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Hui:
自由派邏輯的核心是什麼?是尊重個體。即尊重具有差異的價值觀。當一個人的價值觀能兼容更多不同價值觀,就會體現出「自由派轉向」的統計特性。
為什麼年紀越大越容易轉向自由派?因為年紀越大有越多的時間接觸不同價值觀。只要一個人不停止進步,他必然會接觸越來越多的價值觀,因此個人價值判斷越能兼容不同的價值,從而出現「自由派轉向」這個特性。
但這自由派轉向與自由派是否能等同?我認為這不是一回事的。畢竟認可「應當尊重差異價值」與將「兼容差異價值」置於核心是不一樣的。
自由派與保守派的根本差異在於對待「尊重差異價值」這點上。自由派認為這價值是至高無上的,而保守派雖認可這個價值,但確認為存在更為重要或同等重要的其他價值,例如生命、貧困、疾病等,因此在很多價值判斷時,不將個體自由置於首位,而要求個體服從社會保護其他價值的行為,因此具有「保守」特性。
所以「自由派轉向」體現的僅僅是法官個人價值兼容性的提升,而遠沒有達到將「尊重差異價值」置於首位的程度。
這也是自由派的邏輯風格,自由派經常喜歡將問題簡化到單一維度以獲得答案。例如價值取向上,將複雜的社會問題全部簡化為「是否應當尊重個體價值」。這個答案當然是應當,但社會問題的複雜性就在於當多種正確的價值進行取捨時,不一定正確的就是應當的。而題目中的「自由派轉向」也是,「自由」價值是對的,單獨衡量價值觀「自由傾向」自然平均上應該是提升的。就好像衡量對「生命」的重視,也很可能是年紀越大越重視。
當法官年紀越大,他們價值觀兼容性會不斷提升,因而體現出「自由派轉向」,但這和認可自由派將價值觀兼容置於首位的不是一回事。因此才會提現出高贊回答中,「自由派轉向但不足以成為自由派」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