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2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忍不住对 TA 发脾气,事后又非常自责后悔,担心对孩子成长不利,我该怎么办?
41樓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1

晓曦:


我制约自己发脾气的方式就是反问自己。

自己作为成年人是否同龄人中足够努力和足够上进。自己是否赚了很多钱或者事业有成,是否在职场上风生水起,是否取得职称和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东西……

家长能够给孩子带来的是基础环境。与其跟孩子生气,不如先提升自己。

42樓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1

作者:天阳亲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766022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的小孩子总是非常的皮,家长们又要去辅导孩子写作业学习,很多时候,家长总会大发脾气,对孩子忍无可忍,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的正确做法是怎样的呢?怎样可以正确的教育孩子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解决。

1、把发脾气换做沟通

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表达如果孩子这样做的时候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的流动。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发雷霆效果好的多。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训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气,看上去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触手可及。

2、静心思考,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

很多家长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情绪,要知道压抑的情绪最终会以更失控的状态爆发。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情绪,家长在有情绪的时候,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情绪管理的不到位?究竟这样的情绪和孩子有无关系呢?

星火君在这里有个好方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将情绪发泄出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们可以对着电脑或者笔记本,把心里的想法写出来,把所有的情绪写出来之后,心里也平息了许多。

这不仅是疼惜自己的一个举动,也是高效率处理情绪的实用方法,能够让我们的思想腾出更多“内存空间”去干有意义的事,效果非常好。

3、学会真实的表达情绪,及时疏导

当一个人生气、发怒时,只要给她一个有力的拥抱,并用心倾听、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够给对方带去力量和安慰,对方的情绪一旦释放出来,表达出来,也就自然会平静和温和了。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做错了事、受了委屈后,不需要指责、埋怨和打骂,而是被理解、关爱和倾听,当孩子把内心的垃圾倒出来后,才能真正装得进你的良言和教诲。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我想请你帮我两个忙:

1、点个赞,让更多的人看到

2、关注我 ,来了解更多育儿教育相关内容

天阳亲子


www.zhihu.com/people/dc71bed05bb3ab887c7e55d76d1f730b


43樓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1

作者:天使印象儿童摄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507544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都是被生活推着长大的。但值得庆幸的是,在长大前,上天给每个人,都派来了守护神。这个守护神就是父母。

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过:“这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指向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和孩子的缘分,或许就像在《目送》里写的那样:“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

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很多人埋头扎进学习和工作的苦海里,却忘了生活本身,也是一门需要认真学习的人生功课。

父母能做的,或许就是在孩子飞速成长前,挡在社会前面,言传身教,告诉他们怎样爱护自己,好好生活,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刻,轻轻一推,目送孩子渐行渐远。

爱需要智慧,放手更需要智慧。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疼爱,就是学会把手放开。

或许孩子并没有你想的那么脆弱,既然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终归是好的。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哦~

图片来源:天使印象儿童摄影


44樓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2

想想在职场时和同事共事时有矛盾,敢不敢轻易就发脾气?如果也是跟爆竹一般点火就着,那么对孩子吼就是本性使然;如果知道对外人控制情绪,而在家里任性,那么就是觉得亲情更该包容,孩子能爱父母而容忍自己被骂……问问自己,再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父母是怎么对自己的?自己又是怎么看待父母的?将心比心吧!



作者:三点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500183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5樓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2

容安:


国产老母亲的内心状态:危险时我能为孩子去死,但平时我真的很想掐死ta[发呆][发呆][发呆]

情绪激烈爆发后的自责又很想以死向孩子谢罪…

情绪一旦爆发,对孩子的影响就已经形成了,无论如何道歉或弥补。

过分的道歉和弥补只会让孩子觉得“这一切都是父母的错,他们有病,而我在为他们的病买单” ‍♀️

46樓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2

作者:小满读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29842655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生气时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试试积极暂停!

“积极的暂停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惩罚,不是对孩子说‘闭嘴、站着别动’,而是说一起寻找一种方式,找到一个空间,让大家冷静下来。”

——樊登

开车时,如果看到前面有紧急情况,我们通常会踩刹车,让自己离危险远一点。在亲子教育中,如果感知到一方生气了,双方即将开战,这个时候不妨喊暂停,以免矛盾升级。

“积极的暂停”是《正面管教》一书里介绍的一个非常经典的工具,就像樊登老师所说,“积极的暂停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惩罚”,因此,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家长要掌握一些原则,才能在现实中更好地应用它。

