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33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很多华人都声称这几年日本变差了?
4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6 18:52

撕袜:


上车了想把门焊死

缺少国内35,40失业只能开滴滴的毒打罢了

4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0:54

来了无水:


很多是多少?

4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0:54

作者:正义终极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262238/answer/826028876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86年生人,可以算是老二次元了。05年大学开始上网接触日剧日娱。

说说鄙人浅见

从娱乐文化的角度来讲

我记得有一个词叫DIVA,但愿我没拼错。就是从技术性、艺术性、传播度、商业性、多维度全面成功的顶流天后级歌手。日本好像从滨崎步、宇多田光那一代人之后就断档了。虽然知乎一直在吹日本音乐,但是日本音乐的巅峰,无论是CITY POP、ROCK、JAZZ、我感觉巅峰都是八九十年代吧?现在的日本我感觉已经写不出《空中餐厅》旋律那么优美动听的歌曲了。我也再也没有听到一个能红遍中日韩乃至出圈到欧美的日本流行歌手了,我是指新人啊。泛指30岁以下的。


此外现在的日漫我也不喜欢,虽然我已经过了看动漫的年纪了。但是明显可以从八九十年代的日漫看到大量的未来科幻场景和科幻机械的生动刻画,最典型的例子是《银河女警花》和《超音战士》和《阿基拉》和《极限地带23》和《金星战纪》那一批的日本动漫,角色故事的背景板大都是各种高科技的机械化建筑场景,而不是现在光秃秃的大森林。

你从那个年代的日漫对于未来东京的城市建设规划可以明显看出他们渴望的是高度机械化未来感的各种巨构主义的建筑群,室内场景大多是鲜亮明快的后现代风格的装修。大量的充满科技感未来感的家电家具。然而现在你打开日漫日剧看到的是什么?主角居住的生活环境是大量的来自五六十年代的木质和式建筑,糟糕的户型,几乎没有安排设计电视墙去迎合当下动辄80 100寸的大电视机。室内的采光阴暗潮湿。与日本人在八九十年代对于未来居住生活的畅想可谓大相径庭。现实中3米左右开间的蜗居生活与他们幻想中六七米大开间的未来新世纪的居家体验相去甚远。


我从不认为居住空间紧张是什么人均占地面积的问题,如果占地面积真的紧张,你就不可能看到港区宽阔敞亮的新街道布局了。总体来说是因为日本人早期的狭窄规划和土地私有制造成的。这一套组合拳就导致落后的城市规划永远无法得到整体性的变革改造。


以至于其他的什么企业职场制度导致的企业国际市场竞争活力下降就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讨论的范畴了。


我只是想通过几个围观的生活娱乐角度去窥探日本当今的社会氛围



44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 22:48

回复可是你说过你:


因为外务省经费少了,请不起舔狗也删不及贴了呗。

它一直不就那烂样


45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 22:48

狄多:


这位「无笔试爽进大学院」女士不愧是日本学界培养的精英,字里行间尽显日式阴阳怪气真传。既然您如此热衷于用留学生身份当盾牌,那我也不妨帮您把遮羞布撕得彻底些:

1. 10万日元补助金的春秋笔法

您故意混淆了2020年全民补助与后续定向补助的本质区别——前者是全民救急的临时政策,后者却是自民党给工薪阶层量身定制的税收陷阱。日本政府在后续补助政策中设定了一个年收入10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万)的领取门槛,而2023年日本正式员工的平均年收入是436万日元(总务省数据)。换句话说,真正的日本纳税人不仅领不到这笔钱,反而还要通过自己的住民税和所得税,为您这样的「无笔试爽进」群体提供财政补贴。

这种劫贫济「留」的骚操作,倒是完美继承了安倍经济学

的精髓。您领钱的时候欢欣鼓舞,纳税人的痛苦却只字不提——在这方面,您倒是很「入乡随俗」。

2. 80万日元补助:隐藏的身份红利

您炫耀自己领到了80万日元补助金,却避而不谈这笔钱的发放条件——它的本质,与日本政府向在日朝鲜人总联合发的补助金如出一辙,都是特定身份才能解锁的隐藏福利。要不要我替您在炫耀时加个注释?

