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66篇帖子。
(轉載知乎)中國網民一般對日本有哪些普遍的誤解?
32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3 21:21

墨十一:


講小節而無大義。


這話被一些人用來評價日本人的時候,顯得可笑而又噁心。


33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3 21:22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84362/answer/18447110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網民對日本的誤解一:

中國網民認為中國菜最好,自封了世界第一,以為日本人也會覺得中國菜世界第一。

結果,一個有著幾個國家出差經驗,英語說得不錯的日本老師講課的時候不經意地跟我們說日本料理

是世界第一。

其實在日本人看來,日本料理是世界第一。這種想法,和中國人認為中國菜世界第一是一樣的。中國人現在喜歡拍一些哪個哪個外國人喜歡中國菜的視頻,外國人多麼多麼喜歡中國。這些日本人早就拍過了。

你如果問日本人覺得中華料理

怎麼樣,日本人肯定會誇中華料理好吃啊。然後你就以為中國菜世界第一了?真相是日本人吃個方便麵都會說おいしい,無論吃什麼日本人都會說好吃,即使是難吃的。哪國的人問日本人覺得他們國家料理怎麼樣,日本人出於禮貌都會說おいしい,你根本問不出人家心裡真實是怎麼想的。

經過我觀察,日本人心裡真實想法就是日本料理世界第一。

個人對日本飲食方面的評價,我發現中國人說在日本吃不慣的,基本都是來自於習慣吃辣和重鹽重口味省份的,這些小夥伴無辣不歡,或者不重口味不行,每頓都要辣,或者每頓都要味道很重,比如湖南四川。然而日本人不是這樣的,所以這些小夥伴就在日本吃不慣。

對於來自廣東的我,在日本則沒有出現吃不慣的現象,反而覺得很不錯。在中國讀大學的時候實在受夠了食堂的豬食了,大學同學基本每個人都會吐槽這食堂難吃,絕不是我一個人這麼覺得。畢業來到日本反而覺得吃得不錯,那些說什麼煎餅果子?麻辣燙?等等。。我作為廣東人根本就不吃這些玩意。在日本吃不慣是沒有的事。

中國網民對日本的誤解二:

認為中國男女平等甩日本幾條街。然而,他們是看了五年前的排名得出的結論,看看最新2016年的排名吧,中國排99位,日本排100零幾還是多少,已經半斤八兩了。在工作上可能中國女性地位稍高。但生活上的地位,日本女性要高出不少,不少優惠活動都是女性限定的,不少服務就是為女性而設的。彷彿整個日本的店都是照著女性的喜好設計的。

中國網民對日本的誤解三:

昭和

與平成

。然而你們口中不昭和的平成豚身體素質基本比中國同齡人好,打架你可能還打不過平成豚,他們身體素質是真的比中國人好。

中國的80 90後近視率世界第一遠超日本,中國以前讀的高中一個班幾乎全班近視,班上沒近視數都數得出來。在日本平成年輕人戴眼鏡的人真的少,你戴著眼鏡整個透露著一股弱者氣息,一看就是出身中國吧? 

中國青少年近視超7成 青少年近視率排世界第一

還有平成人上大學很多自己打工賺生活費,而中國大學生還伸手向家裡要錢,真是自信的一代。平成人的父母基本不會也沒有義務給他們買房,老年人把持大量財產自己玩,平成人買房要靠自己,結婚生孩子自己帶。中國人買房基本問父母要,結婚要家裡給錢,生孩子要父母帶,真是自信的一代。

如果靠自己結婚買房養孩子是豚,那麼理所當然讓父母給你買房帶孩子的人可以算是廢物了。反對我之前先問問自己是不是廢物。

平成豚是日本人發明用來自嘲的。拾人牙慧撿別人用來自嘲的來嘲諷別人?恐怕應該看看自己幾斤幾兩。 
中國網民對日本的誤解四:

中國網民認為日本經濟大學不好。

事實上。

日本經濟大學都比一般的中國二本大學好,相當於中國的一本以上的大學。

日經大

相當於中國至少二本以上。

原因:

1,日經大有博士點,有博士課程,可以授予博士學位。中國一般的二本大學有很多連碩士點都沒有別說博士了。日本経済大學 東京渋谷キャンパス 都築育英學園

2,日經大有東大畢業的教授。中國二本呢?什麼配置?一本的大學教授都沒多好吧。

3,國際化程度高,不開玩笑,世界大學排名是要考核國際化程度的。你們一直傳的段子,什麼不會日語いくつです就可以進日經大。你們知不知道,中國清北復交為了國際化,不會中文的人也招,招了不少外國渣渣。

你們別跟我說你什麼二本一本多麼多麼難考。中國人口世界最多,難考是肯定的,畢竟教育資源少,大家都得去搶。如果因為中國人口多難考,所以難考就是好,按你那麼說中國的二本可以吊打一大眾歐美大學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比較大學看這個大學難不難考這麼比較是滑稽的233333 

放到國際排名上比,日經大肯定可以吊打中國一大眾二本和很多一本,畢竟國際化高,有博士點。沒有博士點的中國二本學院連排名資格都沒有,放國際上,不如日經大這點是100%肯定的。 

