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5篇帖子。
(轉載知乎)有哪些事情是你到了韓國才知道的?
41樓 JosephHeinrich 2025-5-6 19:27
作者:不吐不快君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309840/answer/7752757651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約炮文化深入人心。一個韓國人在街上要了你的電話號碼,加了kakap

第一天:

「만나고 싶어요」(想見你)

然後不說話

第二天

「去我家看電影吧」

真當你走進這個國家,住上幾個月,親自體驗了一下,才會發現,韓國的生活其實是一場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拼搏戰鬥。

這裡是全球唯一一個出生率進入零時代的國家,老年人不坐享清福,反而要麼繼續工作,要麼踏上尋找工作的路,就像是進入了一個永不停歇的「工作競賽」。

房價飛漲,首爾買房像中彩票

如果你真有興趣了解韓國生活,那就得先從房價談起。

因為在這個國家,房子已經成了能否活得下去的一個「標配」。首爾的房價,不得不說,就是天文數字。

普通人想要在首爾買一套稍微地段好一點的房子,最好先準備好一個「二十年不吃不喝」的計劃,或者幸運的話,買彩票中大獎。

韓國的房價在最近幾年飆升得非常快,基本上房價的漲幅已經接近了50%。我住的地方,韓國人住得比想像中的「唐人街」還要混亂。

濟州島

,大家聽過嗎?曾經一度成為中國人投資的熱土,那裡的房產本來是中國企業的「主場」,要不是政府及時做了干預,估計那時候三分之二的房產都已經成了我們中國人「持有」的了。

而且在這裡,房子設計得也不是一概而論——根本不會看到像中國那種統一風格的樓盤。

在首爾,建築參差不齊,一棟樓和一棟樓看起來像是兩種風格。

要是覺得房子都是現代化的豪宅,告訴你,很多低層公寓就像是上世紀的建築,既簡陋又沒有現代都市的光鮮感。

最重要的一點是,樓盤的建築方式沒有強制的統一規劃,完全是業主自己想怎麼改就怎麼改。

可以看到各種讓你懷疑人生的房子布局:有的空間狹小得像倉庫,有的還在外面架著大廣告牌做生意。

與我國那些統一規劃的超大城市相比,首爾的房子就像是一塊永遠沒辦法處理好的「拼圖」。

韓國的住宅模式:兩種租房方式,各有千秋

說到住,韓國的租房市場也是一大特色。

租房大致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全稅房,另一種是普通的房租模式。

如果住的是全稅房,那麼先要交出房子的總值的大約2億韓元,簽個兩年合同,等到期後,可以退還所有的費用,這相當於變相的免費住。

這種模式就像是「買房不買」,房租全免!不過別想佔便宜,這種租法基本上是高檔小區的專屬,有錢才玩得起。

如果選擇普通的租房方式,那就得交一些押金,然後每月按時交房租。這個房租的標準,視你選擇的房屋條件而定。

有些地方,尤其是繁華地段,車位甚至是附贈的,完全不需要另外花錢買。四台車還可以停到樓下,停車位可是免費的。

工作:拚命工作,拚命活

說完住,再來說說韓國的工作。

韓國的工作時間普遍是每天8小時,雙休,一年約20天年假,聽起來似乎還挺美好?

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工作文化是韓國社會的重頭戲,在職場上,競爭異常激烈,大家每天都在「拚命活」,拼到根本沒有時間呼吸。

別看最低時薪是8590韓幣,大約人民幣50元,看起來還挺高的,可要是真的想在首爾生存下去,根本不可能通過這種工資水平過上輕鬆的生活。

你想想看,在首爾的生活成本這麼高,光是吃飯、房租、交通,根本就不是低薪階層能輕鬆應對的事兒。

不過有一點好的是,韓國的全職工作一般還是有假期的。假期比起西方的寬鬆,還有點差距,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能得到20天年假已經算是優待了。

