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表哥在日本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52170/answer/166350015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什麼不現實的,我用我的經歷告訴你,可以。
曾經的我比你還不如,三流城市三流大學,日語0基礎,沒有一技之長,月入3K,家裡唯一的值錢的資產就是一套縣城十幾萬的老破小。
當時對於剛畢業沒幾年的我,可以用現代的一個詞兒來形容
辣雞中的戰鬥機。
那年我26歲。
雖然除了兜里的幾萬塊存款外一無所有,但我也因此慶幸,家人無力支持,也就意味我無可失去。一無所有,是無奈,也是籌碼。
來日本工作之前我在一家房產中介公司當銷售,每天除了跟幾個同事嬉笑怒罵之外,還要面對客戶的挑刺,運氣不好遇見難纏客戶的時候,甚至客戶指着鼻子罵你的時候,你還要樂呵呵的給人家賠笑,有時候為了開一單,不得不跟一個辦公室的同事明爭暗鬥,每天無休止的加班打電話,月底發工資的時候只有那麼可憐兮兮的三四千塊。
雖然看不到希望,但我不甘心就這樣一輩子,於是我覺定,揣着兜里僅有的存了4年的5萬塊錢,出發去日本。
如今想來我是真的慶幸自己,26歲的自己做了人生中最正確的決定,啟程去日本,然後利用自己來到日本後靠着日本的打工制度,用自己的力量一點一點地完成自己的目標,雖然我已經26歲了,可是我並不畏懼年齡的壓力。因為我知道我們都有自己的時區,不必擔心前途茫茫,我只需要每天進步一點,學好日語,不怕吃苦,我就一定可以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我還記得當時坐在飛機上飛機起飛的那一刻,我的心裡是有多麼的忐忑,面對着未知的世界,我該如何去面對?我是不是會跟以前一樣,在日本成為一名合格的辣雞?是不是還會被別人指着鼻子罵?還是會實現人生的逆風翻盤?掙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實現自己年少時未曾滿足的理想?
我不知道。
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都是充滿着變數,這變數讓人感到興奮和恐懼。
落地日本,交完半年的語言學校學費時,兜里只剩下不到一萬塊,我知道,我如果我不趕緊的找份工作和住房,我就要睡公園翻垃圾桶了。
語言學校推薦的房子太貴,我實在交不起,為了省錢,找房子的時候貨比十家都不止。
租到了便宜但性價比很高的房子,在千葉,我用5.5萬租到了兩室一廳,和同學合租,一人不到3萬。雖然在郊區,但特別安靜安全,離學校也不是很遠。
房東看我們兩個男人住,一個房間沒空調,還給免費裝了新空調。
覺得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賜,一切都感謝我可以在26歲的時候,勇敢做出決定,挑戰未知。
接下來就是找工作了,在這裡慶幸我沒到日本之前,在家裡學了幾個月的日語,有了一口蹩腳且頓挫的日語,我就是拿着我這蹩腳且頓挫的日語,加上我崩豆似的表達能力,加上我不怕死的每個店都闖進去問的狠勁,在我闖進去介紹我自己的第6個店裡,我碰到了一個拉麵店的店長,經過我誠懇的介紹我自己,拉麵店老闆認可了我,並給了我一份工作。
我很幸運,因為我的大膽,我找到了一份工作,時薪970日元。
為什麼要選擇去餐廳呢?因為我分析了我目前的條件
1:不會日語,沒有溝通能力,
2:缺錢,急需找到一份掙錢的工作。
所以這種餐廳的苦力活便成為了我的最優選擇。
當然,我知道,我不可能一直在餐飲店打工,我要把我自己的短板給立馬的補上,必須要努力努力在努力。
我到日本的第一個目標:增強自己的溝通能力。
我要用一年的時間,達到N2以上,用來彌補我的短板。
至少在第一年的時間,我沒必要擔心我語言學校學費的問題,我可以全心全意的去學日語。
這大概就是我目前第一個年頭來的生活狀態,靠着自己的力量,打工存錢,練習口語,省吃儉用,繼續力量。
我就讀的語言學校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都有,有老撾的妹子,因為家裡安排的結婚對象不喜歡,逃婚來到日本,開啟自己的新的人生,有好幾個大學剛畢業為了就業來日本發展的越南同學,也有國內在銀行上班了5年,35歲的大齡年齡,來了語言學校為了考修士的國人。
老撾來的妹子,來了日本後很快到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對象。
越南的同學找到對口的工作,一下子拿到了5年工作簽證,領着比在自己國家多了好幾倍的薪水。
35歲大齡的同學也考上了自己想考的修士。
而我,在30歲而立的年齡時,成功的將簽證轉變為投資經營簽證,開設了在日本的第一家紅娘公司。
我開設這個公司的時候,也是挺意外的,也是藉助了很多國內互聯網上的一些體系 ,最終成就了這家公司。
( 照片就不上了 ,怕被人肉)
雖然現在稍微有點小成就,但我從來沒有因此感到驕傲。
