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琪琪在日本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7681861/answer/357735724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一直致力於教育,日本的教育水平在亞洲也處於先進行列,至今仍有許多留學生在日本的大學攻讀各類專業。但是日本人的英語水平和它的教育水平不成比例,在亞洲屬於中下游。那為什麼日本人普遍講不好英語呢?

明治26年以後,日本改變政策,努力實現教科書和教師本土化,教科書翻譯成日語,日本人代替外國教師,學生們使用英語只有在英語課上,從而減少了使用英語的機會。
而且,在英語課上,日本老師只注重讀寫,特別是閱讀和理解,而輕視朗讀,聽力和會話,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因此,大部分日本人從中學一直讀到大學,花費很長時間學習英語,但是聽力和會話水平很低。

另外,日語的元音只有五個,這樣在模仿英語發音上遇到困難,比如日本人很難區分R和L,同時像Water那樣的捲舌音也比較困難。
而且日語中來自英語的外來語比較多,發音和英語似是而非,因此,如果沒有外國老師在初級階段反覆訓練,很容易形成日本式的英語。
還有一點是日語和英語的語法不同,日語的語法是以「主語、賓語、動詞」的順序為基礎的,而英語則是以「主語、動詞、賓語」的順序。很多人會覺得這和從小所說的日語語法不同,從而感到困惑,產生恐懼心理。
雖然現在日本從小學開始就有英語課,但是在較早的年代是從初中開始學習英語的。一般來說,在初中、高中的六年里,雖然有英語課,但是大多數的日本人還是不會說英語。
在令和2年(2020年),日本小學三年級、四年級的英語課將列入必修課,而小學五年級、六年級的英語課開始教科化。
所謂「必修化「,不像國語課和算術課這類的科目,所以是沒有教科書,也不能作為成績評價的對象。目的是通過以唱歌和遊戲的方式來親近學習英語。
而所謂「教科化「,是指使用國家指定的教科書,像國語課和算術課一樣作為」教授科目「成為成績評價的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