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A說留學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28225/answer/343563804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之前成功申請到了蘭卡斯特大學
的市場分析專業,我可以根據我的親身經歷,來解答一下題主的疑問。
題主也想申請MKT專業,這個回答中的乾貨對於申請英國商科和MKT專業的同學,還是很有幫助的。
背景簡述
我的本科是廣州大學工商管理專業,GPA成績是3.44分,均分84.4左右。
雅思總分7.0分,其中聽力7.0分,閱讀8.5分,寫作和口語各6.0分,是2018年8月25日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考的。
最後被Lancaster的Marketing Analytics和Marketing專業、Cranfiled的Strategic Marketing專業、Strathclyde的Marketing專業以及Exeter的Marketing專業錄取,選擇了Lancaster的Marketing Analytics專業。

為什麼要出國?
現在回想一下之前的事情,其實我作出留學決定的時間還是比較晚的,在大三上學期的時候才完全確定下來要出去留學。
大一大二當時還沒有明確的未來規劃,而且當時我對自己的認知也不是很清晰,更多的時間都用在了參加社團活動和課外實踐上面。
對於出國留學這件事,也從來沒有想過,GPA上的也沒有過多的注意,和大部分的同學都一樣「60分萬歲,多一分白費」,導致我前兩年的GPA平平,雖然不是特別差吧,但是也沒有優秀到可以申請牛津劍橋這種名校。
我上了大學之後還是比較迷茫的,也就是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沒有想過自己未來要從事什麼行業,什麼工作,也沒有想過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後來我身邊的同學都有了自己的規劃,被她們所傳染,我也開始沉澱下來,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未來到底要怎麼走。
先確定一個目標,畢竟有了目標之後,才可以具體努力,朝著目標前進。
因為我本身喜歡參與課外實踐,在有一次參與課外活動的時候,我發現我對MKT這個行業還是很感興趣的。
我的本科是工商管理專業,只修過一門MKT的相關專業,畢竟是打算跨專業申請,肯定要打好基礎,才更有把握。
所以利用課餘時間,我自己閱讀了很多MKT專業核心基礎課程的書,參加了很多線上的講座,也利用假期找了一個MKT專業對口的實習工作積累實習經驗,從而提升自己的硬體和軟體,來彌補跨專業申請的劣勢。