「本福利仅限未缴纳住民税群体专享,工作签证持有者与日本纳税人禁止参赛。」

毕竟日本上班族看到自己工资单上20%的源泉征收时,确实很难理解为什么「海外同胞」能白拿钱还能反过来嘲讽他们。


3.「身份限定福利」与本土学生的生存绞杀


这位「无笔试爽进大学院」女士既然自称「JAIST

博士在读」,按日本国立大学院生标准,其收入大概率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MEXT奖学金(文部科学省国费):月额14.5万日元,免税且无需劳动https://www.jaist.ac.jp/english/studentlife/support/scholarships.html"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1]
TA/RA津贴https://www.jaist.ac.jp/studentlife/support/scholarships.html"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2](教学/研究助理):上限15万日元/月,需缴纳住民税但税率极低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

员会(CSC)奖学金https://oiec.hunnu.edu.cn/info/1028/2738.htm"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3](如有):
(1)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规定期限内的奖学金生活费(含医疗保险)和一次往返国际旅费。
(2)JAIST对攻读博士学位、攻读硕士学位奖学金获得者免除入学考试费、注册费及学费。



双份甚至三份收入叠加,实际月入轻松突破30万日元,远超日本应届社畜20万日元的起薪。
这种「学术贵族」身份,自然无法理解普通日本人看到工资单上20%源泉征收时的窒息感——毕竟您连住民税都未必缴全,却敢嘲讽「日本上班族不如国内月入5000」?建议重读《资本论》第三卷:剩余价值的转移不仅发生在劳资之间,还存在于跨国税收套利中。

4.国立大学的「奖学金」本质是纳税人的二次放血

日本本土学生申请奖学金需满足严苛条件,且80%为贷与型(需偿还),平均负债500万日元https://www.sohu.com/a/362159824_100217115"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4]。而留学生通过MEXT或CSC项目

,不仅能免除学费,还能叠加JAIST的TA津贴,实际收入甚至高于日本副教授(月均70万日元)。

这种「超国民待遇」的代价是什么?——2023年日本大学生自杀率同比上升14%,厚生劳动省直指「助学贷款压力」是主因https://www.sohu.com/a/362159824_100217115"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5]。当您炫耀「领80万补贴」时,不妨问问研究室日本后辈:他们的奖学金是否需要签卖身契?

5. 物价认知的离谱程度

既然您能靠国内新闻了解日本超市动态,想必至今仍把「業務スーパー」读作「业务超市」?在日语语境里,这家平价超市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日本物价稳定论」最辛辣的讽刺——当东京圈的主妇们需要清晨排队抢购特价西红柿和生菜时https://www.saitama-np.co.jp/articles/105514/postDetail"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6],某些「高材生」却能靠研究经费顿顿外食。

您在文中阴阳怪气地说「天天外食,何不食肉糜」,似乎很享受「打工人买不起菜,我倒是顿顿吃好的」的优越感?不过,这倒也符合您「无笔试爽进」的风格——毕竟不劳而获、消耗纳税人资源,本就是您能享受这一切的根本原因。

6.「学术佃农」与「知识买办」的共生链

JAIST的博士毕业生中,仅12%进入日本企业,其余多数依托CSC项目回国就职。这种单向人才收割的背后,是日本用财政赤字培养我国科研骨干的荒诞现实——而普通日本人却要为5%的消费税涨幅买单。作为中国人,对此当然可以惬意享用,但是反过来嘲讽在日华侨华人,倒也的确符合这位「无笔试爽进大学院」女士的品德。

7.「回旋镖汇率论」的无知

您嘲讽国内媒体「炒作日元贬值」,可惜历史并不支持您的「自信」:



1985年广场协议

签订时,日元兑美元汇率从 1:250 飙升至 1:80,导致日本资产泡沫破裂,开启了「失落的三十年」。
2022年,日元兑美元汇率跌破 1:150,创下30年新低,日本政府被迫进行大规模外汇干预。

当东大

教授都在偷偷申请中国国家留学基金时,您却靠着日元汇率嘲讽国内网友——这是对现实的逃避,还是认知的缺陷?

8. 日本高校教师的收入缩水与对其他群体的转移支付


日本国立大学教师曾经有「期末津贴+激励津贴」,但自 2017年 推行「年薪制」后,这些奖金已被「绩效工资」取代。例如:



东京大学教授的绩效工资最高可达基本薪资的 25%,但这笔钱不是额外收入,而是原有预算的重新分配,本质是 用不稳定性替代保障性。
您所在的 JAIST,教授 平均年薪980万日元https://dokuhou.com/hokurikusentan-university-salary/"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7],而该校 2023年法人运营费中,政府拨款占比高达71.5%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831810?page=2"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 style="font-size: 0.8em; color: rgb(9, 64, 142);">[8]。

换言之,您的日本导师缩水的「绩效工资」,正在通过住民税、消费税和所得税转化为您的留学生奖学金——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学术殖民」?

8. 结语

下次再论证「日本没有变差」之前,建议先做两件事:



问问您的研究室教授,他的绩效工资缩水了多少?
看看自己的收入来源里,有多少是日本纳税人买单的?

当然,前提是您真的能用日语完成日常对话。

至于号称看国内新闻才知道日本米价上涨的在日留学生,我能说什么?

