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占鰲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535749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區介紹來源:自主選拔在線網
摘要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區將於2022年投入使用。計劃於2022年9月正式開學,首階段(2022年-2027年)將培養4000名研究生;未來5年內將在全球招聘400名專職教師,博士後研究人員規劃為200人,行政管理和教輔人員800人。
根據廣東教育考試院消息,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區將於2022年投入使用。計劃於2022年9月正式開學,首階段(2022年-2027年)將培養4000名研究生;未來5年內將在全球招聘400名專職教師,博士後研究人員規劃為200人,行政管理和教輔人員800人。為了方便大家進一步了解這所高校,自主選拔在線團隊為大家整理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把!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簡稱港科大(廣州))以其融合的學科架構,與港科大清水灣校園的深厚學科根基相輔相成,提供與香港校園相同質量和標準的教學和學習環境,展示港科大重塑未來教育模式的理想與抱負。

港科大改變未來的願景與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戰略性樞紐的發展規劃方向無縫契合,將源源不斷催生來自香港、澳門、以及廣東省九個不同城市的綜合型人才。港科大(廣州)將有助於加強知識轉移,有利於香港藉助內地強大的供應鏈網絡,彌補本港高端創科產業的不足。
為達成此願景,2018年港科大、廣州市人民政府及廣州大學簽署三方協議,於2019年獲批在廣州市南沙區共同籌建港科大(廣州)。

校區佔地1.1平方公里,毗鄰廣深港高速鐵路的慶盛站
,交通便利,從慶盛站到香港西九龍火車站只需30分鐘。
港科大一體 雙校互補
港科大兩個校區(香港清水灣、廣州南沙
)通過「港科大一體」的系統,實現學術雙軌發展,有效地共同促進以好奇心驅動及使命感激發的學術研究,同時雙校互補共長,學位課程不重迭。兩校各自作為獨立法人,財務自主,奉行互不補貼的原則。

在「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的理念下,兩校具備互補的學術框架,提供錯位發展的學位課程。兩校校園設施得以增加、更新,課程及中央研究設施互為開放。
兩校一方面互相尊重各自獨立法人的地位,保持財務自主;另一方面鼓勵彼此的老師積極探索合作,並共同指導學生,學生也可同時修讀兩校提供的學位課程。

兩地的師生可以在更廣闊的學術框架下,自由選擇研究及學習課題,並獲得更靈活、更好的支持。
港科大將藉此鞏固作為國際領先學府的地位,師生可按自身興趣和志向,找到最有利的空間發揮所長, 盡展潛能。
教學模式及語言
港科大(廣州)學術框架的核心,是探索為導向融合學科主動學習模式,通過糅合以探究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體驗式學習,培養未來領袖和科技企業家。
港科大(廣州)的研究生將開展涉及多個學科的研究,並進行不同層次的協作以找到問題所在,通過不同學科知識的融合來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相信通過項目式學習的方式進行團隊合作,有利於加強學生融合學科知識以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港科大(廣州)所有研究生都必須從以下兩門採用項目式學習方式的核心課程中選一修讀:
> 融合學科研究方法(2個學分)
讓學生通過不同方法來對現實案例進行定量及定性分析。
> 融合學科設計思維(2個學分)
讓學生以用戶協同的設計方式,創造出能兼顧利益相關者及產品功能的產品設計方案。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學術背景在這兩門課程中進行選擇。在修讀其所屬樞紐
的核心課程之外,同時須選修至少一門屬於其他三個樞紐的核心課程。

港科大(廣州)推出的課程原則上將不會重複清水灣校園的現有課程,在這種融合學科的新型教學模式下,港科大(廣州)的課程將更加關注於融合學科的課題,學生也可以修讀清水灣
校園的課程達到互補互足的效果。
為培養學生在全球化競爭中成為跨文化的領導者,港科大(廣州)將以英語為基本工作語言和教學語言。
課程類型、學制及費用
港科大(廣州)目前只提供研究型碩士(MPhil)及博士(PhD)課程。
> 學制:
·碩士:2年
·博士:3年(有相關碩士學位)
·博士:4年(無相關碩士學位)
> 學費:
·$42,100.00 港幣/年
> 住宿:
·港科大(廣州)為學生提供住宿,具體費用待定。
先導計劃
> 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生院:
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生院 ( FYTGS, 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生院) 是全校範圍內的辦公室,負責監督研究生 (PG) 教育的整個行政範圍。它與 Hubs and Thrusts 合作,在全球範圍內招募最優秀的學生加入我們的項目。

> 課程選擇:
申請人將在 4 個中心(FUNCTION HUB、INFORMATION HUB、SYSTEMS HUB、SOCIETY HUB)找到全面的課程選擇。在廣州先導計劃
下,學生將發現在不同的重點領域設計的使命鼓勵計劃,以應對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挑戰和機遇。為了進行跨學科研究,學生由兩名共同導師監督,他們是不同專業領域的頂尖研究人員。
·先進材料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Advanced Materials
·微電子學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Microelectronics
·可持續能源與環境
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Sustainabl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地球、海洋和大氣科學
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Earth, Ocean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人工智能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數據科學與分析
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Data Science and Analytics
·計算媒體與藝術
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Computational Media and Arts
·物聯網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Internet of Things
·城市治理與設計
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Urban Governance and Design
·創新、政策和創業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Innovation, Policy and Entrepreneurship
·金融技術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Financial Technology
·MBA+(待批准)
MBA+(pending approval for introduction)
·智能製造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Smart Manufacturing
·機械人和自主系統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Robotics andAutonomous Systems
·智能交通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生物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博士
MPhil/PhD in BioscienceandBiomedical Engineering
申請要求
> 一般要求:
獲得認可的學士學位(碩博同樣)。
> 英語要求:
·托福 - 基於互聯網的考試 (iBT):80(一次分數);或
·托福 - 紙考(pBT):550;或
·托福 - 修改後的紙筆考試:60(閱讀、聽力和寫作部分的總分);或
·雅思:總分:6.5(小分不低於5.5);或
·其他:本科階段為全英文教學;或
·托福 - iBT家庭版(因疫情):80(一次分數);或
·雅思 - Indicator (因疫情):6.5(小分不低於5.5);或
·多鄰國
英語測試(因疫情):105 分。
聲明:本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由自主選拔在線團隊(微信公眾號:zizzsw)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管理員刪除。
轉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