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攸宁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0540464/answer/19487963043701638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内容思路来源于最近看的《芯片战争》一书)
个人认为是三星的创始人李秉哲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承接了美国/日本的芯片产业链。三星以超凡的战略眼光和魄力,通过逆周期投资,成功在半导体这一未来工业领域占据了制高点,并以此为基础,带动了整个韩国经济的产业升级和国家转型。
在20世纪70-80年代,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主角是美国和日本。美国是技术的发明者和领导者(如英特尔、德州仪器)。日本通过“官产研”结合的模式(如通产省牵头,东芝、NEC等企业发力),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成本控制,对美国厂商造成了巨大冲击,甚至实现了反超。这就是著名的“美日半导体战争”。美日的激烈竞争,产生了两个对韩国有利的效应:技术扩散需求:美国为了遏制日本的一家独大,愿意在一定程度上向“第三方”转移技术和设备,扶植一个日本的竞争对手。产业转移需求:半导体产业中的内存制造属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环节,美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有将部分生产向外转移的趋势。与此同时,韩国,作为一个拥有较高教育水平、 authoritarian 政府(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且劳动力成本当时相对较低的国家,成为了一个潜在的承接对象。
李秉哲早在70年代就看到了半导体的未来。但真正的决定性时刻发生在80年代,当时的三星主要业务是家电、纺织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80年代中期,全球半导体市场陷入周期性衰退,产品价格暴跌,美日巨头们都缩减投资、亏损严重。李秉哲力排众议,决心进入技术、资本壁垒极高的半导体芯片制造领域,这被视为一场“疯狂的赌博”,不过他赌成功了。关键在于三点:1.韩国政府将半导体定为国家级战略产业,提供了大量的税收优惠、补贴和政策支持,并牵头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研究所,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2.三星这样的财阀结构,使其能够调动整个集团的资源来支持一个前期烧钱的业务,这种长期主义和执行能力是许多西方企业难以比拟的。3.韩国拥有高素质、纪律性强的工程师和工人队伍,能够高效地执行复杂的技术制造任务。
大家都说韩国是财阀政治,三星在半导体上的成功,也因此改变了韩国的国家命运。半导体迅速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商品,至今仍是韩国的经济命脉。韩国成为了全球存储芯片领域的绝对霸主(三星和SK海力士)。韩国以半导体为核心,拉动了上下游包括精密化学、精密机械、电子元器件、软件设计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构建了全世界最完整和先进的电子工业产业链之一。总之就是,实现了产业化的高端转型。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现在不也在转型高端制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