社會等級:年紀輕輕就學會「默默忍受」

韓國的社會是一個非常注重等級和尊重的社會。家庭還是職場,年紀大的永遠是「話語權」的擁有者。

韓國人對長輩的尊重已經變成了制度,年紀比別人大一歲,就可以在任何場合,隨便訓斥那些比你年輕的人。甚至有時輕輕提個建議,都可能引來「暴風驟雨般的批評」。

我曾經提醒過一個年長的同事:「某某哥,你吃飯有點急,喝點水吧。」

結果,得到了什麼回應呢?他嚴肅地回答:「你覺得你比我懂得更多嗎?我知道我自己要喝水,你根本不配管我!

」這一刻,我簡直要在心裡吐血。可是,不管怎麼說,在韓國,就是得低頭。不能反駁,不能頂嘴,等級就是王道,否則就是「另類」。

只能默默承受,直到老一輩從你身上泄完所有的氣。

社會文化:小事成大事

在韓國,不僅是年紀的差異,連一個小錯誤也能被放大到無限。就比如說,某個業務員在客戶面前不小心放了個很大的屁,然後整個會議室都瀰漫了臭味。

你可能覺得這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笑話,對吧?可在韓國,這件事會被傳到公司大會上,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所有人都要圍繞這件事進行討論,並且毫不客氣地進行嚴厲批評。不管那位業務員已經心情崩潰,在公司,這種情形就像是個標準的文化流程,沒辦法避免。

計程車的「等級戰」:

說到韓國的交通,給你一個黑色計程車的感受可能比坐上一輛奔馳還要豪華。

想像一下,黑色計程車的司機無疑是頂級車手,車身黑色閃耀,更有種「王者專屬」的氣質——他至能通過手勢信號繞過紅綠燈,享有道路的專用權!

如果是一個黑色計程車司機,那可真是賺得盆滿缽滿,人們都愛坐黑色計程車,車源自然多,收入自然高。

但是,別得意得太早。再往下看,計程車行業的階層劃分讓你感嘆,原來連計程車都有社會地位。

橙色、銀色、白色的計程車,也屬於正規出租,但在韓國社會,這就是「底層」的代表。

看那些駕駛白色計程車的司機,真的是卑躬屈膝,為了每一單生意努力付出。

試想,一位穿著正裝的白色計程車司機,剛剛跳上車準備載客,遇到一輛黑色計程車過來,老司機們會忍不住對自己司機身份進行一次反思。這樣的「上下有序」體系,你能接受嗎?

韓國罪犯的「現場直播」

在韓國,罪犯和犯罪現場是個永遠不過時的娛樂節目。想像一下,看著電視,突然播出一場「犯罪現場秀」——這不是電視劇,這是真實的新聞!

韓國的罪犯一旦被捕,都會被綁在現場讓重演自己的犯罪行為,現場指證。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嚴重犯罪分子會被電視台全程直播,讓公眾目睹他們如何「洗淨污點」。

通過這種做法,韓國公眾可以感受到犯罪帶來的危害,也給那些「道貌岸然」的罪犯們上了一堂終身難忘的社會課。

可以說,這種方式把「懲罰與娛樂結合」做得相當有趣,你覺得呢?

韓國人對外貌的「癲狂」:

如果以為韓國的精緻只屬於女性,那就大錯特錯了。在韓國,化妝已經成為了全民日常行為,甚至連男性也加入了「護膚狂人」的行列。

你可以想像,某個星期天,男朋友在浴室里洗澡,接著開始了護膚八部曲,第一步就是拿起身體乳,細細抹開;接著刮鬍子,剃鬚刀要清潔到位;

然後用一次性洗臉巾擦乾臉,再塗上一層蘆薈膠,緊接著是爽膚水、乳液,之後吹頭髮、抹髮膠、噴定型噴霧,每一步都好像在做美容大作戰。

更有意思的是,每天出門前都得塗上防晒霜,防晒變成了第二天性,甚至從嬰兒時代就開始。

你沒看錯,韓國的男士護膚品市場火爆到不行,連面霜、防晒霜、素顏霜都成了必備神器。

你想想,一個普通男人一天塗七八種產品,花費不菲,只為了在外界展現出一副年輕健康的面孔,韓國的男士化妝品市場已經讓全球美妝品牌也無法忽視。

公共廁所變身「美容聖地」

再來說說韓國的公共廁所,這可不是想像中的髒亂差。相反,韓國的公共廁所基本都是高標準,不缺廁所紙、洗手液,還有一項特別的配置——鏡子!

