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子连山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843676/answer/351021296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在四大的时候,咱们的物质条件刚刚好起来。
很多地方分公司还没有改掉过去穷日子时胡吃海塞的毛病,每到一处,那吃得真是昏天黑地。
海参鲍鱼,鱼翅燕窝,都是基本操作。
吃过几样穷凶极恶的,例如脸盆那么大的整片牛肉,据说一头牛身上就能出两片。
比我还高的鸭绿江鲤鱼,中国不让捞,都是从朝鲜渔民那买。
还有各种野生的玩意,虽然不怎么好吃,但有钱未必买得到。
吃了三年,我开始厌食。
所以我第一个觉得没必要花的钱,就是吃。
那些年一年出差大半年,万豪、希尔顿、凯悦、洲际、雅高、香格里拉,都是高卡。
开始还觉着新鲜,可后来住多了,也就那么回事。
唯一感觉凯悦干洗洗得最干净,其他完全无感。
所以我第二个觉得没必要花的钱,就是住。
不光是酒店,还包括房子。
当初脑袋一热,买了套别墅,几百平,看着真爽。
花老多钱装修完,住了一天,发现空荡荡的瘆得慌,就再没住过。
所以我建议,就算你再有钱,除非家里10口人,否则千万别买别墅。
人口多,哪怕买个大平层,也比别墅强。
一家三口的话,两室一厅最好,人气足,还好打扫。
如果二人世界,我觉着就弄个开间,扫地机器人一开就扫完,挺好。
至于衣服,这玩意我从小无感,在外企就是西装衬衫。
后来创业了,就是一身运动服。
我不知道西装这么反人性的服装是怎么发明出来的,简直就是爷们儿的裹脚布。
反正我就喜欢运动服,而且还不要什么耐克阿迪,国产的最好,便宜不说,质量感觉都比国外的好。
再后来,我迷恋上了diy,到网上买一堆样品,哪个舒服来十件,印上自己的logo,那叫一个开心。
十件都不如一件耐克贵,买一批穿十年。
所以,衣服也根本没必要花钱。
在外企的时候,配了辆豪华车,新鲜了三天。
三天之后,堵在四环照样腰疼,再豪华有啥用?
后来我自己再没买过豪华车。
再后来出了电动车,买了辆国产的,开上再也不想开油车了。
而且我发现,5公里往返,走着也挺舒服。
50公里往返,骑车正好。
现在连电车也不开了,正好锻炼身体。
还有各种爱好买的那些高端装备,都在吃灰。
林丹同款球拍根本不适合业余选手,还是300多的凯胜最顺手。
穿乔丹鞋也不能多跳1厘米,地板鞋打外场还滑,安踏完爆他。
有买装备那钱,真不如拿来请教练,一对一技术指导,抠抠细节,球技蹭蹭涨。
等到拿网球拍都完虐对手,谁还管拍子啊,膝盖都是你的。
还有电子产品,也从最初苹果全家桶换成了华为,体验有增无减。
手机电脑越用越便宜,不打游戏的话,那些配置真的毫无意义。
总结起来,似乎所有的物质消费都没啥意义。
那什么有意义呢?
我现在觉着,唯一有意义的是体验。
体验篮球的激情,足球的狂野,羽毛球的灵动,搏击的刺激,声乐的悠扬……
这些体验是无价之宝,花再多钱都值。
因为是它们构成了“我”,与那些身外之物不同,它们是我的一部分。
当然了,也不至于那么极端,劝大伙禁欲。
有些消费,确实也是体验。
没吃过山珍海味,可能确实馋。
没见过KTV的美女如云,可能就是油腻。
如果不胡吃海喝,不花天酒地,不追求名牌,就算消费降级,那我早就降级了。
按照某些人的标准,我这种一个月吃穿花不到1000的,得算是和尚生活了吧?
不过篮球、羽毛球、搏击这几样爱好,一个月得大几千,也算相应国家号召拉动内需了。
算上给闺女报班的钱,我一个人够养活几个教练,也算促进就业吧。
但是这钱我觉着花得值。
那你说我是消费降级了还是升级了?
物质方面,确实降级了,也算吃过见过,对那些声色犬马,光鲜亮丽去魅了。
一旦人觉醒了理性,你再让他为所谓“品牌”付费,他会觉着你在拿他当SB。
随着经济发展,理性消费会成为主流,消费主义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未来的趋势是体验消费,包括教育、体育、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的软消费。
这些消费不但能让你获得多巴胺,更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找到自我提升的方法,获得相对高品位的审美能力。
未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用于攀登,摘取高处的果子,推动人类走向“大同”。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