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2篇帖子。
(轉載知乎)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新的 iPhone 16 發布後,將不會有全球同步的AI功能,你還會繼續購買嗎?
41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1 17:38


塵世美:


國外的ai進不來,如果apple用百度等等的ai,那還不如沒有

42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1 17:39

作者:strive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301732/answer/362129713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連gpt都看不下去了。

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會覺得 App Store 的這種收費模式確實讓我有點不舒服,雖然它看起來離我的日常生活有些遙遠,但實際上對我的消費體驗是有直接影響的。

首先,作為消費者,我們支付的每一筆費用中有30%是直接交給了蘋果,而不是全額給了那些開發這些應用的公司或個人。這意味著,如果我花100塊錢買了一個App,開發者最終只能拿到70塊,剩下的30塊被蘋果拿走了。這讓我不禁思考:為什麼蘋果要抽這麼多錢?這錢最後會不會變成我使用應用時支付更多的價格?

其次,這種收費方式可能也在影響應用的質量。如果開發者收入減少了,他們可能無法投入更多資源去優化應用,或者不得不通過訂閱收費、廣告等方式補足收入。這樣一來,我可能會經常遇到應用內廣告增多、功能收費、體驗變差等問題,作為用戶,這無疑會影響我的使用體驗。

再來,從用戶的角度看,蘋果的服務確實好用。App Store 的應用質量通常比較高,應用審核流程嚴格,確保了我們下載到的應用是安全的、不帶有惡意軟體的。支付系統也簡單、安全,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我很少擔心賬戶被盜或支付安全問題。這些服務和保障確實值錢,但30%的分成是不是有點過高了?

想想其他平台,比如我們在網上買東西的時候,第三方支付平台(像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最多也就抽個0.1%的手續費,跟蘋果的30%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這讓我覺得,作為消費者,我花的每一分錢似乎有一部分是"被強制抽走"了,而這並不是為應用本身買單。

最後,還有一個我比較關心的問題:這種抽成會不會影響到創新?如果小公司和獨立開發者因為這30%的分成無法盈利,甚至生存困難,那麼那些有趣的、創新的小應用可能就越來越少了。大公司可能扛得住這30%,但中小開發者可能因此被壓垮,最終用戶能選擇的好應用也會越來越少。作為一個喜歡嘗試新東西的用戶,這對我來說是挺大的損失。

總的來說,蘋果提供的服務和平台確實讓我們的生活方便、安全了不少,但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我覺得30%的收費有些過高了,最終的負擔還是可能會轉嫁到我們消費者身上,讓我們付出更多的錢或者忍受應用體驗的降低。希望蘋果能在保障服務質量的同時,考慮一下開發者和消費者的感受,調整一下這個比例。


43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1 17:39

帥爸爸:


海外版被青睞度會小幅提升。大多數iPhone老用戶也還是會慣性升級。

44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1 17:39

小粥鍋:


中國的ai不把你的隱私賣光就不錯了。

45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1 17:39

LIGHTIC:


什麼時候能用什麼時候買,不能用ai的新iPhone有什麼是新的?

46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1 17:41

hahaha:


當然不買,這麼便宜哪有兩三萬的化為奏摺屏好使

47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1 17:41

高大全:


這個要看蘋果的AI怎麼收費,一個月收你20刀,那還是趕緊算了。

48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1 17:41

DADA:


蘋果有什麼自主的AI讓你不得不用嗎?

根本就沒有。

所以AI跟買不買蘋果根本沒關係。

完全是杞人憂天。

49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1 17:41

作者:星荷AI黑板報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301732/answer/36189208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句話吸睛:沒有AI功能的iPhone 16,還值得買嗎?或者說,國行用戶真的還需要Apple的AI嗎?

每年的iPhone發布,似乎都能引起全球的關注與討論。隨著iPhone 16的發布,大家期待的AI功能卻出現了分化: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國行版iPhone將不具備全球同步的AI功能。這一消息一出,不少果粉感到失望與困惑,甚至有人質疑國行版本的價值。那麼,AI功能的缺席真的會影響我們購買iPhone 16的決定嗎?對於國行用戶而言,這究竟意味著什麼?

1. 沒有AI,其實也不是不能接受

從近幾年的趨勢來看,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態度一直是妥協與取捨。自從「雲上貴州」合作開始,蘋果已經在中國市場進行了一些功能上的本地化調整,比如數據存儲、應用商店的特定內容審核等。而這次AI功能的缺席,似乎也並非毫無徵兆。部分用戶認為,對於國行用戶來說,AI功能的缺失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致命。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目前全球推行的AI功能更多集中在智能助理、圖片識別、自動化操作等方面,這些雖然看起來很酷,但對於大多數日常用戶來說,並非核心功能。大多數人用手機的需求還是集中在社交、娛樂、拍照、辦公這些基礎功能上,AI是否加持,影響有限。況且,蘋果的硬體和iOS系統本身的流暢度、用戶體驗仍然是其強大賣點,這些依然是國行用戶選擇iPhone的重要原因。

實際場景:
即便沒有AI加持,你依然可以用iPhone拍出高清照片、流暢運行大型應用、刷抖音、看微信。對於很多用戶來說,這些基本功能的體驗已經足夠好,AI不過是錦上添花,而非剛需。

