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4篇帖子。
(转载知乎)35岁女博后在美国,单身,纠结要不要回国找教职。?
51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7 21:46

作者:梁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227187825/answer/1227044647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见答主,我好像看见另一条路上的我,在科研道路上苦苦追寻的我。

所以答主,你要问问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什么是你最珍视和最想要的?它可能会蒙尘很多年。你要去发现它,然后至少向这个靠近。

如果你自己也很迷茫,最好能找一些了解你的人,并且友善的人,最好是男性,给你一些建议和看法,这会帮你发现你自己最想要的。我觉得作为女生,特别是浸润在高校理工科女生,容易单纯,还有偏执。

可以讲讲我的经历,给你借鉴一下。我是有几次外界条件的介入,让我从你这条路越走越偏。

1.我当年读研时一心一意准备出国读博时,一周七天都在实验室做实验,熬夜做实验。同办公室的师兄跟我说:一个人远赴海外读书很辛苦,很孤独的。加上我性格内向,不善交际,鼓励我谈一场恋爱,一是内心有情感支撑,会帮助我度过那些难关,二是会让我成长,也容易在国外挺得住。所以最后他的好友和我了谈恋爱,这其实影响我后面的整个生活,因为后面男朋友成为了先生,我觉得命运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2.兜兜转转后面我还是读了博,只不过没去成海外。我读博期间,陪我长大的奶奶去世了,她是我心里意义上的母亲,所以她去世后我非常痛苦,最初麻木,然后有段时间每晚都哭,后面突然顿悟,原来生命终有尽头,我苦苦追寻的科研事业又算什么呢?毕不了业又算什么呢?一下子对科研的追求就没那么执着。

3.因为亲人去世的打击太大,我意识到生命很宝贵,我强烈想要有生命的延续,然后备孕,但是比计划提前很多就迎来新生命。可能他太迫不及待了。备孕之前,其实我已大致从亲人逝世的打击中缓过来,我有去海外做博后的意向。但是我的导师帮我分析,他说我不够aggressive,在牛组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发到好文章的,不建议去海外。

4.后面因为怀孕生子,我就放弃去海外的计划,我当时的一个师兄建议我,找工作就在我先生工作的城市找。不要去新的地方,不能让对方放弃稳定的工作,已有的事业,跟着自己去新的城市从头再来,这对另一半不公平。(我猜这是他的心得)我采纳了他的建议。所以后面我待业近一年(产假),在先生所在的城市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安定下来。

工作已经三年多,现在回过头来看,科研也只是一份吃饭的工具。我现在在高校工作,看到身边的博士们各有各的出路,其实不做科研并没有那么可怕,人总是要顺着自己的心意走,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不是父母的意愿,也不是世俗意义上的,也不是学生时代被宣传的。而且我觉得后面的人生也很有趣,认识自己,将自己从原生的家庭中解脱出来,善待自己,有意思得很,对自己的探索和发展一点不逊色于科研工作。

知乎上关于教职考核、婚姻生娃有部分的回答容易极端,夸大困难,很容易让人焦虑,建议你自己亲自上手,投简历找各种不排斥的工作,走出去,扩大社交圈,发现人生容错率很大,没有那么可怕。祝你早日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52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7 21:47

你考虑终身教职这条路是因为你想走,还是因为这是你迄今为止唯一了解过的路。

我目前还在做研究,凝聚态物理,已经爬出了博士后这个坑。说句实话,工作就是工作。就我了解,说实话很多公司做的研究比我们做的更有意义。

我的总结是,人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不是为了工作而活着。所以你要花一点时间想想你到底想要什么。 如果不是想要引领科技潮流,决定五十年后世界前沿科技的发展方向的,我建议眼界打开一点。 没必要再去挤独木桥了。

当然了,决定继续学术的话,建议回国试试。就美国现在这个科研环境,这几年教职位置绝对不会多。

回国解决个人问题也容易一些嘛。

祝老乡好运,有问题随时问。



作者:张彬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227187825/answer/188336406151061200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53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7 21:47

Gadian:


科研这条路就看成果。国外的工作一般要一年一篇的量。国内只会更高。题主的成果少,只能往低了看。

但是,找到了也可能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54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7 21:48

scofield:


回来吧,做个普通人,舒舒服服躺平了最好。平淡才是生活的本味。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