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牧由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0210722/answer/35526202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那我就要講一款快要絕跡的相對正宗貨了:
鍋盔。
不知道讀到這個回答的你有沒有疑惑過,


這種幾乎全國各地都有賣的玩意兒跟它名稱的字面意思明明一點都對不上號。
這東西的名字來源,目前比較可信的是大約秦漢那一陣兒士兵行軍時用繩子穿在身體前後的乾糧大餅。
有多大呢? 大鐵鍋那麼大。
有多厚多硬呢? 可以客串前胸後背位置的盔甲。
經過大約兩千多年的流傳演變至今,它的原版長這樣:

參照物為家用最大碼菜刀。圖為將近六分之一大小的一塊鍋盔,你們試著腦補還原一下。
從剖面可以看到,相比起軍糧為了壓縮體積而追求的密度,它已經鬆軟到比較接近現代意義的大餅了。
而且講道理,口感和味道都挺不錯,就著涼白開干嚼,會吃到滿嘴的小麥香甜。
可惜這玩意兒註定會慢慢絕跡,如現在這般退居大西北的N線小鎮存活。
因為它太不城市化了,在現代城市裡頂多只能賣個噱頭,而噱頭一般是難以長久的。
當然,類似處境的遠不止它。飲食舶來品也經常會有這種問題。
比方說法棍
/黑麥
/鹼水麵包
,我相信多數東亞人不會喜歡正宗老歐洲貨,日式做法奠定了它們在我們心目中「點心」的定位。
就像鍋盔的公認含義從主糧變成了小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