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望是一条咸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705788325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正常发展的结果。
受疫情影响,全球,尤其中国出入境旅行的收缩减少非常严重。放开后其实很多中国人涌向日本旅游,然后就是韩国,泰国。
一是因为疫情开始后西方国家的动荡。
二是经济下滑口袋紧缩,跑的远开销大。
那么近邻游是很好的选择。并且大家发现,不刻意的做特种兵、打卡式的旅行其实更有意思。景点游对于见多识广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吸引力,大家换个文化环境,体验着自己既熟悉又有点不同的都市生活成为一种主流旅行方式。
很多出去旅行的,不再是这个景点那个景点,往往是懒床,吃个早午餐,然后去个点逛逛,下午茶(餐),找个地方小坐,晚上大餐或直接收工回宾馆休息,这种放松式的旅行。因为平时工作压力,节奏都太快了,慢下来才不错。
反之,对韩国人来说也是一样。
如果多接触各国人的旅游方式,或者我们看一下身边人及自己,出国游先飞哪?再回想一下世界热门城市是哪些。无疑:巴黎、伦敦、米兰、罗马、马德里、布拉格、伊斯坦布尔、悉尼、墨尔本、曼谷、首尔、济州岛、东京、大阪、开罗。有几个开口就说,我计划去那不勒斯去戛纳旅行的。哪怕这两个都是地中海旅行圣地。
原因是这几种:
1.首先是交通,国际航班,就是大城市到大城市的航线最多。我最近要去普吉岛,原想上海飞过去时间长,于是搜了下广州,深圳的机场,结果虽然近了1H,但是航班最多的就是上海直飞普吉岛。
同理,如果一个外国人要来中国,首选到达的地方就是北京和上海了。
关于上海的吸引力是第二个问题等一下回答。
2.景点旅行已经逐渐不是旅行的主流了,这种到某地,要看山,看海,看水,看建筑为主的方式,已经不被很多人采纳了。主要参考《午夜巴塞罗那》这部电影,典型的先到大城市,以大城市为据点,住宿、饮食,逛透了,安排一个悠闲的旅程去这个据点辐射的景点看看。
3.现代人对物质生活、现代文明提供的便利的依赖,已经不适应去景点游了,要排长队入园,吃喝都不咋滴,还得坐好久的车来回,遇到天气不好的,风吹日晒的,不行。
4.经济能力问题,别看城市物价贵,其实景点物价也不便宜,尤其国内的景点,那是门票就要不少钱了。
而我上述提到过的旅游城市以外也有极具吸引力的圣地,马尔代夫、巴厘岛、南意、南法、澳新的海岸线、北海道、九州、海南岛。这些地方我归为度假地,适合躺宾馆、出海,吃好喝好,这种要玩儿开心了,才真叫贵。
综上,上海的吸引力来了,对于日韩人来说,消费性价比高。虽然物价相当,但是同样的物价,在这的服务可好多了。
比如海底捞,你在外面吃个饭你还想看人跳舞?等着收服务费吧。
还如果外来游客知道这里的餐厅可以自带酒水饮料,那可得高兴坏了。
上海的吸引力就在:
1.交通便利,尤其对日韩来说距离更近。
2.国际化的饮食产业,尤其各式海外餐、面包甜点店、融合菜,那叫一个卷。
3.消费可高、可低。
4.气候不恶劣。
5.安全,严谨的说是文明程度高,人员素质可以。
6.基建过硬、干净。
其它的想到再说。
先总结,其实东亚三国抛开政治影响的特殊时期以外,将来的交流会更多。身边有很多朋友疫情后就常去大阪、首尔、济州岛,殊不知中国人已经在开发日本的九州、四国、能登这种偏僻地区的旅游版图了,京都已经成为常去的地方了。,也就是我们其实也扎堆到外面去旅游。
就我一个前同事,这几天就在玩首尔,而且不是第一次,也是说那里的东西好吃,好吃。请不要以为韩国只有泡菜,他们只是顿顿有泡菜。
同样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上海旅行的。
城市为据点的旅行是大势所趋,国内游现在上海都是排前的。作为一个大城市人,其实一开始我也无法理解,我记忆中小时候去旅行,就是要有山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