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63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美國人嗜甜如命卻發明了美式咖啡?
41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1

作者:嘉隆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449147512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正是因為美國人嗜甜如命吃不了苦才有的美式咖啡。

土耳其,歐洲喝的咖啡都是很濃的。美國的咖啡就是意式濃縮摻水和稀和淡。所以你在歐洲點美式,人家會上一杯濃縮,一杯清水讓你自己摻在一起。他們摻會髒了他們的手。就像披薩里放菠蘿。螺螄粉里倒牛奶。就是嚯嚯好東西的操作。

美式是只剩酸苦沒了香醇。咖啡豆最後被做成美式算是白死了。

一群崇洋媚外的覺得自己喝個美式多裝13。以為自己很高雅,很懂咖啡。把美式帶火了。

喝美式就像一個人說愛喝茶,喝的什麼茶,康師傅冰紅茶,康師傅綠茶。本來就是美國大老粗紅脖子提神喝的。本來就是受不了咖啡機直接萃取出來的,摻水魔改的東西。一群覺得自己美爹的東西就是高級。顯得自己時尚。

都是東施效顰。什麼星巴克,麥當勞都是人家底層的平常東西。就跟我們早餐吃包子喝豆漿一樣。被一群國內自卑又獻媚的拿來裝13。

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日常都需要咖啡。美式只不過是分量大的咖啡。沒有任何特別。美國是資本主義大本營。美國的資本家給民眾灌輸一些錯誤的思想,價值觀。所以美國人胡吃海喝,底層被各路資本洗腦收割。可樂,重糖碳酸,傷牙又傷血管,在瘋狂宣傳下是全民狂歡,煙草,聘請各路專家證明無害,好萊塢宣傳。各種深加工食品,已經替代了一日三餐。工業品就是飯,不需要自己麻煩做。止痛藥,失眠藥當飯吃。早就把老美的身體整的七葷八素了,不靠咖啡頂著啥都幹不了。(當然敢用更大勁的也有比如麻,冰,粉啥的。不敢用勁大的還不得猛灌咖啡)爆米花超大份,零食超大份,飲料超大份,漢堡超大份,咖啡跟別國相比也是超大份

42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2

比的原理:


誰告訴你美國人不會「往咖啡里瘋狂加料」?所謂美式本來就是一杯黑咖啡上來,自己往裡加料。一般咖啡店都有一個自助加料中心:

飯店裡乾脆直接把糖/奶給你排到每個桌子上。

如上圖,早餐店標配:桌子上擺著糖和奶,自己往裡加。

根據https://www.driveresearch.com/market-research-company-blog/coffee-survey/



只有18%的美國人喝不加料的咖啡(所謂黑咖啡)
77%的美國人加奶
44%的美國人加糖

43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2

過天涯:


你以為,

他們往水裡面加糖?

……

他們直接往糖裡面加水!

(吃固體甜點,用美式解齁)

44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3

作者:Terry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445035230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美式咖啡的出現跟美國人愛不愛吃甜沒有半毛錢關係……

美式咖啡的起源目前比較普遍的說法是這樣的:

首先美式咖啡是相對意式咖啡而言的,意式咖啡的代表就是Espresso,國內翻譯為濃縮咖啡,而美式咖啡可以理解成一種寡淡的,大量加水的咖啡。在意式的做法中,美式咖啡就是Espresso加水,就是這種體現。

在二戰前,美國人是沒有普遍飲品咖啡的習慣的,當時雖然也有咖啡館,美洲也有種植咖啡,但在美國,咖啡仍然是價值比較高的消費品,遠遠沒達到義大利那種,喝咖啡就像我們國人喝豆漿那麼隨意的程度。二戰時期,咖啡則作為戰略物資提供給前線的戰士,因為咖啡本身具有提升興奮的功能,在艱苦的軍隊生活中,這種飲品很快被接受。戰後士兵複員,咖啡也不再由國家供應,但很多人仍然保留了喝咖啡的習慣。咖啡豆不是貴嘛,那買了磨粉,然後用濾袋裝著去煮,你就想像下,茶葉供應不上的時候,人們喝茶那也是加一丟丟茶葉到水壺裡反覆煮,煮到味道都出來了喝。而喝習慣了濃縮咖啡的歐洲人,主要是義大利人,就嘲笑美國人喝的這種咖啡,說就像洗腳水一樣,並把這種咖啡叫做美式咖啡。所以美式咖啡的原本含義,可以大致理解成加水的,寡淡的咖啡。但這個過程,就是當前美國咖啡界主流說法中的,第一波咖啡文化。

