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93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大量網友羨慕日本高中生活,日本高中真有那麼好嗎?
41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0 19:34

從愛爾蘭到契丹:


黑曼巴精神入腦,太想去達利園上班了

42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0 19:37


魚擺擺:


沒在日本讀過高中。國內讀縣中的時候,高三班有人談戀愛被請家長,後面男的跳塘淹死了,學校賠了不少錢吧,塘也填了。日本這邊經常看到高中生手挽手的,倆人加起來可能都沒我年紀大,而我還是個單身狗。

43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0 19:37

是的。但為什麼呢?因為日本斷根斷的更早

什麼根?法內儒外的根

所謂船小好調頭,形容的就是日本這種小國寡民的附屬國,誰強我就學誰,反正沒有宗主國的制度壓力。

而正是掉頭掉的早,擺脫了儒法束縛,對個人和社會環境都是一次解放,這種解放領先我們幾十年,所以社會環境會更包容開放,對高中「人」的人性和人格更在乎一點,而不是像國內作為工具和礦物一樣對待,同時還有儒法的背景,治安和秩序也非常棒。

正因此,可以說是既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又有美歐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制度優勢和人權保障,是不二的移民寶地

當然,上述判斷僅限於有錢人



作者:朝夕之思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4989089612/answer/12760557640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4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0 19:37

lrev冄:



咋說呢····卷不起來,真的卷不起來~~

日本有個概念[難關大學],大體類似國內985到中流211層次吧,找工作基本不會被學校層次拖累了(科研或極少數特殊崗位除外)。這些大學如果不挑專業需要偏差值60左右,大概是所有學生里的前17%層次。類比到國內相當於中等水平的學校一個班1/3的人能考上985/211(考慮到中考分流)。

另外日本最頂尖的東大門檻偏差值也就68,69的樣子(前3%)。類比到國內起來大概就是中等水平的學校一個班五十人前的三名分數線到清北。對天分一般的學生確實有一定難度,但對比較聰明的學生壓力好像也不算特別大。本人出身江蘇某人口過百萬的大縣,全縣一年出一兩個清北,偶爾有掛零的時候,所以日本考入東大算優秀但也沒難到遙不可及和國內縣城考入清北難度上差兩個數量級。

綜上所述日本高中的環境確實非常難捲起來,也沒啥卷的必要。看這邊中學生的生活狀態再想想我當年早五晚十的高正生活真的羨慕到牙痒痒啊········累死累活也就罷了,能多學點東西也行啊,但最後天天十幾小時累死累活大部分時間都在低水平知識上不停重複訓練,真的離譜。

另外關於經常被國人念叨的補習班說幾句個人體會。如果想上醫學院或東大京大對天分一般的學生來說補習班是需要的,和國內清北的萬里挑一不同,東大也就百里挑一的程度,適合的備考方式+個人努力頂尖學府希望比較大,感覺這部分學生是日本最累的了。如果只是想上個相當於中流985層次的學校補習班更多是幫學生提高效率節省時間,比如小學到高二課外時間都在混社團打遊戲,偏差值50出頭,到高三才衝刺想上個還可以的國公立。 有補習班幫助可以高三才開始努力,沒錢的孩子則高一高二就要開始努力來補上短板。但如果像國內焦慮中產那樣幼兒園就開始努力,好吧你再怎麼窮只要不是智力有缺陷到哪裡都是嘎嘎亂殺好學校補習班貼錢都求著你去。


45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0 19:41

武知我道:


求不得

在我的認知中,大部分人類只會對條件不如自己的同類抱以同情或鄙夷;對條件超越自己的同類抱以羨慕或嫉妒。

46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0 19:41


萊爾迪蘭提:


知道高中畢業後多少外國人羨慕中國人嗎?

47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0 19:41

supersky:


我上高中時可羨慕了。

看著動畫片里高中生們的精彩人生, 不羨慕才怪。

不過現實中也就那樣,在我看來最大的好處也就是不卷,課外生活豐富些。僅此而已了,別把動畫片當真了

48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0 19:42

作者:之乎者six柒零肆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4989089612/answer/12723287773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了我國令人窒息的中小學生「廁所社交」,我才知道為什麼好學生會被送到精神病院[轉貼]

一、全國政協委員李國華,近日關於「小學生廁所社交」現象的披露,火上了熱搜。何為廁所社交?課間十分鐘,孩子們走不進操場,不能在走道里停留,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被逼無奈之下,孩子們只能躲進廁所里社交、放鬆。

來自海淀的媽媽小林說,兒子的很多朋友都是在廁所結識的。班級里不讓說話,他們就約著同學一起上廁所,在裡面聊天,玩遊戲,還偷偷吃零食。一群小學生,躲在髒亂、充滿異味的廁所,聊天、玩耍、吃零食,想想都令人窒息。不僅小學,不少初高中的主要活動場所也是廁所。高二女生徐涵自曝,上初中那會,無論上課或下課,班主任都會坐在教室後邊「全天候」盯著。課間十分鐘誰都不許說話,必須保持安靜,想上廁所了才能離開座位。因為「廁所社交」,三年下來,徐涵只交到兩個朋友,分別是同桌,以及同桌對桌。上了高中,課間終於自由一些,但要是「運氣不好」趕上老師拖堂,就連10分鐘的喘息時間都沒有。