讓你隨時檢查自己的儀錶,補妝、刷牙成了許多人出門前的常規步驟。你

可能會好奇,為什麼韓國人對待刷牙這麼「嚴肅」?

因為在韓國,牙齒就是第二張臉。沒錯,從小到大,每個人都被教育要隨時保持清新口氣,每天刷牙三次,甚至在公共場合也不忘去刷個牙。

韓國福利,居然是「發錢」!

聽說過很多國家會為民眾提供社會福利,但在韓國,福利的方式有點「不按常理出牌」。

當災難降臨,韓國政府的第一反應不是募捐或是調動社會力量,而是直接發錢!無論你是富人還是窮人,甚至是外國勞務人員,只要符合條件,都能獲得一筆災難支援金。

就拿我家來說,老公作為中國籍勞務工人,剛開始就領到了40萬韓幣的災難支援金,之後全家還額外得到了50萬家庭支援金。

這筆錢甚至足夠我們幾個月的生活開銷。

「孩子就是未來」:

除了災難支援金,韓國的孩子福利也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

從孩子出生到六歲,韓國政府會每月補貼,金額大概在18到30萬韓元之間。這筆錢基本能確保孩子從小不需要父母額外承擔經濟負擔。

更有意思的是,韓國的醫保制度也是一個令人驚嘆的系統:一個家庭只需交一份醫療保險,全家老小都可以享受醫保福利,醫保覆蓋面非常廣,住院、看病、買藥都能報銷三分之二。

韓國是個既讓人感到「有錢有閒」,又讓人心生壓力山大的地方。是的,如果決定去韓國,不僅是吃泡菜、看電視劇這麼簡單,還得了解那裡面隱藏的深層「辛酸」。

就讓我帶你從福利聊到飲食,從社保聊到交通,看看這個「看似很酷」的地方,背後到底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坑」。

失業福利:不用愁,最糟也能吃上一段「泡麵」

先聊聊僱傭保險,這可是韓國社會福利之一。如果在韓國月薪達到500萬韓幣(大約三萬多人民幣),失業後不至於立即陷入貧困。

只要滿足相關條件,可以申請僱傭保險,從而獲得大約100多萬韓元的失業補貼,暫時能填補那有些尷尬的收入空白。

不過,不能完全依賴這個福利,還是得快點找工作,因為失業期間的保險待遇是有時效性的,拖得越久,生活水平越低,甚至最後只能依賴泡麵度日。

所以,韓國人對失業的焦慮和拚命找工作,真的是全世界最會「拚命」的國家之一了。

養老:等不到孩子,政府幫你「守夜」

說到社保,韓國其實在某些方面挺「溫暖」的,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的福利。

韓國的養老保險制度

與我們國內有些相似,基本上60歲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

而且,如果身邊沒有子女,又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話,依然會為你提供一筆基礎生活補貼,能安度晚年,儘管補貼沒有那麼「高大上」,至少能安心過日子,免除被丟棄的恐懼。

