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77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澳洲和紐西蘭位置這麼偏遠,卻能成為已開發國家?
5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6

作者:瀟司令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444430334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澳新兩國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原因並不完全一樣,不過有一部分重疊。

紐西蘭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原因,主要其實就是和兄弟國家(主要是美國)同文同種的文化親近感和制度相近的便利,以及人口稀少的因素。

英語圈各國,以美國為龍頭,相互協作發展

紐西蘭的土地並不肥沃,山地不少,氣候也沒有很優越,但人口稀少。和日本面積相近,卻只有五百萬人口,因此因地制宜的選擇發展畜牧業。依靠英國留下的較為穩定的政體和較為平均的分配製度,紐西蘭作為農業出口大國還是可以活的比較滋潤的,大概能超過智利這樣的拉美文化國家,達到一個中等已開發國家的水平。

紐西蘭的山地和草地

但英語圈國家裡有美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掌握了世界上最龐大的人才體系和雄厚的資金實力。作為同文同種且制度相近的國家,紐西蘭天然就會受美國的巨大影響。儘管美國外溢出的資源對美國本身來說微不足道,但已經足以讓紐西蘭體量的國家收益匪淺。美國外溢的資金和人才會湧入紐西蘭有前景的初創公司和產業。例如在紐西蘭創辦的發射公司「火箭實驗室」,利用美國投資者充沛的資金,發射場建在紐西蘭,而研發部門則在兩國都有設立。最終火箭實驗室成為業界領先的衛星發射企業。

橫跨新美兩國的發射公司「火箭實驗室」研製的電子號,從紐西蘭北島的發射場發射

而紐西蘭人在感覺舞台狹小時也總可以去美國打拚。事實上紐西蘭的許多年輕人在大學畢業後往往會選擇前往美國打拚,在中年或老年時再回到家鄉。

可以說美國的存在將所有其他英語國家的優勢都拔高了一節,在紐西蘭身上尤其明顯。沒有美國英國這些已開發國家前輩的提攜,以紐西蘭目前自身的條件沒有可能躋身高度已開發國家的行列。


和紐西蘭類似狀況的還有冰島。冰島的支柱行業是海洋捕撈,和紐西蘭的產業結構類似,也是依靠少量人口和充分農業供應來支撐經濟。冰島作為北歐國家,與其他北歐已開發國家,如瑞典,丹麥,挪威等文化制度相近,因此也能受到這些兄弟國家的提攜。不過冰島有充沛的地熱能,且地理位置比較緊要,因此較紐西蘭來說還是更佔優勢。

豐富的漁業資源足夠養活三十萬冰島人

這種相似文化背景下的集體提攜並不少見。比如我國引進外資初期主要依靠的都是海外華僑的投資,或者是新加坡選擇幫助蘇州設立工業園區等等。不過中國的體量太大,並不存在哪個海外實體有能力通過提攜的方式將中國拉入已開發國家水平。

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


和紐西蘭相比,澳洲的發展在兄弟國家提攜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擁有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因此依靠出口資源和相對平均的分配製度,就能讓本國人獲得很高的收入。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澳洲的人均收入比紐西蘭高上一大截。

澳洲-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5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6

作者:Yookie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459862070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有幾點原因。

第一,這兩個國家在英國人沒登陸前原住民人數很少,所以在英國人登陸後的很短時間內,來自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英國人迅速成為社會主流人口,全套轉移英國的社會體系。同時和英國做內循環,產出自然資源,農業,英國則輸出工業品或把工廠轉移到澳洲(當時紐西蘭屬於澳洲).而當時英國的製造業水平屬於世界頂級,所以澳洲曾經是具備非常強大的工業水平。快速增長的工業人口發展迅速帶來了頂級的基礎建設。這也可以視作當時英國本土內卷大幅度鼓勵老百姓移民去殖民地尋求機會。

