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23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3083/answer/34675278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思想钢印
不一定,有些人只是被思想钢印控制才这么做的,这些人不一定明白这么做本身有什么用。
比如不说脏话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从不发脾气可能引发什么问题,还是说其实只是在你面前不发脾气,和颜悦色有什么用,这类问题可以去思考一下。看一下这类种思想钢印在什么情况下运行的很好,怎么情况下会跟现实起冲突。还有理解一下为什么社会要鼓励这种思想钢印的使用。
这样你才能破除思想钢印。
第二,非全方位的好
还有不要把所有的赞扬好的东西全都联系起来。这个东西是中国传统道德塑造圣人一个习惯,比如一个人赚钱多就一定道德高尚,或者是一个人学习好就一定开车好之类的。这个在逻辑上就不对
第三,环境不同,标准不同
好与好之间尚有不同,而且不同的环境里评价好的标准也不一样。
第四,利益驱动
可以试试从获利的角度考虑不说脏话这件事,如果他因为说脏话导致原有的客户拒绝合作,因为说脏话导致一个大单子没了,因为说脏话给自己找了些麻烦。那对他来说就是净损失,而这块损失只需要不说脏话这么一个低代价的事情就能避免,很多人就能做到不说了。
某些人表达愤怒,包括说脏话之类的,就是为了传递不满的信号,或者是希望对方进一步让利的信号。此时这种不说脏话的策略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跟品德并没有什么关系。
第五,视角局限
在实践中,除非超长期的拿到一个人的全部数据,否则你根本无法保证一个人从不说脏话这是个事实。顶多只能说在目前的观察中,在你的信息源里,他始终不说脏话。
所以题目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外推。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