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23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3083/answer/346752783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一,思想鋼印
不一定,有些人只是被思想鋼印控制才這麼做的,這些人不一定明白這麼做本身有什麼用。
比如不說髒話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從不發脾氣可能引發什麼問題,還是說其實只是在你面前不發脾氣,和顏悅色有什麼用,這類問題可以去思考一下。看一下這類種思想鋼印在什麼情況下運行的很好,怎麼情況下會跟現實起衝突。還有理解一下為什麼社會要鼓勵這種思想鋼印的使用。
這樣你才能破除思想鋼印。
第二,非全方位的好
還有不要把所有的讚揚好的東西全都聯繫起來。這個東西是中國傳統道德塑造聖人一個習慣,比如一個人賺錢多就一定道德高尚,或者是一個人學習好就一定開車好之類的。這個在邏輯上就不對
第三,環境不同,標準不同
好與好之間尚有不同,而且不同的環境里評價好的標準也不一樣。
第四,利益驅動
可以試試從獲利的角度考慮不說髒話這件事,如果他因為說髒話導致原有的客戶拒絕合作,因為說髒話導致一個大單子沒了,因為說髒話給自己找了些麻煩。那對他來說就是淨損失,而這塊損失只需要不說髒話這麼一個低代價的事情就能避免,很多人就能做到不說了。
某些人表達憤怒,包括說髒話之類的,就是為了傳遞不滿的信號,或者是希望對方進一步讓利的信號。此時這種不說髒話的策略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跟品德並沒有什麼關係。
第五,視角局限
在實踐中,除非超長期的拿到一個人的全部數據,否則你根本無法保證一個人從不說髒話這是個事實。頂多只能說在目前的觀察中,在你的信息源里,他始終不說髒話。
所以題目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外推。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