原则一,积极暂停是为了处理情绪,而不是冷战。这需要我们花时间训练,还要和孩子达成一致:喊了暂停之后,你和妈妈要去不同的区域,暂时不说话。这并不意味着妈妈此刻不爱你了,相反,正因为爱你,妈妈不想因为生气凶你、吼你,暂停是为了让我们不再那么生气,让自己的感觉好一点。

原则二:事先让孩子布置自己的暂停区。和孩子沟通好之后,就可以鼓励孩子去布置自己的暂停区。我们要告诉孩子,这个暂停区就是你的情绪的避风港,在这里你可以放上自己喜欢的玩具或书籍,也可以张贴上自己喜欢的图画,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打造一个让他舒适的小天地。

原则三:暂停后感觉好起来,如果问题还在,就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案。很多时候,情绪处理好了,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积极的暂停,不是逃避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先处理情绪后解决问题的选择和智慧,我们都可以试试。

广告

【当当网 正版书籍】陪孩子终身成长 樊登读书创始人洞

天猫

¥24.90

去购买



广告

【当当网 正版书籍】正面管教 修订版 如何不惩罚不娇

天猫

¥19.00

去购买


47樓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2

“忍不住”也要分情况,如果是对单位领导、亲戚朋友也会忍不住发脾气的话,那就是真忍不住;如果只是对孩子发脾气,那个不叫“忍不住”,那只是把孩子当作是你的“附属品”而已。

家长总是过度担心自己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孩子就会误入歧途,家长认为孩子自己没有是非分辨的能力,家长总喜欢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去想。

我的建议是

不要把孩子当作“附属品”,应该把TA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TA可以有自己的想法,TA可以不按照你的要求做。请家长控制一下自己的“控制欲”。

家长做好自己,孩子会看在眼里。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超过对自己的要求(孩子对TA自己也有要求),如果发现孩子有一些行为自己“无法接受”,请先和孩子沟通,了解事情的全貌,和TA分析你不认同的原因,如果事情涉及到孩子的安全问题,可以行使家长的权利,例如设置门禁时间、控制零花钱等,如果只是“理念不同”,家长可以尝试向孩子“推销”自己的理念,试图说服TA,但是TA有权利选择。这种时候“发脾气”等威慑的手段是没有用的,只能让孩子在你面前臣服,而TA背着你怎么做、脑子里面怎么想你是无法干涉的,TA也会抵触与你沟通。

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才是关键



作者:Miro L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802053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8樓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3

净心:


多读积极向上的书,让自己的心灵品质得以快速提升,这样就不会总对孩子发脾气了。

推荐王阳明的致良知,用心去学并努力践行,一定会有很大帮助的!愿孩子因您心灵品质的提升而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并祝福您和孩子共同成长!愿您培养出利国利民的栋梁之材!

49樓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3

一十二:


打坐

50樓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3

作者:汉尼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288871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真的在教育的话,只要耐心足够就不会每一次都随便对孩子发脾气了

还是说,你也是那种表面做着教育的门面功夫,实际心里又忍不住想借着这种你高他低的地位差来发泄平时的情绪?

良性教育是双方对等面,而不是对立面。人都有反抗心理的,管你对不对,总之你这样对我我就不爽就要和你对着干。

总之,次数多了,小孩就会有种潜意识:

妈爸知道+自己做的事=被骂/被打

妈爸对话+自己想说的话=被骂/被打

妈爸在场+自己有关的事=被骂/被打

………

然后,恭喜你,往后的几十年代沟冷漠+激进矛盾就此完美形成。你觉得这夸张?小孩的世界本来就很直观简单,体谅和理解才是成年人的特权,如果以后你还要这个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去体谅你那让他受不了的用心良苦教育方式,那再次恭喜你,等你孩子毕业了,要不家里蹲自暴自弃,要不有多远滚多远死活不回来

从我自身,我哥,我亲友及众多其它了解到的多年活生生例子佐证,以上说的并不是危言耸听。

可惜,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只能作为受害者过来人的身份去告诉你这样下去最差的后果而已,也只能建议你多去学习一些亲子教育的课程,哪怕会话费你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神。

你知道吗,在我这边的乡下落后老家地方,亲子教育=打,骂,嘲,绑,疏,懒,责…

在外面说得多么伟大,如何含辛茹苦的做父母如何啥都为了孩子,但对孩子的这方面却辣鸡到极点甚至一分钱也不会花在这上面。

小孩虽小不懂表达,但也不是傻的,正因为单纯,才会更加看得清楚自己的父母是在教育,还是在发泄。

育儿是个学问是个专业,可别觉得只要生了就会突然满学分毕业了,唉,加油啦,谁叫你生了出来呢哈哈,漫漫长路,放稳心态,适当时候就放低姿态吧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