選擇地區和學校
在確定了要出國留學之後,就要確定留學的國家和學校了。
我本身家庭條件一般,所以在留學的選擇上還是要跟父母商量一下。留學的國家和學校的選擇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確定,不然負擔會很重,而且要綜合考慮時間和金錢這兩個方面。
如果是追求性價比的話,那肯定是香港和英國這兩個國家,學制只有一年,花費也是大部分家庭都可以接受的範圍,愛爾蘭其實也有一年制的碩士,但是院校的選擇範圍會小一些,還可以的大學只有UCD和TCD這兩個大學。
如果是追求教學質量的話,英國和美國屬於留學的第一梯隊,如果家庭條件不錯的話,也可以選擇美國。
我本身是打算去香港留學的,後來又轉到英國的大學進行申請,主要是因為:
第一,我這個人其實不定性,還是比較喜歡出去闖蕩的生活,也喜歡感受多元的文化和風土人情;
第二,我要申請的項目屬於商科,英國的商學院和商科專業的可選範圍要多於香港。
確定了要去英國之後,然後就要面臨選校的問題。
選校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對於專業我已經很明確要讀商科專業,所以在選專業這個方面沒有花費太長時間。題主如果專業也需要選擇的話,肯定也要花額外的時間去對比,如果不確定自己適合哪個專業,可以考慮針對不同的專業都找一份實習,畢竟實踐出真知。
我在選校的時候,主要是關注大學的商學院和MKT專業的教學質量,本身我沒有太多名校情結,所以綜排看得比較少。
但是如果題主是有名校的話,也可以多關注一下學校的綜合排名。名校情結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出國讀書大家都想去好學校,但是我個人還是不建議過於注重學校排名,畢竟各大排行榜的排名依據都不同,排名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但我並不建議作為決定性因素。
就拿英國來說吧,英國也有些大學全球的綜合排名很高,但是並不是所有學科的師資力量都很強,只是因為某一個專業或者學科優勢比較大,所有整體的綜合排名有所提升而已。
題主也是打算申請商科分支的MKT專業,如果你在選校的時候,發現一所大學商科的師資和專業能力一般,課程設置和你未來的職業規劃也不是特別符合,我還是建議你綜合考慮一下,要不要因為名校情結放棄另外一個對你未來規劃有用,可以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的專業。
當然每個人的側重點都不同,以上的想法僅代表我個人,題主要如何選擇,還是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
在選校的時候,不僅要注意如上,還要注意地理位置、校友人脈關係網、就業前景等等因素,這些都是需要綜合考慮的,至於各佔多少比例,還是看題主個人。比如說有些同學在大城市生活習慣了,就不喜歡位於英國小鎮或者郊區的大學,會更偏愛地處核心城市的大學。英國除了倫敦、伯明罕、曼徹斯特等等這幾個大城市之外,其他的城市基本上都屬於小鎮,生活設施和交通上肯定會比大城市相對落後。
如果題主喜歡熱鬧和繁華的學習、生活,那可以選擇倫敦等核心城市的大學;如果題主想體驗一下悠閒、生活節奏慢的環境,也可以考慮去英國的小鎮里讀讀碩士感受一下,也是人生的一個不錯的經歷。
校園人脈網和就業前景也是選校需要考慮的兩個因素。建議題主在留學前就去留學的論壇、網站、貼吧等等上去和前輩們溝通、交流一下。如果有聊得不錯的師兄師姐,也可以問問學校的概況,比如說就讀體驗啊,發展前景啊等等 ,當然最直觀的,你也可以直接從官網的就業服務中心去了解就業率和發展前景。
畢竟這是個網際網路發展迅速的時代,還是有很多消息是可以通過網路獲取的。另外獲取消息的途徑也有很多,並不局限的網路,你也可以通過自己國內朋友的人脈網去諮詢。但是一定要提前去了解,而且爭取做到信息的全面性,避免信息的不對稱性和滯後性,你要通過多個渠道去搜集,進行對比和篩選,這樣在留學申請中,才能掌握主動權。留學這件事情上,還是需要很多數據去支撐和參考的。
我之前申請留學的時候,要申請MKT專業,所以把英國的商學院和MKT專業比較不錯的大學全部羅列出來(沒有申請G5名校,因為我本身是雙非大學,我希望找一些穩妥的大學去申請,不想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主要羅列了MKT專業的課程設置、錄取要求等等信息,然後按照我收集的資料,分為三個梯隊進行申請,包括4所衝刺申請的大學、3所匹配申請的大學以及2所保底申請的大學,申請難度依次遞減。
對於保底大學來說,就算是真的拿到的offer,我去的機率也不會很大,所以在申請的時候主要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衝刺和匹配申請的大學上。
對於衝刺申請的大學,雖然知道被錄取的機率偏低,但是還是要嘗試一下的,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就算最後收到了拒信,但是也努力過,也不會後悔。
對於院校要求背景這個方面,我要提醒一下題主,因為當時我在申請的時候,就是吃了這個虧。
我當時在申請杜倫大學
的時候,沒有提前確認他的要求就直接提交了申請,後來收到的拒信,拒絕的理由是:」Your awarding university does not appear on our approved rankings list」,60英鎊的申請費就這麼沒了,所以院校要求背景,題主還是要看一下的,硬體要求門檻達到了再申請也不遲。

如何提升
確定了國家和學校以及專業,就可以開始提升自己的硬體成績和軟性背景了,主要就是雅思備考、提升績點、找實習這些內容,英國會更喜歡全方位發展的申請者,所以題主要從多方面提升自己。
關於雅思雅思成績有效期是2年,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是要儘早開始準備。每個大學對雅思的成績要求不同,有些大學不僅要求總分,還會要求小分。所以在雅思考試之前,要確定分數門檻哦。
商科專業對雅思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建議題主總分達到7.0+,單項小分均達到6.5+,不然很可能會面臨要讀語言班的情況。
讀語言班不僅比較浪費時間,而且學費什麼的可以考好幾次雅思了。還是建議題主在前期備考的時候,多花點時間和心思,爭取達到要求的分數。
我自己是考了2次雅思,拿到了總分7.0分的成績。首站雅思還是很慘的,當時自己也沒有太重視這個事情。前年年底讀完雅思培訓班之後,緊接著後邊就是期末考試,然後就是寒假實習,一直沒有時間去考雅思,也感覺自己沒有準備好,所以就一直拖著。
寒假期間也沒有系統地在再複習一遍,只是有時間就看看,周末也比較嗨,沒有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去年四月份首站的時候,從考場出來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沒什麼希望了,結果出來之後也在預料之中,總分只有6.0分,單項小分5.5分。
雅思首戰失敗之後,我察覺到了系統化複習的重要性,所以開始用心複習。平時首要是保證學校學習的課程的成績,然後抽出時間複習雅思,每天會制定學習計劃,打個比方,每天要複習多少個單詞,做幾道閱讀,積累多少句型等等,按時完成。
到了暑假的時候,我找了一份MKT對口的實習,期末考完試沒過多久就直接入職了。入職之後,我就開始了白天實習,晚上複習的忙碌生活,那段時間是真的生不如死,每天24小時感覺除了吃飯、實習,就是備考了。當時恨不得把自己一分為二,一個自己去專門實習積累實務經驗,另外一個自己用心備考,當一隻稱職的烤鴨。
實習的工作比較輕鬆,不需要加班,這一點還是很讓我欣慰的。我下了班之後,在宿舍洗漱完畢,就會開始複習雅思。現在回頭看看,那段時間的確是很艱難的很痛苦的,當時家裡又有一些事情,學習壓力、工作壓力,再加上家庭壓力,壓的我有些喘不過氣來,也很擔心自己二戰雅思會失敗,所以比較焦慮。但是反過來看,那兩個月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磨礪和鍛煉,讓我在困境中學會了如何化壓力為動力,如何高效合理地運用時間,抗壓能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後來二戰看到成績的時候,我很欣慰,更多的是慶幸,這兩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
我建議題主確定好要出國之後,儘早備考雅思或者托福,不要拖著,而且在備考的時候一定要專註且系統化地學習,而且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備考。