特別是那些無兒無女、年紀一大把的老人,還給提供了7000萬韓元的住房補貼,這筆錢折合成人民幣大約42萬元,足夠讓他們住進一個乾淨溫馨的地方。

在首爾這種寸土寸金的城市,42萬人民幣甚至可以租到一個三十多平方米的公寓。

加上自己的一些存款,老人能過上像「富婆」一樣的退休生活。如果再不想要停車位,乾脆找個70平的房子住,也完全可以。

考試:4小時睡覺配得上大學,壓力山大

再來聊聊韓國的教育制度,說「讓人崩潰」一點都不為過。

韓國的高考,對當地的考生來說,那幾天就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生死戰。

有個說法叫做「四當五落」,意思是一天只睡四個小時,才能爭取上大學的資格。

試想,連續幾個月熬夜複習,白天16個小時泡在書堆里,晚上才有幾個小時的時間來恢復體力,而一旦錯過了4小時的睡眠窗口期,就會被視為不合格,直接「掉隊」。

對於這些「拚命三郎」來說,考試的錄取率依然只有50%。即使拼盡全力,最後也可能會像大多數人一樣,成為那「沒被錄取」的一員。

不僅如此,考上大學的學生還要面臨學費壓力,為了交學費,很多學生不得不休學去打工,努力賺錢,而這時,學習與工作的雙重壓力,讓很多年輕人心力交瘁。

你看,韓國人有著超高的競爭力,同時也承載著巨大的精神負擔。

韓國的飲食:泡麵至上,胃在承受極限

說到韓國的飲食文化,第一反應就是「泡菜」。是的,泡菜是韓國的靈魂食物,幾乎每一餐都要吃上一口。

韓國人對泡菜的熱愛達到了瘋狂的程度,一年要吃掉超過90萬噸泡菜,走在大街上,隨便都能看到泡菜博物館

泡菜已經不是普通的食物,已經升華為文化符號,幾乎代表著韓國人的精神氣質。

不過,除了泡菜,韓國的泡麵文化也值得一提。

韓國是世界上最會吃泡麵的國家之一,每個人平均每年要吃74.6包泡麵,而且,泡麵里只有粉包,沒有醬包。

泡麵在韓國幾乎等同於主食,隨時隨地,都可以泡上一碗泡麵吃。泡麵往往配有雞蛋、豆腐、蔬菜等配料,吃起來既方便又能「增加一點營養」。

最具諷刺性的是,韓國人把泡麵吃得異常精緻,而飲食習慣中,甚至存在著「健康第一」的宗旨。

他們的菜肴講究的是「炖煮拌炒,少油少鹽」,不喜歡重口味的食物。看似健康的飲食,卻常常讓你的胃受不住——尤其是冰水和熱食交替的吃法。

吃冷麵、喝冰水,接著來一碗滾燙的辣湯,讓胃在短短几分鐘內經歷了「極寒與高溫」。

交通系統:

韓國的交通系統說「發達」,一點不誇張,尤其是地鐵系統。

首爾的地鐵,可以說四通八達,從任何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都沒問題。

而且,韓國的地鐵服務非常友好,特別是對於外國遊客,中文指示牌隨處可見,完全不用擔心迷路。

地鐵上的指示系統非常清晰,方便每一個乘客。更有趣的是,韓國的摩托車可是沒有速度限制的,街頭飆車就是家常便飯,與我們的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完全是兩碼事。

除此之外,韓國的自行車與我們的認知也不一樣。對韓國人來說,自行車是健身工具,而不是交通工具。

你很少看到韓國人騎著自行車上班,他們更傾向於更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畢竟騎自行車,速度太慢,還是得依賴地。

總的來說

韓國這個國家,外表光鮮亮麗,實則蘊藏著無數壓力。從福利制度到瘋狂的考試,再到胃不能承受的食物搭配,以及交通的高效與瘋狂,既感到驚嘆,又想要在這個國家的神奇體系中,找到一個生存的平衡點。

42樓 JosephHeinrich 2025-5-6 19:27

作者:清風·久曖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309840/answer/356367390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南棒子的心裡


實際上的情況


43樓 JosephHeinrich 2025-5-6 19:27

劉宇寶:




