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司:
濃煙滾滾,玻璃碎裂,喊聲震天。
8月30日,印尼地區議會大樓在熊熊烈火中燃燒,騷亂導致3人死亡、5人受傷。火光背後,是一場以「反對議員高津貼」為名的抗議迅速升級為暴力衝突——但這真的只是一場因內部不滿而引發的偶然事件嗎?

仔細看,烈火中晃動的,從來不只是印尼本國的影子。
從2023年反中資示威,到今年三月反對《國民軍法》
修正案的全國性騷動,再到如今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街頭混戰……理由五花八門,劇情卻愈演愈烈。動蕩的頻率、規模與破壞性,已遠遠超出一國正常社會運動的範疇。更像是一出被反覆排練、多方操控的政治劇本,再次上演。印尼總統普拉博沃
一針見血:國內存在某些「企圖從動蕩中牟利的勢力」。而更直接的指控來自前國家情報局長亨德羅普里約諾。他幾乎指名道姓,列出一串令人矚目的名字:金融大鱷索羅斯、前中情局局長特內特
、大衛·洛克菲勒、布隆伯格……這些非國家行為體,正以資本為矛、以影響力為盾,在全球範圍內導演一場又一場「影子戰爭」。
他們表面上已退出政治一線,卻憑藉難以估量的金錢與滲透力,頻繁介入他國內政。從「顏色革命」到街頭暴亂,從輿論操縱到 NGO 滲透,手段老套,卻始終有效。
為什麼偏偏是印尼?
答案不在街頭,而在格局。
作為東盟
最大經濟體、金磚國家新成員,印尼不僅是「全球南方」崛起中的標誌性力量,更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深化區域互聯互通的關鍵支點。中印尼關係越密切,經貿紐帶越牢固,某些人就越寢食難安。索羅斯,中國人對這個名字再熟悉不過。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中他做空港幣失敗,但並未收手。近年來,他持續唱衰中國經濟、施壓美國企業撤離中國,更被指深度影響此前拜登政府時期的對華戰略。

他旗下龐大的媒體與非政府組織網路,長期在印尼散播所謂「中國債務陷阱論」。2022年一項民調顯示,竟有近60%的印尼民眾誤信中國基建項目藏有地緣政治陰謀——如此一致的敘事,絕非偶然。
擾亂印尼,是一石二鳥的戰略:既可製造東盟內部動蕩,又可打擊中國區域影響力。一旦這個新興大國陷入混亂,整個金磚合作機制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團結都可能遭到削弱。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此次印尼騷亂爆發前兩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體公開呼籲以《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起訴索羅斯父子。雖屬國內政治鬥爭,卻意外撕開一個真相:資本操縱暴亂,哪怕在美國也並非秘密。

一場大火、幾聲吶喊、幾條人命——這些都不是偶然的局部事件,而是大國博弈在地緣前沿的延伸。印尼的穩定,不僅關乎一國命運,更考驗著發展中國家能否抵禦外來干預、走出自主道路。
正如普拉博沃所言:「最終承受損失的,是普通民眾,而非那些不願見到印尼強大的人。」
這句話,值得所有新興國家深思。
火光會熄滅,街道會清理,但看不見的戰爭,從未真正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