog,但是学习内容就是抄书的韩国女生。韩国人对奢侈品牌也是无限追捧,远超中国人。这种过分追求外在形式感的文化,无疑会让人活的非常累。哪怕移民到了海外,韩裔的生育率都是亚裔里倒数第一的,这无疑跟韩国人的民族独特文化有关。
另外,中国人对教育的内卷,大部分存在于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但是绝大部分中国人是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他们对教育的内卷有“海淀妈妈”那么夸张嘛?我感觉完全没有,大部分父母心态还是平和的,什么一学期给孩子花几十万补习,辅导孩子写作业到凌晨三点被气出脑出血这种事,在绝大部分中国父母看来也是奇葩一样的存在。
起码从身边统计学来看,绝大部分中国人追求教育其实并不是出于对学历和知识的热爱,而是追求教育带来的经济回报。但是高学历等于高收入,等于阶级跨越这种叙事,随着中国经济爆发期的结束,越来越没有说服力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自己的财富更多来自于继承,来自于机遇,来自于创造力。在抖音上跳舞挣得比985研究生进公司当螺丝钉挣得多这种事,大众也越来越能接受了。
所以我的感受是,中国人对于学历的狂热追求正在逐渐退潮,所谓的鸡娃,苦行僧式的学习也越来越不被接受。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回报期望也在逐渐降低。
从各种心理因素方面讲,中国人在教育上可能真的没有韩国人那么“累”,那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