關於GPA不管題主是申請哪個國家,GPA都是很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成績之一。
如果你GPA很不錯的話,在留學申請中,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優勢的。
我前面也說過了,留學的準備要趁早,畢竟GPA成績是從大一開始積累的。如果你大一、大二過於放飛自我,大三開始GPA刷分也無濟於事,畢竟前面的成績的都無法改變了。而且大部分大學大三、大四不會開設太多課程,你想刷分也沒有課程讓你刷。
所以我還是建議題主不管要不要出國留學,都要從大一開始好好學習和考試。就算你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對未來很迷茫,好好學習肯定不是什麼壞事,畢竟高績點,不管是留學申請還是找工作,甚至考研,都是你的一個優勢。
目前留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且之前英國又開放了明年可能會回復PSW簽證的消息,肯定留學申請的數量也會有一定的增加。總數增加了,但是錄取名額差不多還是那些,肯定競爭也會更激烈。
一般英國的大學對於985/211高校的申請者,GPA要求80+,商學院的話要求會偏高,因為商學院每年申請的人數都比較多,自然錄取標準也會擇優錄取,也變得高了。有的大學對985/211高校的錄取門檻會要求更高,需達到85+,雙非背景的申請者需達到90+。英國很多大學都是有conditional offer的,如果你的con offer中要求畢業時,GPA達到85+,你還有時間和機會去刷分,一定要把握機會。
但是一般大學在大四的時候普遍不會設置太多課程,你只能通過重修之前成績較低的課程,來達到con offer的要求了。如果實際分數和門檻差距比較小的話,刷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而且就算你沒有刷到,也是有argue的餘地的,比如說84.5分和85分,你可以嘗試去爭取一下轉成unconditional offer。但是如果差距比較大,比如說82分和85分,那肯定就算去argue了,也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所以建議題主在大一的時候就注重GPA的成績,切忌不要前期放飛自我,後面懊悔不已。

關於實習對於實習的選擇,肯定是大公司的實習崗位含金量會更高。如果進大公司沒有 什麼機會的話,那麼就選擇一些專業匹配度較高的實習崗位和公司,如果可以積累到有用的實務經驗,也是有一定的含金量的。
不過那種水實習,就是更側重與輔助性工作的實習含金量還是很低的。還是建議題主找一些可以接觸到核心業務的實習,這樣在後期的CV和PS撰寫中,也可以成為你的撰寫素材,而且對你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是有一定幫助的。

關於文書文書是留學申請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所以題主務必要重視。
(1)推薦信
我先說一下推薦信,推薦信的開具,要提前聯繫老師,而且如何選擇老師也是有說法的。
一般英國的大學會要求申請者提交2封推薦信,一封是來源於學術領域,還有一封是來源於實踐領域。
學術領域的推薦信,你可以找你本科的專業課老師或者教授,或者你之前參加的科研項目和實驗組的導師也是可以的;
實踐領域的推薦信,你可以去聯繫你之前參加的比賽的輔導老師或者實習單位的領導開具。
如果你大學的時候,活動經歷、比賽或者項目經歷比較少的話,也沒什麼關係。你可以從課堂的方面出發找推薦人,比如說我之前在大三的時候曾經學過專案管理這門課程,期末考試是分組策劃一個項目,我當時找了這個輔導我項目的老師幫我開具推薦信。
推薦信一般都是提前跟老師溝通好,老師同意幫你開之後,你自己先寫好初稿,然後老師再根據你的初稿進行修改,沒問題之後簽名。當然也有一些老師的英文很不錯,也比較認真,會自己寫推薦信。不過國內的大學的老師自己寫推薦信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
如果你要自己寫推薦信的話,切忌不要過於誇張,可以從不同的幾個方面入手,但是寫得不要太長,要有側重點的去寫。