深夜3點的大街,早上5點的拉麵,晚上9點的日語,提起來這些東西,我的腦海中瞬間閃現出很多畫面,
作為一個當年的臭屌絲,走到現在,其中的辛酸,也只有我自己能夠體會。
現在回想起來 ,除了唏噓的感慨之外,還多了一絲的慶幸。
慶幸的是,當初做出了對的選擇,如果當年還留在國內的話,可能我也會有所發展,但也有可能我還是跟以前一樣兒,還有可能現在還在工廠打螺絲。
唏噓的是,回過頭去看看,曾經跟我一樣的普通人,他們混的差的現在還在工廠,混的稍微好點的靠着家裡的關係進了體制內成為一名最基層的公務員。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我從頭到尾都一直堅信。
我知道現在有好多人認為,我只要去了日本,我就可以享受日本人的高工資,高福利待遇。
我覺得這種想法,真的特別的不正確。
日本確實相對於國內有更好的福利和待遇,想賺點快錢的話,可以拿勞動時間去換,但如果你想在日本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的話,你必須要自己想方設法打拚出一片天地。
我在日本認識太多的中國老闆們,他們有的零幾年偷渡過來打黑工的,有的靠乾著研修生的活積累原始資本的,還有的家裡雖有錢但自己還是省吃儉用勤勤懇懇努力掙錢的。
這個世界,真的是,不管你在哪兒,你都需要努力,你才能夠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學問,老話說的不無道理。
個人努力,只能決定你未來發展程度的上限。
而下限是由 所處在的環境、人脈、還有其他的先天條件決定的,也就是咱們老百姓所說的出身。
王健林的孩子、李嘉誠的孩子,他們的下限很高,也就是說,
就算不努力,那他們達到這個成功的程度比你我這樣的老百姓也要高出很多。
講這些只是想告訴大家,對咱們出國工作的人來講,咱們出去改變是咱們的環境,和人脈圈子,是提高了咱們下限。
而同時你個人努力改變的這個上限也非常的重要。
我身邊不乏那些在國內混的不好,但在國外卻混的風生水起,最後自主創業,衣錦還鄉的人。
對有心人來講,在國內混得不好,不是因為能力差,而是因為缺了機遇?
但,出去只是多了機會,而不是結果。
而努力卻是改變結果過程中的重要砝碼。
我深有體會。
我用了6年的時間,從一個日語0基礎赴日工作的小白,到堪堪立足日本,到深度融入日本社會,在到收入翻倍似的增長。
我在想,等我什麼時候拿到永駐了,我的日本之行,也就差不多該知足了。
當然,中間也出了很多意外。
比如公司快倒閉後來又神奇的活過來了,幫助我最多的人居然是日本人。
感慨頗多。
我扯的有點多了。
下面我們回歸正題,讓我來幫你分析一下題主目前遇到的問題。
你到底適合留學/工作?
首先,我們先說留學
上語言學校+專門學校=一筆不菲的開銷。
即使你平時拚命的去打工,但你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你除了能幹一些用體力換區勞動報酬的工作之外,其他的賺錢方式你也不可能做到。
你掙得一些收入,僅僅只是能夠覆蓋到一些日常的生活支出,但學費,你還必須要跟父母要!
這樣子的情況對你的家庭來說,會讓你家的經濟條件更加的學上加霜!
我覺得是不對的。
我覺得你的首要目的是要改善你和你家的經濟情況!
題主提出了兩個方案,1,去上海工作,2,去日本工作。
我們先來分析下去上海工作這條路行不行?
首先,去上海工作,不需要重新學習一門語言,買張火車票就完事兒了。
但,去上海工作,需要重新找工作,需要租房子。考慮到題主是日語專業畢業的學生,要麼做一些日語專業相關的行業,比如跨境電商,要麼轉行。
跨境電商,題主剛畢業,只有基礎的能力,沒有實戰經驗,估計只能拿到上海保底的薪資,轉行的話,從0開始,薪資待遇剛開始肯定是提不上來的。
上海這條路,達不到你改善家庭經濟條件的目的。
那麼去日本呢?
大專/本科畢業,日語N1的能力,可以直接申請人文簽,或者特定技能1號簽證。
你有日語基礎,申請的周期不會太長,短則3個月,最慢不過半年,你就可以到日本。
這個樣子,即使你在日本干最初級的工作,你一個月至少也能到手1W左右。
這樣,可以緩解你和你家庭的經濟壓力!你也可以攢一筆錢,用於將來提升自己。
畢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至於到日本,我們該如何選擇行業和工作呢?
我的建議是,儘可能選擇一些能夠提升你某個技能的職業/工作。不要去干一些工廠流水線之類的賺快錢的工作!
邊賺錢,邊提升自己,是最好的。
加油!祝好!
大家如果對去日本工作有興趣的話,可以私信我,
或者,關注我的公眾號:日本工作二三事,
我把我赴日工作踩過的坑都寫成了一本指南,裡面有中介的坑,日本工作的坑,簽證的坑等。

所有的指南,資料等。都統一的,放在了我的網盤裡面
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去公眾號里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