所有泡菜都是可以無限續的
韓國人家裡專門有1-2個冰箱是拿來放泡菜的
傳統韓餐有將近一個桌子大概20個菜,份量很小但是準備非常繁瑣,一般都是出去吃
韓語裡面本土原聲詞只覆蓋了基礎生活,專業一點的領域幾乎都是英文和中文的音譯,或者兩者結合。比如說手機就是「攜帶phone」的音譯。長句子不亞於日語的片假名地獄……本地人都經常要查某些詞啥意思, 比如說最近比較火的零度燒酒的名字是西班牙語的零的發音的音譯……
年輕人的長者喝酒,碰杯以後要背過身擋住喝以示尊敬
招待的話一定要安排個下半場,不一定是接著喝(一般95%是啤酒炸雞),找個小咖啡廳喝杯飲料聊兩句也算
韓國一樣不能用谷歌等等外來軟體,包括但不限於搜索引擎,地圖導航等。kaokao全家桶(類似於微信)覆蓋了你所有生活所需
外國人(如我)學韓語不用管敬語,你就當5-80都是你的好朋友就行,但是部分講究一點的對你會用
有資源的韓國朋友會拿美國綠卡躲兵役
隱形眼鏡必須要有處方才能買
Uber在韓國是非法的,但是外國人只能用他叫車,酒店給你叫車默認是最貴的豪車。kaokao taxi必須要綁定本國信用卡,外國信用卡只能騎共享單車。
一般餐廳門口都有免費的自動咖啡機,方便中飯吃完喝一口去做牛馬(不午休)。也有人晚飯燒酒喝多了結賬的時候搞杯咖啡醒酒,方便下半場接著沖。
機場大巴灰常方便,能到所有頂級酒店和八成以上3星級。一般一條線就兩三站,大沙發座椅比的士舒服。價格也不貴,首爾市內大幾千,水原那麼遠也才萬把塊錢。
機場大巴在疫情後取消了非機場的線下售票,所以外國人如我從機場去酒店買票很簡單,酒店回機場就很麻煩。沒有本國卡只能求朋友或者酒店前台幫忙買票。
酒文化很盛行,所以解酒的東西也多。有一次我喝大酒第二天感覺要廢了,朋友給了我一包口服液。巨甜,效果相當可以,雖然不能緩解不適但是腦子醒了。類似於打了麻藥,知道身體不舒服但是不影響了。
地鐵可以直接刷韓國本國銀行卡,但是走的協議是中國銀聯

(???)。我第一次看到以為銀聯那麼牛逼打通了韓國收費體系,開心的不行,然後和傻子一樣用我的中國銀聯卡猛刷……
仁川機場的效率是真的低,過個安檢要排隊整整一個多鍾。
韓國所有酒店自從2023開始就不提供免費的牙刷和牙膏了,記得自己帶或者去便利店買,一次性拖鞋還是有的。

想到再更hhh

------分割線------

2024.11.10更新

Uber 合法了,終於,告別kk taxi

補一下12的照片

44樓 JosephHeinrich 2025-5-6 19:28
作者:夜遊夢境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309840/answer/258228018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首爾的霧霾比北京小,但是首爾地鐵里卡痰的聲音可比北京多多了,可能是他們不吃中藥吧。

2.首爾的公交車裡有時候會播放最新流行音樂,在北京想都不敢想。

3.首爾地鐵里有一本正經的西裝大叔看豎版漫畫。

4.紅綠燈有地線燈,方便玩手機的人低頭也能看到紅綠燈。

5.機動車幾乎不按喇叭,但是馬路也很吵,他們的電車太少了。

6.首爾的機動車遵守交通法規情況,比北京的要好太多。

7.江南station

東邊小山坡的一戶建,沒有防盜窗。

8.服裝真的是黑白灰,穿牛仔褲的人數比較多。北京地鐵里穿牛仔褲的人的比例比首爾的低。

9.這一條是聽說的,據說他們年工作時間1900小時。

10.首爾路上外國人比例,比北京高。(純直觀感受)


