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leelee:
原因很多,一個重要原因是,家底厚,真的厚,就硬扛。
我從小開始有印象的新聞有,日本失去了10年,失去了20年,到現在30年。
但你查查會發現,日本1994那會人均GDP就4萬美刀,那可是1994年美金啊。
我們2019年才突破1萬美刀。30年後還不如人家當年一半。
另外,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 世界上最大的養老基金,2022年總規模是1.5萬億美元。
而全國社保基金資產總額截至2023末是3萬億人民幣。
和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差不多。
另外,日本對個人基本沒有什麼外匯管制。
喜歡理財的人可能都聽過渡邊太太的理財法門。
在失去的這幾十年里,日本利率是0甚至負,雖然國內投資渠道少,日經長期波瀾不驚,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日本家庭主婦,可以借入低息的日元,進行外匯投資,去海外投資,賺取利差。說直白點就是薅日本政府的羊毛。居然敢薅國家的毛,不可想像。
也就是說,普通人投資的渠道很多,哪裡掙錢去哪裡,管制很少。
不光是普通日本人,那三十年也是日本企業大量出海的三十年。
日元也是在這段時間走向世界開始國際化的,長期量化寬鬆使得日元成本低+外匯管制松
衡量的標準有很多,GDP總量/人均/中位數,消費佔GDP總量,最低收入,勞動時長,生育率,青年就業率,校園營養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