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36154/answer/194159119853706516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金田一比柯南好是站在本格推理
動漫的角度去做評價,因為從本格動漫角度金田一中犯人的的犯罪手法更精妙,推理更硬核,邏輯更嚴謹。柯南比金田一受歡迎是不再局限於本格推理動漫角度,而是站在更廣的作為一個IP和作品角度,柯南相比金田一生命力更持續,受眾更廣。
我們從內容維度和IP運營層面把柯南和金田一做一個對比。
內容維度上故事主線與結構柯南故事結構:背景主線+單元劇模式
金田一故事結構:單元劇
對比:柯南在故事設定之初就採用了黑衣組織
故事主線與單元破案故事結合的方式。這樣設定一方面可以留下懸念,吸引觀眾不斷去看下去,想探究背後地秘密。同時也能緩解持續的單元劇案件帶來的審美疲勞。
其實在1999年左右金田一和柯南的收視率同時都在下降,但是因為灰原哀
的出場再次拯救了柯南的收視率。後期黑衣組織每一個新人物的線索和出現,也都能吸引觀眾的目光。比如貝爾摩德
、朗姆以及那位先生。而金田一雖然在本格推理上做的更精彩,但是只能靠新的案件吸引觀眾。
這種單一的方式不僅創作難度高,並且更容易造成審美疲勞。
所以在金田一作者天樹征丸後續新作品《偵探學園Q》
中也加入了冥王星這個犯罪組織的主線劇情。角色設定與情感線金田一:角色較少,只有金田一、美雪、明智、劍持勇幾個主要人物,角色關係簡單。
情感線也基本只有金田一和美學的模糊的情感線。
柯南:角色類型眾多,角色眾多、職業豐富,有偵探、怪盜、警察、黑暗組織犯罪者、FBI、CIA、財閥老闆等等。每個出場角色都有自己完整故事線。
對比:柯南情感線更是一大看點。愛情線上從新蘭和柯哀之爭,到服部和葉,毛利和妃英里、京極真和園子。
除了愛情線友情線也非常豐富。小蘭和園子的友情,柯南和服部的默契。貝爾摩德和柯南的亦敵亦友。
這些都帶豐富了故事的精彩程度和吸引力。所以柯南更多的是靠故事中主線和角色來吸引觀眾,而非案件與手法本身。
柯南:柯南世界觀雖然是以現實世界為基礎,但是黑衣組織的世界觀設定和與FBI、CIA、偵探、日本公安的對抗設定,讓整個故事具有做長線故事的延展性。
同時在現實世界中加入科幻、動作、冒險、喜劇、愛情等多種類型元素,讓故事不再是一個小眾的推理本格故事。而是一個以推理為主,融合各種元素的大眾化故事。
同時柯南在推理上難度要比金田一低的多,加上小學生偵探的低齡設定。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讓柯南成為一個覆蓋全年齡段的動漫IP作品。
主題和作案動機
金田一:探討現實社會話題和人性話題居多,揭露社會和人性黑暗面,比較沉重
柯南:探討情感、經濟、私人恩怨、藝術審美話題,相對沒有那麼沉重。
對比:金田一更多聚焦現實主義社會話題和人性話題,殺人動機比較沉重,娛樂性比較低。
而柯南在殺人動機上做的比較簡單,甚至連建築風格不是軸對稱都可以作為殺人的理由。所以柯南娛樂性更強,更加輕鬆。
金田一:沒有多少爽感。每個犯人背後都有着無比悲慘的經歷。主角也沒有光環加持。
柯南:爽感超級足夠,從柯南破殺人案子,演化到拯救世界的動作大片。
同時柯南角色設定牛氣十足。不是世界著名推理小說家,就是世界首富和世界著名演員、魔術師、科學家。柯南簡直極其了全世界的牛人,爽感十足。
高頻更新與曝光:漫畫從 1994 年連載至今,動畫從 1996 年播出至今,年均更新 50 + 集,加上每年 1 部劇場版(已出 28部),形成 「持續曝光 - 用戶粘性 - 消費轉化」 的閉環。
這種 「陪伴式」 更新讓觀眾從小看到大,積累了龐大的 「情懷用戶」。
跨媒介與衍生品開發:劇場版從最初本格推理演化成「動作大片」,吸引非核心觀眾,日本本土票房常年穩居年度前 10。
衍生品覆蓋文具、潮玩、餐飲聯名(如柯南 × 肯德基、柯南 × 優衣庫),甚至主題樂園(大阪環球影城柯南專區),通過 「低門檻消費」 滲透大眾生活;
跨界聯動頻繁:與《王者榮耀》《堡壘之夜》等遊戲合作,藉助熱門平台觸達年輕群體。
更新頻率低:漫畫自 1992 年連載以來,多次停更,動畫僅推出三季(合計 148 集),劇場版僅 5 部,曝光度遠低於柯南。
2024 年推出的《金田一 37 歲事件簿》雖引發關注,但更新節奏仍較緩,難以維持大眾熱度。
商業開發保守:衍生品多集中在漫畫單行本、藍光碟等 「核心粉絲向」 產品,缺乏跨界聯動與大眾向消費場景(如餐飲、快消聯名),導致 IP 影響力局限在 「推理圈」。
受眾破圈乏力:由於案件基調黑暗,難以進入電視台黃金檔或少兒頻道,傳播渠道受限,自然難以被更廣泛的群體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