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重周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84362/answer/87334281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日本女人不用工作都是全職主婦
這種認知如果放在幾十年前,基本上沒錯。
20年來,尤其是安倍政府上台的這幾年裡,為了解決日本經濟轉暖背景下的勞動力不足,大力推進婦女就業,導致日本的雙職工家庭基本成了35歲以下人口的主流。
給大家看幾組數字。
根據日本政府2015年的普查結果,雙職工家庭佔到總家庭數的六成以上。
我所在的某大手財閥日企,幾千員工中雙職工家庭佔40歲以下員工家庭的百分之98。而40歲以上的員工家庭只有不到百分之15是雙職工家庭。
在東京大阪等大城市,這種家庭分工的轉變尤為突出。
島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第一
現今日本年輕男人的收入普遍比父輩們低,一個人養不活全家。
也就是說,相對於1980年代經濟增長期,日企職工的收入是呈現整體下滑趨勢。並且出現大批沒有終身僱用保證的非正規就業人員。這些人的收入通常就算一時較高,也缺乏穩定性。
因此一個家庭里僅靠年輕男人,在大城市昂貴的房租房價下,沒有孩子也很難維持兩個人的基本生活。如果再加一個孩子,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在這種情況下,女人工作不僅僅是賺一份錢,更是像為一個家庭上一份保險。在終身僱用開始逐漸被廢除的日本,萬一男人被辭退了,有工作的女人就是一道最有力的保障。
第二
政府大力扶持女性就業。
扶持1 不斷完善並加長有工作的婦女在生育期的帶薪育兒假福利政策
目前,根據最新政策,可以休育兒假到寶寶2歲。所有用人單位不得在此期間辭退該休假女員工。且休假期間可以每月拿到工資的一半以上。
有的用人單位,甚至把育兒假延長到最大四年。
育兒假內懷孕,產後育兒假開始時期可以重新計算。你要一直懷孕,就一直可以保留職位生下去。休息六年生四個的例子也存在。
扶持2 不斷擴大保育院的數目和規模
日本的保育院主要針對雙職工家庭,最快寶寶滿八周就可以送去讓保育院照看了。保育院監管嚴格,老師必須要通過國家資格考試,一歲之前一個老師最多看3個娃,一歲到兩歲一個老師最多看四個。同時配套營養師護士緊急醫生等。費用根據家庭年收入決定,單親符合條件還免費,再窮都上得起保育園。
也就是說,讓寶媽們有個安心的地方可以放娃,自己回歸職場。
扶持3 最近五年,職場的女性人數比例,管理層的女性人數比,公司董事會高層是否有女性 都是政府評估衡量一個企業的重要指標。
因此,目前日本職場中甚至出現表現相同的情況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晉陞的現象。
政府評估企業究竟會對日本企業產生什麼影響呢。太多了。從校園招聘到銀行貸款,都是要被這種評估所影響,也是企業形象的一種象徵。所以沒有企業會逆流而上違背大趨勢。
第三
日本女性渴望實現自我價值的思想覺醒
過去衡量一個日本女性,基本看她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老公背景,孩子學習成績。
高學歷的日本女性是為家庭服務的,取得學歷主要目的是為了教育出更出色的下一代。
現代日本女性,被衡量的除了學歷家世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項目-事業。也就是工作和收入。單身女性中,哪怕不漂亮,擁有一份大企業的職位同樣可以吸引到優質男生。相反隨著離婚率的攀升,一個女人的老公有什麼背景反倒不那麼被看重了。
日本生育率持續下跌也在於此,女人們忙著賺錢,賺了錢去玩去喝酒去買口紅,也就沒人想著給男人生孩子了。
(評論區有人非要說日本生育率沒有下跌。真不知道爭論這個有何意義。大趨勢就是下跌,況且每年出生人口都在減少。有點偏題,我附上圖,大家自行感覺一下日本女人是不是很喜歡生孩子。)

以上三點論證 日本婦女們其實早就頂著半邊天,島國才是隱形的職業婦女大國。
如果你想了解更真實的島國生活,更多的日本職場潛規則,
請搜索「Tokyo stories」 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東京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