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85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很多華人都聲稱這幾年日本變差了?
42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4

青年:


胡說什麼,日本哪有變差,每年結婚率生育率都高得很。

土地面積也因為海平面下降每年在漲,我是鼓勵有能力的人全去日本的,日本可熱情好客了


42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4

ahahaa:


珍惜現在吧,2025將是日本2025年往後最好的一年了。


42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4

赤木哲:


日本差不差你們中國人不清楚,我還能不清楚?


42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4

SH2O:


小的時候,混的好的家裡得是日本產的高科技電器,索尼、松下、夏普、三洋。

大學畢業工作那時候,電器少多了,但保溫杯還得是小日子的虎牌、象印、再加一個德國的膳魔師。講究的得上日本電飯煲,IH壓力電飯煲,米飯好吃。

現在快40了,除了電腦里的學習資料,家裡基本見不到啥日本制的物件了。


425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5
作者:葉鹽亭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262238/answer/194768765976706371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今年大概會是精日彈冠相慶的一年,因為今年中日人均gdp會再次拉大。

日本人均gdp會從2024年是中國的2.4倍增長到2025年是中國的2.5倍。


日本2025年人均gdp預計會達到3.6萬美元,創下3年以來的新高。

我看過知乎有些唱衰日本的極端派曾預言2028年中國人均gdp會超過日本。

目前看來是遙遙無期了。

精日開始認為中日人均GDP將永遠無法拉近,日本已走出失落三十年,好日子還在後頭,我們才剛剛開始。

他們的理由是:2022-2025年日本人均gdp僅從中國的2.7倍下跌到2.5倍,差距縮小幅度近乎停滯,甚至於有人預測明年日元還會升值,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中日人均差距還能回到2021年乃至於疫情前的水平。

但,我看未必。

因為2022年至今日本人均gdp穩定在中國的2.5倍左右,並不是建立在日本gdp實際增速跟中國趨同之上,而是建立在天量泡沫之上。

2022年至今中日gdp實際增速對比:

2022年 中國3% 日本0.9%

2023年 中國5.2% 日本1.5%

2024年 中國5% 日本0.1%

2025年上半年 中國5.2% 日本1.5%

實際增速來看中國一直領先於日本

如果按照此前的人均gdp差距縮小幅度來看,2025年日本人均gdp能有中國的1.5倍就算不錯了,不可能還有2.5倍。

而中日人均gdp差距在2022年後就不再縮小的主要原因就是中日兩國經濟政策的互相背離。

日本為了搞所謂再通脹

,吹起了一個天量的泡沫。

相反,中國這幾年則是一直在擠泡沫,進而國內出現通縮

,2023年至今,中國gdp的名義增速每一年都低於實際增速。

打個比方。

硬貨國第一年生產了1萬斤糧食,第四年生產了2萬斤糧食。增長了100%。

泡沫國第一年生產了1萬斤糧食,第四年生產了8千斤糧食。下跌了20%。

明眼人都能看出硬貨國更有農業潛力是吧?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第一年和第四年兩國農業產出都一樣呢?

原因就在於泡沫國第一年保有100個糧倉,第四年保有200個糧倉。增長了100%。

而硬貨國糧倉夠用了,第一年和第四年都是100個糧倉,增速0%。

所以雖然看實際農業產出,硬貨國更多,但泡沫國拚命炒作糧倉價值,糧倉越買越多,反而也會給人一種農業蒸蒸日上的感覺,甚至還會吸引硬貨國的國民去大肆購置泡沫國這些價格急速上漲的糧倉。

日本現在就是這樣的狀況。

日本在實際gdp增速遠低於中國的情況下。

2025年上半年東京新建公寓的價格比2022年增長60%。

日本目前的股票總市值相比於2022年初增長了80%。

我查了一下,2023年的9月人民幣兌日元匯率漲至20.4。

2025年目前為止人民幣兌日元平均匯率還是20.4。

也就是說這兩年人民幣兌日元匯率漲了一波後又反彈回去了。

日元已經收復了不少失地。

這裡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國內因為擠泡沫大量流失的熱錢

跑去了日本,去追漲日本的股市和樓市。

日本吸引了不少來自於中國的熱錢,短期內拉高了日元匯率。

這一情況可以說跟中國2000-2015年如出一轍,而2015年之後中國開始主動擠泡沫,你就會發現誰在裸泳了。

最典型的就是2015年後的東北某些城市,一直到今天名義GDP都停滯在了2015年。

中國城市過去10年GDP的平均實際增速至少還能維持在5%-7%,去對衝掉擠泡沫的不良影響。

日本呢?未來一旦泡沫破滅,每年最多也就1%的實際增速,根本無法去吞掉這些泡沫。

事實上中日在2022年後因為經濟政策的差異,一個擠泡沫,一個造泡沫,實際經濟水平與人均gdp已經越發背離。

作為一個基本完成城鎮化的深度老齡化國家,日本2024年共售出了95萬套新房,而同年中國僅售出800萬套新房,你敢想?

中國人口是日本的11.3倍,但新房銷售套數僅為日本的8.4倍,也就是說從2024年開始,中國人均新房銷售套數已經低於日本了。

日本因為團塊時代死亡潮

的來臨,每年市場上都會新增100萬套空房,而日本每年步入職場的所有年輕人數量也不過100萬左右,結果日本現在每年光是新房的銷量就達到了95萬套,你說這些人買房真的是所謂的剛需嗎?