11.男女街頭擁抱場面出現頻率,比北京高太多太多了。

12.他們也有機動車佔用盲道情況,並不是完全遵守法律。


13.咖啡店真的多。

14.他們自行車修在人行道上面。

15.首爾路人妝容比北京精緻極多。

16.上班族很少穿衝鋒衣的,戴眼鏡的也比北京少。

17.韓國的711不是自動感應門,和中國泰國的711完全不同。

18.男士逛梨泰院超級無聊,啥都沒有

19.韓國的別墅區/平房區沒有亂叫的狗。和曼谷截然不同。

20.首爾汽車站沒有安檢。

21.有些酒店入住會發保險套,一次發仨。

22.城市裡圍牆、圍欄比北京少太多。

暫時觀察到這麼多~

45樓 JosephHeinrich 2025-5-6 19:28

我非常不認同馬克.曼森的那些言論,因為他純粹就是把韓國人當做沙批了。

但是這麼世界沒有任何國家、種族、民族、宗教下的人是沙批,他們的現狀是他們歷史、地緣、文明的綜合體現罷了。

說人話就是韓國目前的現狀是美國塑造的,那麼你美國人就不能說風涼話,否則你就是沙批。

再說一句公道話,中國人也不能隨便說周圍國家的人都是美狗或者沙批,因為中國本身的存在就導致了周邊國家的各種無奈。


說會正題~在這個地球上只有美國和中國可以適當嘲笑韓國,其他國家我認為基本沒什麼資格。韓國已經做的相當不錯了,人家也儘力了。你要知道韓國的產業水平、人口規模、國家實力哪怕放在歐洲他都比現在強的多的國際影響力。但是你猜為什麼現實的韓國會如此「不受待見」?

所以一個中國人是很難理解韓國/韓國人的心態的,有些東西你天生就擁有,而且名正言順的擁有。



作者:特蘭克斯的劍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309840/answer/2237712911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6樓 JosephHeinrich 2025-5-6 19:28

作者:半島過客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309840/answer/91891088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人到韓國後可能會發現的一些特別之處包括:

1. 餐桌禮儀:韓國人在餐桌上有一些獨特的禮儀習慣,例如吃飯時長輩先動筷子,晚輩才開始吃;在倒酒時,一般用雙手接過,顯得更有禮貌。

2. 用餐時不提供餐巾紙:很多餐廳不提供餐巾紙,或者只提供非常小的紙巾,因此在韓國外出就餐時,最好隨身帶上一包紙巾。

3. 沒有集中供暖:韓國的冬天比較寒冷,但不像中國北方有集中供暖,主要依賴壁掛爐地暖和空調取暖,尤其在老舊住宅中,壁掛爐地暖的使用非常普遍。

4. 垃圾分類嚴格:韓國對垃圾分類的要求很嚴格,每種垃圾(如一般垃圾、廚餘、塑料、紙張等)都需要分開丟棄,還有專門的垃圾袋需要購買。違規丟垃圾可能會面臨罰款。

5. 網路與支付:韓國的網際網路速度非常快,但很多網站需要實名註冊,甚至需要使用韓國本地的手機號。韓國的支付系統也很發達,但不像中國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那麼普及,分為不同公司互不通用,有些地方仍然更喜歡使用銀行卡。

