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una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33373/answer/362360262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月10日,全球兩大科技巨頭——蘋果和華為,時隔6年再次狹路相逢同日舉行發布會。蘋果凌晨剛推出了iPhone 16系列,而當天下午,華為則正面「硬剛」發布了Mate XT三摺疊手機,手機大戰一觸即發。

PART.01 華為VS蘋果,你會選擇誰?
01蘋果:高光時刻,蘋果智能
蘋果發布會以「高光時刻」為名,發布了多款新產品,但最吸引眼球的卻不是iPhone 16,而是被寄予厚望的「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

庫克在發布會上興緻勃勃地介紹了iPhone 16如何圍繞蘋果智能進行設計,不僅強化了Siri的語言理解能力,還讓設備之間實現更緊密的互聯互通。
發布會現場展示了蘋果智能的四種應用場景:撰寫郵件、簡訊、文件及生成表情包,通過文字搜索相應照片視頻,自動歸納各類郵件並生成摘要。

不過,別急著歡呼,雖然名字聽上去高大上,但蘋果智能的多數功能,與市面上常見的AI功能手機沒有顯著差距。
更有趣的是,蘋果智能在中國市場的發布似乎還要等一段時間。蘋果智能的中文版本預計最快明年才能上線,蘋果的「AI夢」要等著「跳票」了。
02 華為:硬體狂飆,但AI在哪?
與此同時,華為則選擇了上「硬實力」。華為此次推出的Mate XT是全球首款三摺疊屏手機。

這款手機最低價格也要19999元!
官方放出數據:預約人數在發布後短短三天內就突破了400萬,還在二手平台被炒到了天價。可以說,華為這波「秀肌肉」的操作非常成功。

展開後的螢幕足足有10.2英寸!簡直就是把平板電腦裝進口袋了。
網友們當然不能放過玩梗的好機會。

▲你瞧這電子摺子,和那古代摺子是不是一回事?

▲蘋果三折屏也申請一戰
不過,讓人好奇的是,華為這次的發布會上,關於AI的創新卻寥寥無幾,僅演示了華為系統搭載的幾個AI功能。
比如AI總結,可以實現左邊原文,右邊摘要,無需來回切換。

▲AI信息顧問
AI翻譯同理,方便跳轉回原文。

▲AI翻譯專家
還有之前存在但沒有宣傳的AI修圖能力

▲AI信息顧問
從目前的發布內容來看,雖然,華為似乎更專註於展示它在硬體上的領先優勢,而非真正的AI技術突破。
但是前幾天在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展示的「榮耀AI智能體」能夠跨平台調用不同APP的能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榮耀的AI智能體的發布還先於蘋果一步。」

▲華為在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
PART.02 實現AI手機未來路還很長?
現在,我們不禁要問: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AI手機?

在這個問題上,蘋果和華為都面臨著技術、市場和法規共同的挑戰。
從技術上看,AI手機需要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數據存儲量。而蘋果還在堅持推出128G的基礎款,顯然無法滿足AI應用的大數據需求。
同時,華為雖然在硬體上有突破,但AI軟體的生態建設似乎並未跟上。這就導致了兩者都沒能給出讓消費者真正滿意的AI手機答案。

同時,蘋果智能想要進入中國市場,支持中文只是第一步。想要打開國內大陸市場,仍繞不開法規政策的要求。中國的法規政策對AI技術的本土化提出了嚴格要求,國內的大模型都需通過審核才能上市,而蘋果智能還將面臨數據跨境傳播和本地化數據處理等問題。

PART.03 中國AI手機的未來:誰能拿出答案?
蘋果和華為的發布會給我們展現了未來手機的一些可能性,那麼,屬於中國用戶的AI手機到底會不會出現?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這個「英雄」可能不是蘋果,也不是華為。
中國本土的科技公司,比如小米、OPPO、vivo等,都在加緊研發AI手機。更有一些初創公司,試圖在這個領域搶佔先機,或許下一個真正的AI手機,會來自於這些敢於創新的小企業。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突破,我們可以期待未來的AI手機不僅僅是工具,而是我們生活的「智能夥伴」。它能夠預測我們的需求、幫助我們做出決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我們完成一些複雜的任務。這才是AI手機應該具備的終極形態。
中國的AI手機夢,或許就在下一個拐角處!
如果想了解更多相關專業知識 ☛☛ 公眾號【中聚AI】
公眾號免米獲取行業報告和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