誰能想到,如今的孩子,生活條件比咱們那代好上許多,住在上百萬甚至千萬的學區房裡。但每天一點自由都沒有,最開心快樂的地方竟是在廁所。想起浙大教授沈華清說過的一段話:
「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是關在籠子里養大的。幼兒園是籠子、小學初中是籠子、高中更是個籠子。到頭來,父母還責怪他怎麼不會飛。」
在籠子裡面養孩子,似乎成了當下教育的現狀。
二、前不久,一位媽媽曬出一份寒假計劃表。
孩子從早晨七點半起床,到深夜十點鐘入睡,十幾個小時,除了吃飯,幾乎沒有休息時間。除了要學習語數外,這個孩子還要學習編程、奧數、小提琴……

滿滿當當的課程安排,簡直令人窒息。當今的孩子,被關在籠子里,活得太壓抑了。李玫瑾教授曾對女兒這一代的幸福生活表示羨慕。沒想到,女兒卻說:「是我們羨慕你們才對,你們太幸福了。」李教授不解地問:「為什麼?」女兒回答:

你們大人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每天早上7點10分坐到教室,要坐到下午五點半,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十一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連周六周日都被你們占上!

李教授聽了很震驚,感慨道:「人不瘋才怪呢!」

想起電影《陽光普照》中,大兒子阿豪品學兼優,高大帥氣,是典型「別人家的孩子」。就是這樣一個如陽光般耀眼的少年,在某個極其普通的夜晚,整理好房間,從窗邊一躍而下,自殺了。原來,阿豪看似光鮮亮麗,實際就像一台裝在「籠子」里的擺件。他每天按部就班地上學、學習,沒有自己的喜好,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毫無生命力。父親曾把自己視為寶貝的筆記本送給他,上面赫然寫著「把握時間,掌握方向」。

但阿豪至死也沒在筆記本上寫過一個字,因為他的全部時間都貢獻給了學習,根本沒有空間留給自己。因此,在他考醫學院失敗後,他的人生一下子就崩塌了,只能用死亡把自己封印在了最好的年華。一個孩子要健康、快樂地長大,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連結。與同伴的連結,與自然的連結,萬事萬物的連結。這些連結既是他們價值感的來源,也是情緒和壓力的發泄出口。可是,如果孩子的世界沒有娛樂,沒有自由,只剩下停不下來的學習和擺脫不掉的壓力,他們身心發展會受到嚴重阻礙。最後我們的孩子,就只能在無盡的痛苦和壓抑中,耗光生命的活力。 在籠子里養孩子,不瘋、不病、不成魔才怪。

三、《2022國民抑鬱症藍皮書》中,有一組數據令人觸目驚心:我國18歲以下抑鬱症患者佔總人數的30.28%。在抑鬱症患者群體中,50%的抑鬱症患者為在校學生,41%曾因抑鬱休學。

前段時間,兒童精神科醫生林紅,在接受三聯生活周刊採訪時說:開學一個多月後,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兒童精神科就已人滿為患。

旁邊的等待椅上,坐滿了年紀尚小,卻雙目無神的孩子們。這裡面,絕大多數的孩子都來自各個名校,有很多都是周圍人眼裡的學霸。心理專家陳瑜曾在《不被理解的少年》中寫過一個真實案例:女孩蓁蓁在一所全國重點高中讀書,還是文科重點班。她從小就是個特別自律的孩子,甚至到了病態的程度。「如果看到別人在學習,看書或者做題,而我沒有,心裡就會慌張。」小學一年級開始,蓁蓁就開始做計劃表,將自己的日程精確到每個小時。高中學校管得很松,但同學們為了分數,會不由自主地「卷」起來。有次放假,蓁蓁每天早上4點就起來,學到晚上12點才睡,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半個月。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蓁蓁竟然甘之如飴——那是一種偷學的竊喜。儘管如此,父母還是不滿意,他們希望她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努力。結果到了高三,蓁蓁的情緒越來越難以控制,壓力上頭時,拿筆都在手抖。最後,醫院診斷結果為:重度焦慮和強迫症,有比較嚴重的軀體化表現,還伴有中度雙相情感障礙。

可怕的是,在蓁蓁所在的重點班,像她這樣的孩子並不在少數。一個班級45人,有將近10個同學有心理問題,或者身體狀態差,沒辦法承受學習的負擔,最後只能休學。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先生說過:當一個池塘的水出了問題,池塘的魚再怎麼長都可能會出現問題。被困在籠子里的孩子,永遠生不出強健的身體和堅韌的靈魂。一根輕飄飄的稻草,就能把孩子打倒在地;一場稍微滂沱的風雨,就能把孩子徹底擊潰。


49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0 19:48

Eradica:


我也想讓後代過上舒舒服服的日子。

有人說地球資源承受不住?

那就讓別人給我家孩子騰位置唄。

50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0 19:51

給這個問題下的一個高贊回答補充一下中國的數據:

浙江某二三線城市的薪資和房價水平(我老家)

藍領:每天12小時工作起步,每個月休息2天,月薪6000屬於高工資。

純體制外白領:月薪4000基本封頂

月薪想上1W+,甚至8000+,基本只能和體制掛鉤,要麼是體制的一份子,要麼所在的公司和體制沾親帶故,和體製做生意。

某房產平台顯示的本地房子均價:1.7W左右每平米。

按照體制外藍領月薪6000計算,要買88平的房子,需要工作最少20年。

而按照高贊的數據,年薪400W的日本中下水平的打工人,購買一套建築面積88平的房子,需要6.25年。

房價收入比遠低於我國的同時,絕大部分日本學生還不需要卷生卷死,簡單的對一下賬後,日本學生被羨慕很正常



作者:鹹魚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4989089612/answer/12795712817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