其實就像我上面所說的那樣,糧食減產,但糧倉暴增。

日本現在的情況就是各大支柱產業瀕臨崩潰,但股市樓市卻越發活躍。

其實在夕陽產業結構面臨崩潰的大背景下,最優解應該是用舉國資源去扶持新興產業,但日本卻走了一條完全相反的路,妄想依靠炒股炒房救經濟。

夕陽產業?不存在的,我沒看到就是沒有,什麼中國的比亞迪

都是幻覺,日本媒體也喜歡給國民營造信息繭房,去揭露比亞迪各種黑料,以為多喊幾嗓子比亞迪是大玩具就能保住燃油車的飯碗。

2022年日本人均gdp達到中國的2.66倍,此後日本泡沫一騎絕塵。

以我的預估來看,去水後日本人均gdp是中國的真實倍數:

2022年 2.66倍

2023年 2.2倍

2024年 1.8倍

2025年 1.5倍

2026年 1.2倍

2027年 1倍

2028年 0.9倍

2029年 0.8倍

2030年 0.7倍

日本真實人均gdp在2025年差不多只有中國的1.5倍了。

這個數值已經低於中國很多一二三線城市了。

而在日華人很多都是這些城市出來的,事實上在2025年這一年他們已經能夠很明顯的看到生活在國內的親戚和自己之間生活水平已經出現倒掛,比如雖然工資比國內高個20%-30%,但在日本的物價卻比國內高1-2倍,比較之下就會對日本的生活產生不滿情緒。

在真實的經濟實力和泡沫之間日本人選擇了泡沫。

中國人均gdp能否超過日本,取決於日本現在這波泡沫什麼時候會爆。

很多人吹日本現在經濟多麼欣欣向榮,左不過吹的都是股市樓市。

隨著團塊時代死亡潮的到來,日本死亡人口即將接近每年300萬,我真的費解,這些看好日本樓市的人是怎麼說服自己每年百萬套新房銷量的數字可以永續下去?

日本自己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gdp實際增速都只有1.5%而已,就是這1.5%的增速,有多少是房地產貢獻的呢?

日本的新房建設分布來看大部分可都是建在市中心或者是填海區,這些區域的新房對gdp的貢獻可以說比中國很多建在郊區的商品房高多了。

東京六本木三年過去大量高樓拔地而起,日吹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這個帖子下面他們認為日本在2020-2024年實際gdp累計0增長和超高老齡化和少子化的情況下大肆建設高樓是「經濟走出失落三十年的表現」。

這些人認為中國任由房價下跌才真是開始漫長的衰退之路。

現在留給日本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但日本似乎不知道什麼叫危機感。

他們看不到中國的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他們眼裡只有房地產和股票,來中國拍幾張人去樓空的商業街就開始對號入座自己這30年的遭遇。

恐怕等日本的泡沫再次破滅的那一天,日本人均GDP以極短的時間被中國超過,日本人才會如夢方醒吧?但真到了那一天,說什麼也都晚了。

426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6

倔強的老韭菜:


8月25日拍攝於日本。超市員工大部分都是頭髮花白的老頭老太太,白髮:黑髮大概為7比3。

當然不可能問他們收入的。但是物價,自己請看圖










427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6

巫界之戰:


記得上小學那時候,旅日留學生集資拍了一個轟動全國的電視紀錄片《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好幾個旅日留學生作為視點人物。在國內生活普遍還算可以的他們,要艱難的過語言關,要去窩洗碗池,凌晨3點半去送報紙,買最便宜的打折菜,洗個澡沒地方,想吃個餃子沒媽媽包。然後還要驕傲的告訴國人,這是我在國內吃不到的苦,你們要向我學習。1990年代,正是電視傳媒如日中天的時候,恰逢國內出國熱正盛,《留學生在日本》的這群人,成為一代留洋人勵志學習的榜樣,頗有很多年前留洋辮子生或者錢學森赴美,要「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壯志激昂。

然而信息差終究是存在的。當時的紀錄片沒告訴我們,而後來網際網路通暢後告訴大家的是:1990年代的日本已經是開始衰落的日本,被廣場協議打殘廢,徹底走出了1968-1985年將近20年的黃金髮展期。90年代以後的日本壓根不是什麼絕對風光的去向地。說個不恰當的比方,90年代後傾家蕩產去日本,相當於「49年火線加入國軍」,投錯了地方。而《留學生在日本》里絕大多數的留學生,最後也確實沒有留在日本。


428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7

20年前,移民日本的親戚回國那是大包小包,都是幫帶的東西。有電子產品、有吃的、有奢侈品,巴拉巴拉一堆。去日本旅遊,也是各種東西往回搬。

10年前開始,我去日本就不知道該買啥了,就買點糖果、藥妝當伴手禮。最多中古店看看球鞋、手錶什麼的。

近幾年,連我爸媽都不知道去日本買什麼了。。。

對了,還有相機可以買,富士佳能還是很頂的。但他不帶美顏啊。



作者:劉蘇州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262238/answer/19481239053037451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29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7

戀上辰:


印度人變多了

東南亞人也不少


430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7

青島冷S:


有個不知算不算地獄笑話,許多同胞總恨不得往大核民族扔原子彈,小男孩小胖子也不過殺傷一百萬,現在大核民族低生育率每年少出生幾百萬,相當於扔了好幾顆,現在大核民族已經負增長,當然了咱們中國也是在開始低生育率... 韓國也早就開始... 真的地獄

PS:東亞的儒家文化有點說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