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77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位置这么偏远,却能成为发达国家?
5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6

作者:潇司令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44443033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澳新两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并不完全一样,不过有一部分重叠。

新西兰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主要其实就是和兄弟国家(主要是美国)同文同种的文化亲近感和制度相近的便利,以及人口稀少的因素。

英语圈各国,以美国为龙头,相互协作发展

新西兰的土地并不肥沃,山地不少,气候也没有很优越,但人口稀少。和日本面积相近,却只有五百万人口,因此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畜牧业。依靠英国留下的较为稳定的政体和较为平均的分配制度,新西兰作为农业出口大国还是可以活的比较滋润的,大概能超过智利这样的拉美文化国家,达到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新西兰的山地和草地

但英语圈国家里有美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掌握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人才体系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作为同文同种且制度相近的国家,新西兰天然就会受美国的巨大影响。尽管美国外溢出的资源对美国本身来说微不足道,但已经足以让新西兰体量的国家收益匪浅。美国外溢的资金和人才会涌入新西兰有前景的初创公司和产业。例如在新西兰创办的发射公司“火箭实验室”,利用美国投资者充沛的资金,发射场建在新西兰,而研发部门则在两国都有设立。最终火箭实验室成为业界领先的卫星发射企业。

横跨新美两国的发射公司“火箭实验室”研制的电子号,从新西兰北岛的发射场发射

而新西兰人在感觉舞台狭小时也总可以去美国打拼。事实上新西兰的许多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往往会选择前往美国打拼,在中年或老年时再回到家乡。

可以说美国的存在将所有其他英语国家的优势都拔高了一节,在新西兰身上尤其明显。没有美国英国这些发达国家前辈的提携,以新西兰目前自身的条件没有可能跻身高度发达国家的行列。


和新西兰类似状况的还有冰岛。冰岛的支柱行业是海洋捕捞,和新西兰的产业结构类似,也是依靠少量人口和充分农业供应来支撑经济。冰岛作为北欧国家,与其他北欧发达国家,如瑞典,丹麦,挪威等文化制度相近,因此也能受到这些兄弟国家的提携。不过冰岛有充沛的地热能,且地理位置比较紧要,因此较新西兰来说还是更占优势。

丰富的渔业资源足够养活三十万冰岛人

这种相似文化背景下的集体提携并不少见。比如我国引进外资初期主要依靠的都是海外华侨的投资,或者是新加坡选择帮助苏州设立工业园区等等。不过中国的体量太大,并不存在哪个海外实体有能力通过提携的方式将中国拉入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


和新西兰相比,澳大利亚的发展在兄弟国家提携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它拥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依靠出口资源和相对平均的分配制度,就能让本国人获得很高的收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澳大利亚的人均收入比新西兰高上一大截。

澳大利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5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6

作者:Yooki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45986207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几点原因。

第一,这两个国家在英国人没登陆前原住民人数很少,所以在英国人登陆后的很短时间内,来自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人迅速成为社会主流人口,全套转移英国的社会体系。同时和英国做内循环,产出自然资源,农业,英国则输出工业品或把工厂转移到澳洲(当时新西兰属于澳洲).而当时英国的制造业水平属于世界顶级,所以澳洲曾经是具备非常强大的工业水平。快速增长的工业人口发展迅速带来了顶级的基础建设。这也可以视作当时英国本土内卷大幅度鼓励老百姓移民去殖民地寻求机会。

第二,英联邦体系内循环,使得澳洲新西兰的产品在全球有很大的市场,并且作为移民国家可以源源不断吸收新的劳动力,在大英帝国时期,英联邦成员国互相免签。

第三,地理位置,地处南太平洋。完美的躲过了两次大战,在母国英国衰落的今天甚至完成了人均反超,其中澳洲更是大幅度反超,贴近于美国。

第四,也正是最关键的几次战争,作为英美的大后方迅速为英美提供必要的战争资源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三次战争分别是一战二战以及朝鲜战争。其中新西兰在踏入50年代曾大规模出口了羊毛和蔬菜为朝鲜战争提供物资,也就是那段期间的快速增长使得新西兰的收入踏入当时发达国家的行列。类似于日本战后的快速复苏得益于朝鲜战争。

5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6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人种因素

有的观点认为,是英国殖民比西班牙更文明,但是英国的殖民地多了去了,缅甸,印度,也曾是英国殖民地

有的观点认为,是自然条件更优越,其实南非的自然条件也很优越,怎么黑人上台就破败了呢

有的观点认为,资源多,人口少是原因,中东王爷国那么多,21世纪了还玩绝对君主制呢

有的观点认为,是宗教原因,菲律宾也是基督教国家,也没发展起来

综上,只能得出结论,就是人种问题,如果是澳大利亚原住民占主体,现在也成不了发达国家



作者:徐图图不感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93450070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5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6

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被称为教员者有一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人是第一因素。

先进的体制,先进的生产力,健全的法制,良好的发展环境等等,才是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

有人总是渲染什么,发达国家都是靠侵略发达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侵略过他国吗?

而最擅长侵略的罗刹,至今也没有发达。韩国、新加坡没有侵略过他国,是发达国家。而韩国北面的,曾经发动过侵韩战争,与韩国处于同一地平线上,韩国发达了,它轮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作者:铁树朱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896413604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5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7

东尼大木:


包括加拿大也算进来就一个原因,地多人少,再加上有点大英科技文化的底子,就是一群囚犯放那也饿不死,澳大利亚:你别说,我们还真就是囚犯

5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7

作者:倬彼昊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42694508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在贸易当中通过商业间谍狠狠地宰了中国一道,在中国基础建设高峰期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

澳大利亚制造业和科技产业那是几十年毫无长进,已经到了可以放心进口中国汽车的地步。

澳大利亚的人均GDP从不到两万美元,一直暴涨到接近七万美元,可不就是靠的出口资源价格暴涨嘛。

5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7

发达国家并不是gdp涨多少以及全世界经济总量排第几。而是人民生活的提升和社会福利的提高,某些人讨论的体质问题无非是通过不一样的谁会规则逼迫管理者来提升福利待遇以此来提高人民生活满意度。

自由民主无非是增加每个人的监督权,但是有些人不想被监督也不想提升社会福利,所以无法成为发达国家。。。西方社会无非是监督方式不一样,他们的仆人需要做这些才能继续做下去,我们这边做不做都不怕



作者:我是你的上好佳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895698846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5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7

人家跟咱不一样。人家是空降部队。跟玩红警一样的打造自己的国家。而且下面有奴隶,后面有英国/美国大大,出门还可以假装英国/美国人卖东西。

很多试错都省略了,系统直接来英国的,跟美国英国都是表兄弟。

你想想如果你大哥是当地市委书记,二哥是警察局局长,你觉得你能混的有多差?

哈哈



作者:东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676493757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5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8


William Xu:


这里的土澳往上数三代,60%+都和大英沾亲带故

6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30 22:28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0多万平方公里,才2000多万人口,即便再过七八年,中国国内蓄积的钢材量能满足国内循环,导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量下降也对其影响不大。

因为只要放开移民限额,每年接受100万外来移民,这些新移民转移的财富量就足够拉动澳洲经济了,毕竟这是10亿级富人--北极鲶鱼都要跑来的好地方。

虽然再过几年,中国去澳洲留学的学生也会减少,但印度、东南亚的学生很快就会填补这些份额。



作者:仙女星系观察员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547323081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