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鹽亭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262238/answer/194768765976706371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今年大概會是精日彈冠相慶的一年,因為今年中日人均gdp會再次拉大。
日本人均gdp會從2024年是中國的2.4倍增長到2025年是中國的2.5倍。

日本2025年人均gdp預計會達到3.6萬美元,創下3年以來的新高。
我看過知乎有些唱衰日本的極端派曾預言2028年中國人均gdp會超過日本。
目前看來是遙遙無期了。
精日開始認為中日人均GDP將永遠無法拉近,日本已走出失落三十年,好日子還在後頭,我們才剛剛開始。
他們的理由是:2022-2025年日本人均gdp僅從中國的2.7倍下跌到2.5倍,差距縮小幅度近乎停滯,甚至於有人預測明年日元還會升值,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中日人均差距還能回到2021年乃至於疫情前的水平。
但,我看未必。
因為2022年至今日本人均gdp穩定在中國的2.5倍左右,並不是建立在日本gdp實際增速跟中國趨同之上,而是建立在天量泡沫之上。
2022年至今中日gdp實際增速對比:
2022年 中國3% 日本0.9%
2023年 中國5.2% 日本1.5%
2024年 中國5% 日本0.1%
2025年上半年 中國5.2% 日本1.5%
實際增速來看中國一直領先於日本
如果按照此前的人均gdp差距縮小幅度來看,2025年日本人均gdp能有中國的1.5倍就算不錯了,不可能還有2.5倍。
而中日人均gdp差距在2022年後就不再縮小的主要原因就是中日兩國經濟政策的互相背離。
日本為了搞所謂再通脹
,吹起了一個天量的泡沫。
相反,中國這幾年則是一直在擠泡沫,進而國內出現通縮
,2023年至今,中國gdp的名義增速每一年都低於實際增速。
打個比方。
硬貨國第一年生產了1萬斤糧食,第四年生產了2萬斤糧食。增長了100%。
泡沫國第一年生產了1萬斤糧食,第四年生產了8千斤糧食。下跌了20%。
明眼人都能看出硬貨國更有農業潛力是吧?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第一年和第四年兩國農業產出都一樣呢?
原因就在於泡沫國第一年保有100個糧倉,第四年保有200個糧倉。增長了100%。
而硬貨國糧倉夠用了,第一年和第四年都是100個糧倉,增速0%。
所以雖然看實際農業產出,硬貨國更多,但泡沫國拚命炒作糧倉價值,糧倉越買越多,反而也會給人一種農業蒸蒸日上的感覺,甚至還會吸引硬貨國的國民去大肆購置泡沫國這些價格急速上漲的糧倉。
日本現在就是這樣的狀況。
日本在實際gdp增速遠低於中國的情況下。
2025年上半年東京新建公寓的價格比2022年增長60%。
日本目前的股票總市值相比於2022年初增長了80%。

我查了一下,2023年的9月人民幣兌日元匯率漲至20.4。
2025年目前為止人民幣兌日元平均匯率還是20.4。
也就是說這兩年人民幣兌日元匯率漲了一波後又反彈回去了。
日元已經收復了不少失地。
這裡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國內因為擠泡沫大量流失的熱錢
跑去了日本,去追漲日本的股市和樓市。
日本吸引了不少來自於中國的熱錢,短期內拉高了日元匯率。
這一情況可以說跟中國2000-2015年如出一轍,而2015年之後中國開始主動擠泡沫,你就會發現誰在裸泳了。
最典型的就是2015年後的東北某些城市,一直到今天名義GDP都停滯在了2015年。
中國城市過去10年GDP的平均實際增速至少還能維持在5%-7%,去對衝掉擠泡沫的不良影響。
日本呢?未來一旦泡沫破滅,每年最多也就1%的實際增速,根本無法去吞掉這些泡沫。
事實上中日在2022年後因為經濟政策的差異,一個擠泡沫,一個造泡沫,實際經濟水平與人均gdp已經越發背離。
作為一個基本完成城鎮化的深度老齡化國家,日本2024年共售出了95萬套新房,而同年中國僅售出800萬套新房,你敢想?
中國人口是日本的11.3倍,但新房銷售套數僅為日本的8.4倍,也就是說從2024年開始,中國人均新房銷售套數已經低於日本了。
日本因為團塊時代死亡潮
的來臨,每年市場上都會新增100萬套空房,而日本每年步入職場的所有年輕人數量也不過100萬左右,結果日本現在每年光是新房的銷量就達到了95萬套,你說這些人買房真的是所謂的剛需嗎?
其實就像我上面所說的那樣,糧食減產,但糧倉暴增。
日本現在的情況就是各大支柱產業瀕臨崩潰,但股市樓市卻越發活躍。
其實在夕陽產業結構面臨崩潰的大背景下,最優解應該是用舉國資源去扶持新興產業,但日本卻走了一條完全相反的路,妄想依靠炒股炒房救經濟。
夕陽產業?不存在的,我沒看到就是沒有,什麼中國的比亞迪
都是幻覺,日本媒體也喜歡給國民營造信息繭房,去揭露比亞迪各種黑料,以為多喊幾嗓子比亞迪是大玩具就能保住燃油車的飯碗。
2022年日本人均gdp達到中國的2.66倍,此後日本泡沫一騎絕塵。
以我的預估來看,去水後日本人均gdp是中國的真實倍數:
2022年 2.66倍
2023年 2.2倍
2024年 1.8倍
2025年 1.5倍
2026年 1.2倍
2027年 1倍
2028年 0.9倍
2029年 0.8倍
2030年 0.7倍
日本真實人均gdp在2025年差不多只有中國的1.5倍了。
這個數值已經低於中國很多一二三線城市了。
而在日華人很多都是這些城市出來的,事實上在2025年這一年他們已經能夠很明顯的看到生活在國內的親戚和自己之間生活水平已經出現倒掛,比如雖然工資比國內高個20%-30%,但在日本的物價卻比國內高1-2倍,比較之下就會對日本的生活產生不滿情緒。
在真實的經濟實力和泡沫之間日本人選擇了泡沫。
中國人均gdp能否超過日本,取決於日本現在這波泡沫什麼時候會爆。
很多人吹日本現在經濟多麼欣欣向榮,左不過吹的都是股市樓市。
隨著團塊時代死亡潮的到來,日本死亡人口即將接近每年300萬,我真的費解,這些看好日本樓市的人是怎麼說服自己每年百萬套新房銷量的數字可以永續下去?
日本自己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gdp實際增速都只有1.5%而已,就是這1.5%的增速,有多少是房地產貢獻的呢?
日本的新房建設分布來看大部分可都是建在市中心或者是填海區,這些區域的新房對gdp的貢獻可以說比中國很多建在郊區的商品房高多了。

東京六本木三年過去大量高樓拔地而起,日吹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這個帖子下面他們認為日本在2020-2024年實際gdp累計0增長和超高老齡化和少子化的情況下大肆建設高樓是「經濟走出失落三十年的表現」。

這些人認為中國任由房價下跌才真是開始漫長的衰退之路。
現在留給日本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但日本似乎不知道什麼叫危機感。
他們看不到中國的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他們眼裡只有房地產和股票,來中國拍幾張人去樓空的商業街就開始對號入座自己這30年的遭遇。
恐怕等日本的泡沫再次破滅的那一天,日本人均GDP以極短的時間被中國超過,日本人才會如夢方醒吧?但真到了那一天,說什麼也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