我还没说第一次全民发10w其实也是打算有条件的,是在野党反对,说现在已经火烧眉毛了,没空慢慢核查条件,自民党才不情不愿地发给全民了。

野党の要求と世論の批判受け 首相が表明​

www.jcp.or.jp/akahata/aik20/2020-04-16/2020041601_01_1.html

参考

^https://www.jaist.ac.jp/english/studentlife/support/scholarships.html
^https://www.jaist.ac.jp/studentlife/support/scholarships.html
^https://oiec.hunnu.edu.cn/info/1028/2738.htm
^https://www.sohu.com/a/362159824_100217115
^https://www.sohu.com/a/362159824_100217115
^https://www.saitama-np.co.jp/articles/105514/postDetail
^https://dokuhou.com/hokurikusentan-university-salary/
^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831810?page=2

46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 22:49

别华人了 畜生和原来父爷辈帮日本人做事的 中国人能爱日本人本身踏马就是一个踏马特别抽象的事 除了日本女的哈。 你能想象犹太人爱德国人? 这帮畜生天天互联网教育中国人 告诉中国人 提醒中国人 犹太人的苦难 犹太人怎么不忘记苦难的 自己? 本身就是一坨 好的时候天天踏马中文互联网叫嚣 行情不好的时候又踏马叫,本质就是一群寄生虫而已 ,你如果是土著你踏马也得屠这帮畜生群体啊 好时吃时代红利 不好时拍拍屁股走人 留下一地鸡毛。 



作者:123258321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262238/answer/888692484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7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6 20:38

yoyo粑粑:


疫情后2023年第一次出国就去了日本,对比上一次2019年去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物价变贵了,还有就是低端劳动力市场充斥着东南亚人。

48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6 20:39

作者:最忠诚的治部少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262238/answer/1015493825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人的归结为

①中国人和东南亚人越来越多,造成了很多人的困扰(比如一些学校的名额变紧张、工作更卷了之类)

②如果问题中的华人包括刚来日本几个月这种,那么就是心理落差问题

③日本这几年确实一般般吧,反正说不了多好

另附:

感觉变差就回国,也不要去学习工作不就好了,没有人逼着一定要留在日本

换一方面想一下:如果有一堆吃苦耐劳的卷王以及一堆东南亚面孔来到了中国,别说很早就来中国的外国人了,我自己都觉得恶心

再加上日本本来就没有这么好(这个好指的是许多中介形容的)一开始去的有心理落差很正常,后来适应了之后其实自己也就是个普通人,到哪里工作还不是工作了,和心理预期不一样啦(这个是很正常的,而且日本这几年也确实没有多好吧

【我尊重每一个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认真努力拼搏的人】

还有比较重要的可能就是,日本的外国人群体质量可能不能说高吧,大部分人还是去语言学校再去专科学校之类,或者弄一个一般大学,我觉得如果你是想咸鱼翻身的话,其实这样子也没问题,但是如果你是那种心中有一个“日本梦”,但是你的水平只能到达这里,又赖着不想走,那么确实有点让人不太喜欢了,另外,还有就是来日本读好大学,基本上研究生这种比较多吧,本科比较少,而且也有一部分会离开日本,不是那种长期留日的人;所以这样子你会觉得其实这个外国人群体的质量真的不是很高,而且赴日学生也比较多啦,当地的华人会觉得有压力也很正常

日本因为相对偏向普通人,所以会让人觉得压力很大(但是我搞不懂为什么有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会为了“日本梦”选择去日本留学,让人感觉和那些“清国留学生”有异曲同工之处)

【觉得我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文明地指出来,我也没有什么钻研相关数据,所以说一定会有一些小错误;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就把我当傻子,踩一下回答就行了】


49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6 20:40

墨瞳:


20年家里用的是东芝电视,

手机用的是索尼手机,

家里开的是丰田。

现在呢?


50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6 20:40

小狗慢慢跑:


小红书上,你就不能说日本一点不好。

但凡说日本不好的。后面一大堆话术等着你。

日本是发达国家。

日本最低工资都有一万。

日本就业率高。

日本没有35岁危机。

日本下限很高。

日本人有素质。

日本是社会文明。

日本人爱好和平。

日本没有爱国洗脑教育。

日本人很平和。

日本很干净,一尘不染。

日本乡下都很干净。

日本旅游业相当发达,实体经济好。

东京是国际大都市,上海100年也赶不上。

日本建筑很有美感。

日本没有假货。

日本制药可靠。

日本制造全球第一。最近变成,日本都是高端制造,中国只能制造低端。

日本人有工匠精神。

日本医疗全民免费。

日本食品安全世界第一。

日本厕所水都能喝。

日本对老人尊重。(你看80岁都能工作,没有就业歧视)

日本军事亚洲第一,是中国无法逾越的大山。

好了,欢迎精日继续补充。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