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朋克救地球:
我毕业之后在外企工作了好几年,虽然不是日企,但是客户和有些同事都是日本人。经常是通过邮件或者电话和他们进行交流,所以后文仅从工作方式上来谈谈我的感受。后来辞职,到目前为止做了两年高中日语老师,虽然学校不是企业,但是一对比的话,我觉得跟日本人工作起来还是比较愉快的,或者说日本人的工作模式更适合我。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举个例子。
比如一项工作需要你和A共同完成。最后工作没做好,你的部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A的部分延迟了他没有做完,最后领导怪你这项工作没做好的原因是因为你没去催A。
????????

这就是我在学校遇到的真实情况,我当时真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过。简直无法理解好吗?但是我跟我朋友说的时候,她却说在这里其实这种情况挺常见的。

好吧,毕竟跟日本人工作的时候,大家的权责还是划分的非常明确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知之明,为了不给他人造成困扰。自己负责的部分一定要做好。
学日语的时候就知道日本人是个很“曖昧”的民族,讲话讲一半,经常“ええと、それはちょっと...”挂嘴边。有一次,学校要求我们做日语班的班牌。其中有些中文翻译成日语觉得怪怪的,就想去问问外教(他懂中文)。当时我们提供了A和B两种翻译让他帮忙看,整个过程也是”暧昧”极了。(原谅我把聊天记录删了......)
简单来说就是:
我:A这种说法可以不呢。
他:日本人一般不这么说。
我:好吧,那B呢?
他:对!B这种说法比较地道。
我:行,那就定B版本咯?
他:额,其实B的话也有点......
我:那这个中文在日语里应该怎么说呢
他:可以说成“XX”或者“YY”
我:那好,那我把“XX”加进去,修改一下,你再看看
他:嗯....好像有点太长了。还是B这种说法要好一点
我:那就还是定B咯?
他:ええと.....
......

不过我也不是怪他啰嗦。毕竟把一些标牌翻译成干练的日语,有些用词还是挺专业的。而且站在他的角度,我问他就定B版本行不的时候,他也不可能说行,好的,就这么办吧。他如果说了,这不就成他拍板定下的事情了嘛。万一挂出来,被其他人质疑,那他不就成罪魁祸首了。

上面是在学校遇到的事。在之前的工作中,我每天都要和日本人写邮件,打电话。第一次给日本人写邮件时,因为知道日本人很严格,检查了好多次,还让部长来审核,弄了半天才哆哆嗦嗦地发。日本人写邮件真的很干练,可能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客户,他们写给我们的邮件不像我们写的那么毕恭毕敬。我们写的第一句话是万年不变的“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他们永远都是轻飘飘的“お疲れ様です”。而且如果有什么问题,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一点都不“曖昧”。
我才写邮件没多久,就收到日本人的邮件。打开一看,简直把我吓得魂飞魄散。里面写的满满当当,文字上各种加红加粗加下划线,还分了1,2,3,4点分条列举。而且读到以どうして开头的,我就觉得她在质问我。我以为我犯了大错,被日本人狠批。后来部长说,她只是想要跟你确认这些东西,你就按她问的回就是了。而且也要按1,2,3,4点这种格式回。

后来我就淡定了,反正你问我答嘛。就算你有怨气,我也用公事公办地口吻回。不过BTW,分条列举写邮件这一条挺适用的。既可以写的简洁,又能突出要点。写的时候思路也是越来越清晰。学到了。
虽然不是跟日本人面对面的工作,但是他们的严谨认真我还是非常佩服的。而且对我影响很深。比如,看到字体格式不对就觉得不太舒服;做教案要改很多遍,PPT里文字和图案出现的时间和顺序也是必须严格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设定;不用想着过多的人际关系,只需做好自己的部分就行。但是对于现在的工作似乎不太受用,也在慢慢适应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