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4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人起名字的时候,会考虑所用汉字的本意和典故吗?
6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4 20:41
6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7 18:59

哈哈哈




作者:隐雾客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9588117/answer/814388647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7 18:59

朝仓左卫门督义景:

比如大川云杰的名字来自于“坂上之云,龙马豪杰”,,,


6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7 18:59

汉尼拔丝山药:


当然。赤军首领重信房子给她女儿取名重信命,和“命(めい)”同音的常见女孩名字有 爱依、明、梦、芽、五月、萌等等,但她选了“命”这个字,就是为了纪念一起作战的战士,只不过国内很多媒体把她名字翻译成重信五月了。还有一说是,めい同时和“命”与“五月”同音,重信房子的丈夫策划了特拉维夫机场袭击并牺牲,袭击就发生在五月,所以选了这个读音作为女儿的名字


6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7 19:00

沧桑的夜晚:


会吧,而且有时候也会取一些土土的或者不太合适的名字。

以前别的组里有个日本人叫xx博士,开头我以为日本对于博士学位有别的称呼,他取这个名字是用它博识之士的意思。后来我同事说日本就硕士称呼跟国内不一样,叫修士,博士还是叫博士的。他叫这个名字也经常被人开玩笑的,可能是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吧。不过他才大学毕业,明显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6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7 19:00

金圭子:


一般不会,就好像你不会考虑你起的名字在日语、英语(谐音)里面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吧?

6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7 19:00

雪洁:


应该出台一个规定,不允许日本人使用汉字,在中国对日本人的姓名全部使用音译,不使用汉字名。比如,德仁天皇就是“那鲁虚脱田闹”


6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7 19:00

作者:大客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9588117/answer/641226914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日本人在起名字时是否在意汉字的本意,这得分情况来说。

日本人在给孩子起名字时,确实会考虑汉字的本意,但这种“本意”通常是日本人对汉字的理解,而不是纯粹按照汉字在中文里的传统意义来定的。因为日本的汉字文化是从中国引进后,经过了上千年的本地化,很多时候汉字在日本人眼里有了独特的意义。

首先考虑汉字美好的字义,日本人起名字时,喜欢选用一些在他们文化中有美好寓意的汉字,比如“翔”(飞翔)、“樱”(象征春天和美丽)、“辉”(光辉)等。虽然这些字的意义和中国的理解差不多,但日本人更倾向于与生活中的意象和情感挂钩,而不一定追溯到汉字的古典来源。

其次就是音的优先级,许多日本名字的汉字选择,是为了配合名字的读音,而不是完全基于字义。比如,“海翔”(读作“かいと”)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家长觉得“かいと”这个读音好听,再去找适合的字来搭配。即使“翔”确实有“飞翔”的意思,但这个意义可能只是附带的,重点是名字整体的音韵美感。

第三就是象征意义大于本意。有些汉字在日本名字里,象征意义大于它的字面意思。比如,“优”(优美、优秀)在中国理解是形容词,但在日本名字中更多是象征一种“温柔”的气质,而不一定强调“胜过他人”的意思。再比如“美咲”(みさき),汉字“美”显然是美好的意思,但“咲”是“开花”的意思,组合起来象征“美丽如花绽放”。在中文里,单看字面意义,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但在日本人看来,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大翔”(ひろと):这个名字的“翔”有飞翔的意思,但“大”更多是一种气势和宽广的象征,组合起来表达了父母对孩子未来广阔人生的期待。

你提到的“犬养”和“我孙子”这些姓氏,确实乍一看让中国人觉得有些不雅,但这恰恰是因为姓氏和名字在文化逻辑上的根本不同。姓氏在日本更多是历史的遗存,和现代的审美、字义考量关系不大。日本的姓氏大多起源于古代的地名、职业、家族特征等,而这些来源在当时未必有“高雅”或“低俗”的概念。“犬养”这个姓氏可能来源于祖先以养狗为业,或者居住在和犬相关的地名附近。在古代社会中,这种姓氏并没有“低级”的意味,仅仅是标志祖先的身份或职业。“我孙子”听起来像是“我的孙子”,确实让中国人觉得有些滑稽,但实际上这个姓氏来自日本古代的“吾妻”地名变化。它和“孙子”并无关系,只是中文里音和字的巧合让人误会。不同于名字,姓氏在日本文化里通常不会被用来表现家族的文化审美,而是一个纯粹的身份标识。即便有些姓氏在现代汉语中看起来不雅,但在日本,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姓氏的读音是否好听,而不会因为“犬养”有“狗”的意思就觉得低级。

