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63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很多華人都聲稱這幾年日本變差了?
41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6 18:52

撕襪:


上車了想把門焊死

缺少國內35,40失業只能開滴滴的毒打罷了

42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0:54

來了無水:


很多是多少?

43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0:54

作者:正義終極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262238/answer/8260288761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86年生人,可以算是老二次元了。05年大學開始上網接觸日劇日娛。

說說鄙人淺見

從娛樂文化的角度來講

我記得有一個詞叫DIVA,但願我沒拼錯。就是從技術性、藝術性、傳播度、商業性、多維度全面成功的頂流天后級歌手。日本好像從濱崎步、宇多田光那一代人之後就斷檔了。雖然知乎一直在吹日本音樂,但是日本音樂的巔峰,無論是CITY POP、ROCK、JAZZ、我感覺巔峰都是八九十年代吧?現在的日本我感覺已經寫不出《空中餐廳》旋律那麼優美動聽的歌曲了。我也再也沒有聽到一個能紅遍中日韓乃至出圈到歐美的日本流行歌手了,我是指新人啊。泛指30歲以下的。


此外現在的日漫我也不喜歡,雖然我已經過了看動漫的年紀了。但是明顯可以從八九十年代的日漫看到大量的未來科幻場景和科幻機械的生動刻畫,最典型的例子是《銀河女警花》和《超音戰士》和《阿基拉》和《極限地帶23》和《金星戰紀》那一批的日本動漫,角色故事的背景板大都是各種高科技的機械化建築場景,而不是現在光禿禿的大森林。

你從那個年代的日漫對於未來東京的城市建設規劃可以明顯看出他們渴望的是高度機械化未來感的各種巨構主義的建築群,室內場景大多是鮮亮明快的後現代風格的裝修。大量的充滿科技感未來感的家電傢具。然而現在你打開日漫日劇看到的是什麼?主角居住的生活環境是大量的來自五六十年代的木質和式建築,糟糕的戶型,幾乎沒有安排設計電視牆去迎合當下動輒80 100寸的大電視機。室內的採光陰暗潮濕。與日本人在八九十年代對於未來居住生活的暢想可謂大相徑庭。現實中3米左右開間的蝸居生活與他們幻想中六七米大開間的未來新世紀的居家體驗相去甚遠。


我從不認為居住空間緊張是什麼人均佔地面積的問題,如果佔地面積真的緊張,你就不可能看到港區寬闊敞亮的新街道布局了。總體來說是因為日本人早期的狹窄規劃和土地私有製造成的。這一套組合拳就導致落後的都市計畫永遠無法得到整體性的變革改造。


以至於其他的什麼企業職場制度導致的企業國際市場競爭活力下降就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討論的範疇了。


我只是想通過幾個圍觀的生活娛樂角度去窺探日本當今的社會氛圍



44楼 JosephHeinrich 2025-2-2 22:48

回復可是你說過你:


因為外務省經費少了,請不起舔狗也刪不及貼了唄。

它一直不就那爛樣


45楼 JosephHeinrich 2025-2-2 22:48

狄多:


這位「無筆試爽進大學院」女士不愧是日本學界培養的精英,字裡行間盡顯日式陰陽怪氣真傳。既然您如此熱衷於用留學生身份當盾牌,那我也不妨幫您把遮羞布撕得徹底些:

1. 10萬日元補助金的春秋筆法

您故意混淆了2020年全民補助與後續定向補助的本質區別——前者是全民救急的臨時政策,後者卻是自民黨給工薪階層量身定製的稅收陷阱。日本政府在後續補助政策中設定了一個年收入10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萬)的領取門檻,而2023年日本正式員工的平均年收入是436萬日元(總務省數據)。換句話說,真正的日本納稅人不僅領不到這筆錢,反而還要通過自己的住民稅和所得稅,為您這樣的「無筆試爽進」群體提供財政補貼。

這種劫貧濟「留」的騷操作,倒是完美繼承了安倍經濟學

的精髓。您領錢的時候歡欣鼓舞,納稅人的痛苦卻隻字不提——在這方面,您倒是很「入鄉隨俗」。

2. 80萬日元補助:隱藏的身份紅利

您炫耀自己領到了80萬日元補助金,卻避而不談這筆錢的發放條件——它的本質,與日本政府向在日朝鮮人總聯合發的補助金如出一轍,都是特定身份才能解鎖的隱藏福利。要不要我替您在炫耀時加個注釋?