(2)文書
文書我主要說一下個人陳述,即PS。
不管你是自己全DIY還是找中介進行半DIY,一定都要有一定的參與度,不能全都扔給中介,畢竟PS中撰寫的內容都是來自於你自身的經歷。
在撰寫文書之前,你可以把自己的閃光點都羅列出來,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去寫,打個比方,未來職業規劃、課外活動、學術背景、課外活動以及專業經歷等等,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確定好切入點,就可以開始深度挖掘了,可以舉幾個案例,有理有據的進行闡述。這樣不僅可以更形象化地體現出你的優勢,彌補你的劣勢,而且還更有針對性。
文書的組織價格大概有4個部分,題主可以按照如下的框架去準備:
第一部分,開頭。題主可以從自己的興趣進行入手,先寫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專業,如果喜歡故事性的文書風格的話,也可以從小時候的經歷入手。
第二部分,主體段落。這一部分是文書的賀新年部分,你可以闡述你曾經的實習、科研項目、實驗室、活動以及學術等等經歷,從多個角度去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不能單純的記敘,那樣看起來會像流水賬,要在記敘的同時表達一些你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同時注意要有一個清晰的邏輯,比如說時間上的邏輯,或者故事的連續性,這些都是可以的。
第三部分,職業目標和選校原因。這一部分你可以闡述你的未來職業規劃,比如說出國留學是為了什麼,表達你的未來規劃,可以從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兩個板塊來寫。同時說明你選擇這個專業的原因,可以從課程設置入手,說明這個專業可以給你帶來什麼,你又能為這個專業帶來申請,也可以說明你和專業的匹配度很高。
第四部分,結束段提煉總結。結束段還是比較容易的,就是總結一下你的整篇PS,如果思想上可以有一個高度的話,那肯定是更高的。
題主需要注意,我並不建議你一篇文書走天下。這和你找工作的時候,不能用一個簡歷進行海投是一個道理的,你要根據你要申請的大學和專業的要求不同,進行修改你的文書。你還是要根據具體的大學和專業去有針對性的修改。
我當時申請的專業都是MKT方向的專業,但是每篇文書都是不一樣的。
MKT只是一個大方向,每個專業的課程設置都是不同的,有的MKT專業側重於international marketing的教學,有的則側重於strategic marketing方面的教學,還有的更側重於advanced marketing management方面的教學。
所以我建議題主在準備文書的時候,要根據課程設置等方面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去修改文書。比如說international marketing專業的話,更側重於國家市場的學習,你就要在文書中突出你的國際化思維和視野,比如說一些海外名校交流學習的經歷,外企實習經歷就比較加分。

後記
我是從2017年開始正式準備留學的,10月開始備考雅思,一直在2019年的2月申請結束,一共用了16個月去準備。這16個月對我而言,說長不長,但是說短也不短。
雖然現在回頭看看,曾經的那16個月算不上什麼,但是在準備的時候還是感覺很漫長的,每天都感覺時間不夠用,卻又期待著時間快點結束,趕緊熬過去。那一段時間,還是比較痛苦,也比較矛盾的。
同時,也會懊悔自己大一、大二沒有好好考試,重視GPA,但是對當時努力的自己也很欣慰,慶幸在畢業前有了想留學的想法,也不至於大學後邊的時光也荒廢掉。那麼多焦慮的夜晚我都熬過來了,最後也如願地收到了理想大學的offer。
我之前也迷茫過,害怕自己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也害怕前途一片黑暗。畢竟每個人都會經歷一個自我否定期,當時我一個朋友跟我說:你只要活在當下就可以了,不要一直糾結已經發生的事情。我才反應過來,我一直都活在過去,懊悔之前的事情,但是沒有看到當下。
如果題主跟我一樣,我建議題主不要在回頭看過去了。過去的已然發生,你再懊悔也不會改變什麼,倒不如把握現在努力提升自己,縮小差距,會更容易成功。
如果題主你要問我整個留學申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會想也不想地就告訴你:心態。
心態是真的很重要,你有良好的心態,你才能有明確的目標,並且朝著目標去努力。如果你心態很容易崩的話,這種情緒會影響你的備考和材料的準備,你會一直陷入迷茫的狀態。所以把我當下,通過各個方面去努力提升你自己,才是王道。
希望題主可以成功申請到理想的大學,也希望題主的未來會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