比如除了“犬养”和“我孙子”,还有一些日本姓氏听起来也很奇怪,比如“鱼住”“猪口”“小便”。这些姓氏的来源通常和地名、职业或者外貌特征相关,比如“猪口”可能是因为祖先住在某个地方的“猪头岩”附近,而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和猪有关系。

关于各种日本姓氏由来,可以查这个日语网站:https://myoji-yurai.net/sp/

相比姓氏,名字中的汉字更能体现时代审美的变化。在现代日本社会,汉字本意仍然重要,但音韵、个性和时尚感往往比传统意义更优先。父母给孩子起名字时,往往会优先考虑名字的发音是否好听、流畅。比如,男孩名字中常见的“翔”“辉”“大”和女孩名字中的“美”“花”“奈”,都是因为这些字音听起来有“高级感”或“优雅感”。此外,近几十年来日本社会流行一种叫“キラキラネーム”(闪亮名字)的风潮,即父母给孩子起一些非常有个性甚至略显夸张的名字,比如用汉字“天空”取名为“スカイ”(Sky),或者用“光宙”读作“ぴかちゅう”(皮卡丘)。这些名字通常并不注重汉字的传统意义,而是追求一种新潮和独特。在一些守旧的家庭中,传统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有些父母会根据《万叶集》或古代和歌中的诗句,为孩子选取名字中的汉字,但这种情况在年轻一代中已经不如过去普遍。比如 “阳葵”(ひまり):这个名字结合了“阳光”和“向日葵”的意象,象征开朗和温暖,但它并没有明显的传统典故,而是更加注重现代语境中的美感。“一翔”(かずと):这个名字中的“一”表示统一和唯一,而“翔”则象征飞翔和未来。


6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7 19:00

海兔是海蛞蝓:


我有一种预感。

多年之后日本人名字会是这个样子:

徳川イえ8S

7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7 19:01

Venter:


​米泽穗信的小说《再见妖精》中,主角团之一的白河名叫isuru(懒得换键盘),这个名字一直没有翻译成中文,因为这是一处伏笔。

在玛娅的送别会上,众人玩了一个小游戏——猜白河名字的汉字写法。

如果你看到一个日本人的名字是假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他真的没有汉字名,比如玛丽、卡夫卡、约翰;二是他有汉字名,但平时不会使用。

像后藤一里和后藤独这种名字,就是因为官方没有公布其汉字写法,造成的翻译差异。除非官方公布正确写法,不然哪怕叫“后藤孤”或者“后藤倭人”都是合理的。

村上春树在《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也提到过这种情况:朋友们大多不知道多崎tsukuru名字的汉文写法,平时只用tsukuru来叫他。因为这个发音同时对应着作、创、造等汉字。用到全名汉文写法的机会几乎没有,即便是两个姐姐,也是用昵称称呼他。

只是父亲好像很伤脑筋,到底要取“tsukuru”的汉字为“创”还是为“作”。虽然读起来一样,但不同的字的感觉就会大不一样。母亲建议用“创”,但经过几天的深思,父亲还是选了粗俗些的“作”字。

父亲葬礼过后,母亲想起了那时的对话,告诉了作。你爸说要是被取了“创”那样的名字的话,人生的负担不就会变的有些重了嘛。“作”虽然也是tukuru,但你就能轻松多了不好么。总而言之,你爸爸是真的很认真地考虑了你的名字的,大概也因为是第一个男孩的名字吧。

从原文来看,虽然名字的汉文写法几乎不会被用到,但选择不同的汉字的确寄托了父母的想法。

当然,名字也不一定要和汉字对应——比如夜神月取自Light(光)的名字,写作月却读作raito。

这种音形相异的情况不止出现在现代,正如《再见妖精》里提到过的足利尊氏,他的原名是足利高氏(Takauji),因护驾有功,被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Takauji)。赐字是不会影响读音的。

回到我们的小游戏。结合白河的家庭背景,路行等人最终猜出了isuru是一个拼接名——isu是祖父取的“逸”,ru是父母取的“留”,白河逸留,这才是她的本名。

与之同音的汉字不计其数,但路行等人却能够推断出正确写法,这也正说明了其写法是经过父母慎重考量的,并非随意找了一个同音字。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