「本福利僅限未繳納住民稅群體專享,工作簽證持有者與日本納稅人禁止參賽。」

畢竟日本上班族看到自己工資單上20%的源泉徵收時,確實很難理解為什麼「海外同胞」能白拿錢還能反過來嘲諷他們。


3.「身份限定福利」與本土學生的生存絞殺


這位「無筆試爽進大學院」女士既然自稱「JAIST

博士在讀」,按日本國立大學院生標準,其收入大機率由以下三部分構成:




MEXT獎學金(文部科學省國費):月額14.5萬日元,免稅且無需勞動https://www.jaist.ac.jp/english/studentlife/support/scholarships.html"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1]
TA/RA津貼https://www.jaist.ac.jp/studentlife/support/scholarships.html"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2](教學/研究助理):上限15萬日元/月,需繳納住民稅但稅率極低
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

員會(CSC)獎學金https://oiec.hunnu.edu.cn/info/1028/2738.htm"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3](如有):
(1)國家留學基金委提供規定期限內的獎學金生活費(含醫療保險)和一次往返國際旅費。
(2)JAIST對攻讀博士學位、攻讀碩士學位獎學金獲得者免除入學考試費、註冊費及學費。



雙份甚至三份收入疊加,實際月入輕鬆突破30萬日元,遠超日本應屆社畜20萬日元的起薪。
這種「學術貴族」身份,自然無法理解普通日本人看到工資單上20%源泉徵收時的窒息感——畢竟您連住民稅都未必繳全,卻敢嘲諷「日本上班族不如國內月入5000」?建議重讀《資本論》第三卷:剩餘價值的轉移不僅發生在勞資之間,還存在於跨國稅收套利中。

4.國立大學的「獎學金」本質是納稅人的二次放血

日本本土學生申請獎學金需滿足嚴苛條件,且80%為貸與型(需償還),平均負債500萬日元https://www.sohu.com/a/362159824_100217115"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4]。而留學生通過MEXT或CSC項目

,不僅能免除學費,還能疊加JAIST的TA津貼,實際收入甚至高於日本副教授(月均70萬日元)。

這種「超國民待遇」的代價是什麼?——2023年日本大學生自殺率同比上升14%,厚生勞動省直指「助學貸款壓力」是主因https://www.sohu.com/a/362159824_100217115"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5]。當您炫耀「領80萬補貼」時,不妨問問研究室日本後輩:他們的獎學金是否需要簽賣身契?

5. 物價認知的離譜程度

既然您能靠國內新聞了解日本超市動態,想必至今仍把「業務スーパー」讀作「業務超市」?在日語語境里,這家平價超市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日本物價穩定論」最辛辣的諷刺——當東京圈的主婦們需要清晨排隊搶購特價西紅柿和生菜時https://www.saitama-np.co.jp/articles/105514/postDetail"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6],某些「高材生」卻能靠研究經費頓頓外食。

您在文中陰陽怪氣地說「天天外食,何不食肉糜」,似乎很享受「打工人買不起菜,我倒是頓頓吃好的」的優越感?不過,這倒也符合您「無筆試爽進」的風格——畢竟不勞而獲、消耗納稅人資源,本就是您能享受這一切的根本原因。

6.「學術佃農」與「知識買辦」的共生鏈

JAIST的博士畢業生中,僅12%進入日本企業,其餘多數依託CSC項目回國就職。這種單向人才收割的背後,是日本用財政赤字培養我國科研骨幹的荒誕現實——而普通日本人卻要為5%的消費稅漲幅買單。作為中國人,對此當然可以愜意享用,但是反過來嘲諷在日華僑華人,倒也的確符合這位「無筆試爽進大學院」女士的品德。

7.「迴旋鏢匯率論」的無知

您嘲諷國內媒體「炒作日元貶值」,可惜歷史並不支持您的「自信」:



1985年廣場協議

簽訂時,日元兌美元匯率從 1:250 飆升至 1:80,導致日本資產泡沫破裂,開啟了「失落的三十年」。
2022年,日元兌美元匯率跌破 1:150,創下30年新低,日本政府被迫進行大規模外匯干預。

當東大

教授都在偷偷申請中國國家留學基金時,您卻靠著日元匯率嘲諷國內網友——這是對現實的逃避,還是認知的缺陷?

8. 日本高校教師的收入縮水與對其他群體的轉移支付


日本國立大學教師曾經有「期末津貼+激勵津貼」,但自 2017年 推行「年薪制」後,這些獎金已被「績效工資」取代。例如:



東京大學教授的績效工資最高可達基本薪資的 25%,但這筆錢不是額外收入,而是原有預算的重新分配,本質是 用不穩定性替代保障性。
您所在的 JAIST,教授 平均年薪980萬日元https://dokuhou.com/hokurikusentan-university-salary/"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7],而該校 2023年法人運營費中,政府撥款佔比高達71.5%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831810?page=2"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8]。

換言之,您的日本導師縮水的「績效工資」,正在通過住民稅、消費稅和所得稅轉化為您的留學生獎學金——這算不算另一種形式的「學術殖民」?

8. 結語

下次再論證「日本沒有變差」之前,建議先做兩件事:



問問您的研究室教授,他的績效工資縮水了多少?
看看自己的收入來源里,有多少是日本納稅人買單的?

當然,前提是您真的能用日語完成日常對話。

至於號稱看國內新聞才知道日本米價上漲的在日留學生,我能說什麼?