(現在有三波咖啡文化的說法,第一波就是上文說的咖啡啟蒙,第二波是意式的推廣,第三波也就是當前所處的,是精品咖啡文化,也有說法說北歐已經掀起了咖啡4.0時代。具體不贅述了,想表達的是,不要忘記這個說法是來自美國SCAA精品咖啡協會,描述的視角是美國的視角,放眼全球的整個咖啡發展歷程的話,三波咖啡文化並不適配)

說了第一波,就多說兩句,第二波咖啡文化的主要推動是星巴克,雖然星巴克在國內是高消費的表現,還有人說是裝B專用。但星巴克本身的發展,確實建立在想把義大利那種優質的咖啡帶到一戰後美國的想法上的,創始人霍華德看到了裡面的巨大商機。於是,他將意式的咖啡館開到了美國,並且通過各種商業手段降低咖啡的價格,將咖啡從高端消費品變成了日常消費品,在這個過程中,他連鎖化企業,標準化名稱和出品,為了獲得穩定的豆源而扶持上游,這一系列的動作,客觀上推動了咖啡的發展。而每次將奢侈品變成常規品,都是誕生商業傳奇的時候,星巴克就是這一波轉變的先驅和最大獲利者。其實國內也是一樣的,我小時候是很少接觸咖啡的,要麼就是速溶,要麼就是那些高端西餐廳里幾十塊錢一杯的咖啡。那時候的幾十塊錢放到現在,可能值個兩三百的消費力了吧。星巴克的到來,雖然他一杯飲品當時也要去到二十多塊錢,但確實降低了接觸咖啡的門檻。隨著星巴克的標準化定義和操作,美式咖啡變成了Espresso加水的固定配方,而美國退役大兵煮咖啡的做法,演變成了現在的滴慮咖啡。


45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5

知乎用戶imk5qZ:


有沒有可能太甜了所以用咖啡中和一下

作為最早吃糖的中國不也發明了大紅袍這種苦味不次於美式的茶嘛

46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5

因為要用來下齁甜的發膩的糕點。

我一直不愛美式,實在要喝也是加奶加到接近拿鐵的口感。一直到有次活動,主辦方提供整桶的星巴克滴濾咖啡,配又大又甜的麥芬,且沒有奶球,我意外發現這樣搭配很解膩,就像國內桂花糕綠豆糕配茶喝。又甜又油又噎的糕餅,咬一口,用清淡無油又有點苦的咖啡順下去,嘴裡剩餘的就是各種風味混合的味道,飽腹又提神。



作者:太陽的光輝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581300535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7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6

陸可水:


我倒是更好奇,誰逆天改掉了冰美式咖啡的定義?害得我現在每次都要備註不要加糖、不要加奶→_→

48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6

分兩部分說吧。

「美式咖啡」有兩種,一種是其他回答說的Caffè americano,是用意式咖啡機,將熱水高壓經過咖啡粉做出一杯濃縮,然後加水。另一種是滴濾咖啡,你在網上能買到的很便宜的下面帶個壺的「全自動咖啡機」做出來的就是這種,跟意式相比就是用時間換壓力,通過較長時間(幾分鐘)的浸泡替代高壓萃取的過程。

第一種是名字叫美式咖啡(下稱粗體美式咖啡),是義大利人發明的。

第二種名字不叫美式咖啡(下稱帶引號的「美式咖啡」),但是因為是美國比較常見的咖啡飲料品種,所以也被我們稱為「美式咖啡」。這種製作方法的原理出現的很早,只是因為流行發展在美國被約定俗成稱為「美式咖啡」了,也不是美國人發明的。

關於瘋狂加料的問題,咖啡只是一種基底飲料,並沒有規定不能加料。美式咖啡不是很了解,「美式咖啡」會直接從咖啡壺原樣倒出來直接給顧客,但是提供「美式咖啡」的地方一般是會有大量自助的糖或者代糖供顧客取用的



作者:合臻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459046876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9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7

宇宙邊緣的大土豆:


水是糖的優秀溶劑

意式咖啡不是

50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8

石佛道海:


因為早期美國人也是窮人。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