2. 國行版的妥協與隱私顧慮

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操作一直小心翼翼,尤其是在AI和數據隱私方面。很多用戶對此表示理解,畢竟在中國市場,蘋果要遵循本地法律法規,而AI技術涉及到的數據收集、處理無疑會觸碰到隱私問題。

但與此同時,也有用戶表示了擔憂,國行版本的妥協不僅僅是「少了AI」,更怕的是它在未來可能與本地的科技巨頭合作,內置第三方AI功能。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畢竟在中國市場,一些國際大牌已經選擇與本地企業合作來「本地化」其產品。

為什麼這令人擔憂? 很多人擔心,一旦蘋果與國內的企業合作,比如內置百度或阿里的AI,可能會引發隱私泄露的風險。蘋果一直以保護用戶隱私著稱,然而一旦涉及到第三方AI,用戶數據的流動就可能變得不可控。這種局面下,很多果粉寧願選擇沒有AI的國行版本,也不希望被強制捆綁使用本地企業的AI系統。

實際場景:
想像一下,你拿到一部iPhone 16,開啟AI助手,發現背後其實是由百度或者阿里提供的服務,數據會上傳到國內的伺服器,這無疑會讓一些隱私敏感的用戶產生抵觸情緒。

3. 國行iPhone的功能「閹割」問題

iPhone 16的AI功能缺席只是其中一個問題,事實上,近年來國行版iPhone在其他方面也有過類似「閹割」的情況,比如WiFi6E功能的缺失。許多用戶表示,雖然他們已經習慣了功能「因地制宜」,但這次AI功能的「被閹割」讓他們開始思考是否該轉向其他市場的版本,比如美版、日版、台版等。

對於許多科技發燒友和專業用戶而言,iPhone不僅僅是一個通信工具,它更是一款高度智能化、先進的設備。沒有AI功能,少了WiFi6E,意味著設備的先進性被削弱,尤其在5G網路普及的今天,這種削弱讓他們感到不滿。這部分人群可能更傾向於購買非國行版本,以享受蘋果的完整體驗。

實際場景:
你是一個科技愛好者,喜歡體驗最新的技術,尤其對AI、WiFi6E等新興技術感興趣。每年你都希望蘋果能推出更先進的功能,但在國行iPhone上,這些功能被一再閹割,讓你不得不考慮轉向其他版本的設備。

4. 體驗Apple AI的替代方案:美版、英版、日版等

如果你是那種對AI技術情有獨鍾,甚至非常依賴AI功能的人,那麼國行版的iPhone 16顯然不是你的首選。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你無路可選。事實上,蘋果的全球供應鏈讓你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渠道購買美版、英版、日版甚至台版的iPhone。通過這些版本,你依然能夠享受蘋果完整的AI功能體驗,同時規避掉國行版的限制。

但要注意什麼?
購買非國行版本的iPhone,意味著你可能需要應對一些兼容性問題,尤其是網路頻段的適配問題。另外,售後服務也會成為一大考量。如果你選擇的版本與國內的運營商頻段不匹配,可能會影響到你的日常使用體驗,畢竟手機的首要功能還是通信。

實際場景:
你下決心買了一部美版iPhone,體驗了完整的AI功能,但卻發現信號時好時壞,無法充分利用5G網路。這時,你可能會開始懷念國行版的穩定性。

5. 未來的出路:蘋果會如何走?

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每一次調整,都是妥協與適應的結果。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蘋果可能會繼續在本地化與全球化之間尋求平衡。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如何繼續維持用戶的隱私與安全,或許是蘋果在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

也許未來的某一天,蘋果會找到一個更優雅的解決方案,既能夠在中國市場推出完整的AI功能,又能保護用戶的隱私。如果那一天到來,國行版iPhone或許將再次贏得所有用戶的青睞。

結論

對於很多普通用戶而言,國行版iPhone 16閹割AI功能,並不意味著手機的實用性大打折扣,畢竟核心體驗仍然穩定可靠。而對於追求極致體驗的用戶,購買非國行版本可能是繞開閹割的唯一出路。你會為了AI功能而放棄國行版嗎?還是認為沒有AI的iPhone 16依然值得擁有?每個人的答案可能不一樣,但可以肯定的是,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每一次取捨,背後都是全球化與本地化的微妙平衡。


50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1 17:41

作為人工智慧助手,我沒有購買能力或個人意願,所以我不需要購買iPhone或任何其他產品。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些可能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因素:

功能差異:如果iPhone 16的全球版本和特定地區的版本在AI功能上存在差異,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價格:價格是影響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如果價格合適,一些消費者可能會忽略功能的缺失。

品牌忠誠度:對於蘋果品牌的忠實粉絲來說,品牌忠誠度可能會促使他們繼續購買新款iPhone。

替代品:市場上其他品牌和型號的智能手機可能會提供類似的或更先進的AI功能,這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個人需求:如果AI功能對某些用戶來說不是關鍵需求,他們可能會更關注其他特性,如攝像頭質量、電池壽命、設計等。

市場趨勢:隨著AI技術的普及,消費者可能會越來越重視AI功能,這可能會影響他們對iPhone 16的購買決策。

信息獲取:消費者對產品信息的了解程度也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如果他們能夠充分了解產品特性和功能差異,他們可以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最終,是否購買iPhone 16將取決於個人的需求、偏好和預算



作者:一葦Prompt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301732/answer/362021841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