我還沒說第一次全民發10w其實也是打算有條件的,是在野黨反對,說現在已經火燒眉毛了,沒空慢慢核查條件,自民黨才不情不願地發給全民了。

野黨の要求と世論の批判受け 首相が表明​

www.jcp.or.jp/akahata/aik20/2020-04-16/2020041601_01_1.html

參考

^https://www.jaist.ac.jp/english/studentlife/support/scholarships.html
^https://www.jaist.ac.jp/studentlife/support/scholarships.html
^https://oiec.hunnu.edu.cn/info/1028/2738.htm
^https://www.sohu.com/a/362159824_100217115
^https://www.sohu.com/a/362159824_100217115
^https://www.saitama-np.co.jp/articles/105514/postDetail
^https://dokuhou.com/hokurikusentan-university-salary/
^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831810?page=2

46楼 JosephHeinrich 2025-2-2 22:49

別華人了 畜生和原來父爺輩幫日本人做事的 中國人能愛日本人本身踏馬就是一個踏馬特別抽象的事 除了日本女的哈。 你能想像猶太人愛德國人? 這幫畜生天天網際網路教育中國人 告訴中國人 提醒中國人 猶太人的苦難 猶太人怎麼不忘記苦難的 自己? 本身就是一坨 好的時候天天踏馬中文網際網路叫囂 行情不好的時候又踏馬叫,本質就是一群寄生蟲而已 ,你如果是土著你踏馬也得屠這幫畜生群體啊 好時吃時代紅利 不好時拍拍屁股走人 留下一地雞毛。 



作者:123258321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262238/answer/888692484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7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6 20:38

yoyo粑粑:


疫情後2023年第一次出國就去了日本,對比上一次2019年去的時候,最大的感觸就是物價變貴了,還有就是低端勞動力市場充斥著東南亞人。

48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6 20:39

作者:最忠誠的治部少輔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262238/answer/10154938250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人的歸結為

①中國人和東南亞人越來越多,造成了很多人的困擾(比如一些學校的名額變緊張、工作更卷了之類)

②如果問題中的華人包括剛來日本幾個月這種,那麼就是心理落差問題

③日本這幾年確實一般般吧,反正說不了多好

另附:

感覺變差就回國,也不要去學習工作不就好了,沒有人逼著一定要留在日本

換一方面想一下:如果有一堆吃苦耐勞的卷王以及一堆東南亞面孔來到了中國,別說很早就來中國的外國人了,我自己都覺得噁心

再加上日本本來就沒有這麼好(這個好指的是許多中介形容的)一開始去的有心理落差很正常,後來適應了之後其實自己也就是個普通人,到哪裡工作還不是工作了,和心理預期不一樣啦(這個是很正常的,而且日本這幾年也確實沒有多好吧

【我尊重每一個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認真努力拚搏的人】

還有比較重要的可能就是,日本的外國人群體質量可能不能說高吧,大部分人還是去語言學校再去專科學校之類,或者弄一個一般大學,我覺得如果你是想鹹魚翻身的話,其實這樣子也沒問題,但是如果你是那種心中有一個「日本夢」,但是你的水平只能到達這裡,又賴著不想走,那麼確實有點讓人不太喜歡了,另外,還有就是來日本讀好大學,基本上研究生這種比較多吧,本科比較少,而且也有一部分會離開日本,不是那種長期留日的人;所以這樣子你會覺得其實這個外國人群體的質量真的不是很高,而且赴日學生也比較多啦,當地的華人會覺得有壓力也很正常

日本因為相對偏向普通人,所以會讓人覺得壓力很大(但是我搞不懂為什麼有些比較富裕的家庭會為了「日本夢」選擇去日本留學,讓人感覺和那些「清國留學生」有異曲同工之處)

【覺得我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文明地指出來,我也沒有什麼鑽研相關數據,所以說一定會有一些小錯誤;如果你覺得我說的不對就把我當傻子,踩一下回答就行了】


49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6 20:40

墨瞳:


20年家裡用的是東芝電視,

手機用的是索尼手機,

家裡開的是豐田。

現在呢?


50楼 JosephHeinrich 2025-2-16 20:40

小狗慢慢跑:


小紅書上,你就不能說日本一點不好。

但凡說日本不好的。後面一大堆話術等著你。

日本是已開發國家。

日本最低工資都有一萬。

日本就業率高。

日本沒有35歲危機。

日本下限很高。

日本人有素質。

日本是社會文明。

日本人愛好和平。

日本沒有愛國洗腦教育。

日本人很平和。

日本很乾淨,一塵不染。

日本鄉下都很乾淨。

日本旅遊業相當發達,實體經濟好。

東京是國際大都市,上海100年也趕不上。

日本建築很有美感。

日本沒有假貨。

日本製藥可靠。

日本製造全球第一。最近變成,日本都是高端製造,中國只能製造低端。

日本人有工匠精神。

日本醫療全民免費。

日本食品安全世界第一。

日本廁所水都能喝。

日本對老人尊重。(你看80歲都能工作,沒有就業歧視)

日本軍事亞洲第一,是中國無法逾越的大山。

好了,歡迎精日繼續補充。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