第二,英聯邦體系內循環,使得澳洲紐西蘭的產品在全球有很大的市場,並且作為移民國家可以源源不斷吸收新的勞動力,在大英帝國時期,英聯邦成員國互相免簽。

第三,地理位置,地處南太平洋。完美的躲過了兩次大戰,在母國英國衰落的今天甚至完成了人均反超,其中澳洲更是大幅度反超,貼近於美國。

第四,也正是最關鍵的幾次戰爭,作為英美的大後方迅速為英美提供必要的戰爭資源實現經濟快速增長。三次戰爭分別是一戰二戰以及韓戰。其中紐西蘭在踏入50年代曾大規模出口了羊毛和蔬菜為韓戰提供物資,也就是那段期間的快速增長使得紐西蘭的收入踏入當時已開發國家的行列。類似於日本戰後的快速復甦得益於韓戰。

5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6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人種因素

有的觀點認為,是英國殖民比西班牙更文明,但是英國的殖民地多了去了,緬甸,印度,也曾是英國殖民地

有的觀點認為,是自然條件更優越,其實南非的自然條件也很優越,怎麼黑人上台就破敗了呢

有的觀點認為,資源多,人口少是原因,中東王爺國那麼多,21世紀了還玩絕對君主制呢

有的觀點認為,是宗教原因,菲律賓也是基督教國家,也沒發展起來

綜上,只能得出結論,就是人種問題,如果是澳洲原住民佔主體,現在也成不了已開發國家



作者:徐圖圖不感冒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934500703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6

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被稱為教員者有一句話還是有道理的,人是第一因素。

先進的體制,先進的生產力,健全的法制,良好的發展環境等等,才是成為已開發國家的重要因素。

有人總是渲染什麼,已開發國家都是靠侵略發達的。澳洲和紐西蘭侵略過他國嗎?

而最擅長侵略的羅剎,至今也沒有發達。韓國、新加坡沒有侵略過他國,是已開發國家。而韓國北面的,曾經發動過侵韓戰爭,與韓國處於同一地平線上,韓國發達了,它輪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



作者:鐵樹朱蕉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8964136046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7

東尼大木:


包括加拿大也算進來就一個原因,地多人少,再加上有點大英科技文化的底子,就是一群囚犯放那也餓不死,澳洲:你別說,我們還真就是囚犯

5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7

作者:倬彼昊天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426945080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因為在貿易當中通過商業間諜狠狠地宰了中國一道,在中國基礎建設高峰期鐵礦石價格居高不下。

澳洲製造業和科技產業那是幾十年毫無長進,已經到了可以放心進口中國汽車的地步。

澳洲的人均GDP從不到兩萬美元,一直暴漲到接近七萬美元,可不就是靠的出口資源價格暴漲嘛。

5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7

已開發國家並不是gdp漲多少以及全世界經濟總量排第幾。而是人民生活的提升和社會福利的提高,某些人討論的體質問題無非是通過不一樣的誰會規則逼迫管理者來提升福利待遇以此來提高人民生活滿意度。

自由民主無非是增加每個人的監督權,但是有些人不想被監督也不想提升社會福利,所以無法成為已開發國家。。。西方社會無非是監督方式不一樣,他們的僕人需要做這些才能繼續做下去,我們這邊做不做都不怕



作者:我是你的上好佳啊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895698846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7

人家跟咱不一樣。人家是空降部隊。跟玩紅警一樣的打造自己的國家。而且下面有奴隸,後面有英國/美國大大,出門還可以假裝英國/美國人賣東西。

很多試錯都省略了,系統直接來英國的,跟美國英國都是表兄弟。

你想想如果你大哥是當地市委書記,二哥是警察局局長,你覺得你能混的有多差?

哈哈



作者:東海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676493757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8


William Xu:


這裡的土澳往上數三代,60%+都和大英沾親帶故

6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8

澳洲國土面積760多萬平方公里,才2000多萬人口,即便再過七八年,中國國內蓄積的鋼材量能滿足國內循環,導致澳洲鐵礦石出口量下降也對其影響不大。

因為只要放開移民限額,每年接受100萬外來移民,這些新移民轉移的財富量就足夠拉動澳洲經濟了,畢竟這是10億級富人--北極鲶魚都要跑來的好地方。

雖然再過幾年,中國去澳洲留學的學生也會減少,但印度、東南亞的學生很快就會填補這些份額。



作者:仙女星系觀察員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473230813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