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逍遙散人:
正常的,我也是喜歡那個時代的日本,八九十年代的OVA動畫簡直是藝術,現在這些只是過家家。
那時候的日本娛樂產品之所以厲害,因為他們有所謂「一億總中流」由全國一億中產階級所組成的消費網絡。他們是真的出得起這個錢也願意花這個錢去消費娛樂產品,所以他們娛樂產業蓬勃發展,這個效應外溢到動畫、漫畫,才有我們現在看到的製作精良的八九十年代動畫漫畫。
但你去到那邊之後就會發現,這些璀璨的成果其實也不是他們的主流文化。他們的主流文化是什麼呢,你了解之後我相信會大失所望。比如說相聲(他們叫漫才),那些搞笑藝人才是他們真正有人氣的地位崇高的演員。所以有時候會看到一些年輕漂亮身材好各方面滿分的女性演員,嫁給其貌不揚的搞笑藝人。你以為是女星屈就了,其實是搞笑藝人屈就了。因為女性的花期只有幾年到10幾年,搞笑藝人的事業是終身的。然後你花時間去看他們的那些搞笑節目,說的都是一些插科打諢,同音梗,開黃腔,屎尿屁之類的笑話,就這玩意是他們的主流,而且是從八九十年代到現在都差不多是這個樣子完全沒有進步表演完全沒有變化。其他的好像被K-pop打的遍體鱗傷的J-Pop,在年輕女性之間流行的辣妹風格,越看越不知所云的日劇等等,比國內還不如。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當年支撐龐大娛樂事業的一億中產階級已經消亡了。
結論是:八九十年代日本娛樂產業的輝煌,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當時「一億總中流」的中產階級消費力支撐,這種經濟基礎催生了高質量的動畫、漫畫等文化產品。然而,隨着經濟結構的變化和中產階級的萎縮,日本的主流文化逐漸轉向更為通俗、即時滿足的娛樂形式,如漫才和搞笑節目。這種轉變反映了社會經濟條件對文化產業的深遠影響。如今,隨着全球化的推進和其他國家中產階級的崛起,如中國和印度,這些國家可能會成為下一個文化輸出的強國。要不你找下一個也有一億中產階級的國家去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