6. 化妝和護膚文化:韓國人非常注重外表,大多數人不論性別都會化妝或使用護膚品,因此街頭隨處可見化妝品店,且商品種類繁多。

7. 送禮講究:韓國人送禮時也很講究,尤其是特定節日(如中秋節、春節)會送一些傳統禮品,如韓牛、堅果禮盒等。

8. 按鍵文化:在公共場合,比如電梯、地鐵出口,韓國人有時候會習慣按住開門鍵,等到所有人都走了才鬆手,讓人感到非常禮貌。

9. 地鐵里少說話:韓國人坐地鐵時通常會很安靜,即便和朋友一起也會小聲交談,使用手機時也會把聲音調到靜音,和國內地鐵里的環境有所不同。

這些都是一些中韓文化的差異,在韓國生活一段時間後會慢慢適應和理解。


47樓 JosephHeinrich 2025-5-6 19:28

韓國人是真的愛打扮 外貌主義 我走在街上 無論男女老少 他們出門的穿著都是經過搭配的 哪怕是中老年人的穿搭都很考究 街上大多數女士臉上都會帶點顏色 化點妝 身上也有配飾 男士基本都會做髮型(以我們的眼光 好不好看另說 在當地應該是潮流)看到你 大多數人先會從頭到腳的打量你一番 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作者:娃娃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309840/answer/82799309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8樓 JosephHeinrich 2025-5-6 19:29

不知吳:


聚會喝酒上級打下級巴掌,拍頭!國人應該是受不了的

49樓 JosephHeinrich 2025-5-6 19:29
作者:一杯闊落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309840/answer/45121761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冷知識:韓國居然有18個國家駐軍!

這些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義大利和德國。


50樓 JosephHeinrich 2025-5-6 19:29

杜木頭:


外蒙古,也就是蒙古國,是反華排華濃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是韓國老男人們的「後花園」。韓國人戲稱烏蘭巴托

是亞洲的基輔、最實惠的特色服務區。

在外蒙古,風吹草低時見到的,不一定是牛羊,極有可能是韓國老男人。外蒙古是韓國底層中老年男人的寶藏旅遊地,「價格」極為便宜。

蒙古國和韓國,兩國相隔數千公里,往返航班兩天才輪得上一次。但是,據蒙古國旅遊局

統計,自2015年以來,每天至少有100名韓國男人入境。他們的目的非常簡單粗暴,就是為了體驗蒙古國快速崛起的服務業,更直白點,也就是蒙古國女性。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曾進行過專項調查,2012年時,總人口僅為280萬的蒙古國,其中女性特殊工作者就有近2萬名。她們的服務對象,大多是千里迢迢來此的韓國男人。

令數以萬計的女性放棄尊嚴,罪魁禍首就是蒙古國那令人崩潰的貧窮。

蒙古國的體量很大,150 多萬平方公里的版圖,在全世界都算得上數了,領土能超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屈指可數。但是,高緯度、高海拔,再加上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導致這裡有著明顯的大陸性氣候,要麼連月無雨乾旱,要麼酷寒無邊。

烏蘭巴托被稱為「世界上最冷的首都」。最冷的時候,蒙古國的氣溫可達零下 40 攝氏度,甚至有零下 50 攝氏度的歷史記錄,夏季短暫而又炎熱。

幾乎所有的降雨都集中在東北區域,90%的國土一年四季都位於荒漠地帶,能趕上降雨的天數,屈指可數。

直到 2000 年以後,精明的韓國商人發現了蒙古國這片文化的空白市場,於是便大力投資韓國的文娛產業。

外蒙對中國文化嚴防死守,甚至是中餐廳都限制中文,但對韓國文化則完全大開綠燈。

廉價的交易,徹底激發了韓國男人的熱情。據統計,僅從2002年末到2021年末,整個蒙古國專門針對韓國遊客的韓式KTV

以及相關配套產業一度超過300家,其中80%以上在烏蘭巴托,非法營收折合人民幣1億元。

《2020年聯合國世界人口狀況》曾公布過,韓國的總生育率在世界198個國家、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一。同時,韓國還是結婚率全球最低,離婚率全球第三的國家。

歷史上的外蒙古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男女角色分工明確,男人負責狩獵、女人負責操持家務。這一習俗延續至今,使得女性成為男性的附庸,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蒙古國普通男性要麼在苦寒的草原上放牧,要麼在幽深的礦洞從事體力勞動。落後的醫療、惡劣的工作環境,再加上當地盛行的酗酒習俗,使得他們的壽命遠低於其他國家的男性。

據統計數據顯示,蒙古國每5名女性里,就有1名寡婦。獨自承擔著照顧家庭重擔的她們,想找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除了特殊服務行業,似乎也別無選擇。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