綜上所述,只要是有博士點的日本的大學,都起碼最少是中國雙非一本。

你們一直嘲笑的日經大,沒準比你在中國考上的大學好呢2333。出國鍍金,出國鍍金,什麼叫做出國鍍金。不管你多麼爛,出國都可以鍍一層金。


34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3 21:22

知乎用戶4V1kuU:


以為可以隨便打日本,滅日本,而別的國家會忍氣吞聲。

以為中日必有一戰

以為中日必然你死我活

35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3 21:22

江東霸王槍:


都認為日本很小,不少國內來的朋友認為一周能玩遍全日本;有一哥們覺得日本這麼小,新幹線坐一會就能到所有地方,結果他從九州坐到東京花了七八小時,屁股都僵硬了


36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3 21:23

老楊叔聊志願填報:


日本喜歡模仿中國唐代的東西。實際上模仿的很多東西是宋代的,不知道是中國還是日本不喜歡宋代,或者都不喜歡,都不宣傳,導致現在去日本看到古老的東西就說是唐代的。

日本車站不安檢是因為日本人素質高治安好。實際上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保證密集人流的暢通,不然以東京的人流密度早堵的水泄不通了,日本也發生過列車縱火案,也死了好幾個人,但依然堅持不安檢。

日本人吃東西安靜。不少餐館吃麵條例外,聲音越響老闆越高興。

日本女人結婚後不工作。這是影視劇造成的誤解,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確實是主流,丈夫一個人掙得錢就夠用了,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日本女人結婚後也工作了,只靠丈夫已經養不起家了。

日本男人下班不回家,去居酒屋喝酒。誤解的原因跟上面一樣,日本男人習慣把收入交給老婆,會留一些零花錢,但不會多,因為收入確實不高,即便在東京,大部分30歲以下的員工月薪很難超過2萬人民幣,除了養家糊口,交通費和午餐費,可用於喝酒的錢很少,大部分男人一禮拜喝一次就不錯了。

日本人熱衷性愛。小電影造成的,日本人性冷淡比較多,夫妻婚後很少同床,臥室床一般是兩個小床合在一起的,不親熱時一般分開睡。日本18至34歲女性中,有39%還是處女,日本18至34歲的男性中,有36%是童子身,18歲至34歲的女性中,有一半人沒有男朋友;在35歲至39歲的年齡段中有26%的女性和28%的男性從未有過性經驗。這足夠說明日本社會確實已經進入了無慾望社會。


37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3 21:26
作者:Canva可畫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84362/answer/99532148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到我國廣大網友對日本存在的一些誤解,那怎麼能不提,在設計方面上我們對「日式風格」產生了多大的誤解。

提起「日式風格」,大家腦袋裡會閃過哪個畫面?性冷淡設計?無印良品原木風?櫻花配上小清新濾鏡?「簡素」、「侘寂」、乃至念上它一句「Less is more」?

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作品

總之,按照大眾流行的印象來概括,東瀛來的設計應當是性冷淡、實用、柔和剋制的色彩、自我抑制。

但這樣幾個印象,足以概括日本設計嗎?

土味、浮誇,日本設計翻個面

咱們先拿一個國產的外包裝設計來拋磚引玉——椰樹牌椰汁外包裝。

如果以大眾印象里日本設計的評價標準來說,這個外包裝堪稱是泥石流一樣的存在——只有信息的堆疊,跟當年恆源祥「羊羊羊」的洗腦廣告思路如出一轍。

但就在前幾年,一位知名的日本設計師卻為這樣一種設計點了個贊,宣稱這是「了不起的設計」,還充滿少女心地發了個圖,表示就沖這包裝,自己每天早上都要幹上它一瓶。大有他鄉遇知己,相見恨晚之感。

這個設計師名叫高田唯。他的設計,跟椰汁魔性的外包裝異曲同工:有如街頭牛皮癬小廣告一樣的畫面,江湖人稱「新丑風」。

但注意,「新丑」這個詞,高田唯自己可不接受,他不認為自己算是「新丑」,應該是「全丑」才對——丑怎麼能分新舊呢?丑就應當是純粹的丑。

高田唯作品

而高田唯,只是日本設計的一個縮影。如果我們把常規印象里,日本設計性冷淡那一面翻過來炒一炒——你會發現那魔性、浮誇、充滿腦洞的土味日式風同樣在國際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腦洞設計師 吉田ユニ的海報作品畫風突變的高田唯

咱們先講高田唯那些街頭牛皮癬一樣的作品。

實際上,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成為了日本設計界的邪教徒。縱觀他的早期作品,雖然不受認可,反倒是一板一眼、規規矩矩的名門正派弟子畫風。

高田唯的早期作品:左為 2009年「印刷のいろは」 海報,右為 「印刷のいろは」 2010 海報

咱們可以在前些年他在上海的個展「潛水平面設計」,感受下啥是「全丑」風。

從展覽邀請函開始,畫面就已經充斥著火車站旅店小卡片級別的設計和配色。

左圖為2017「游泳 Graphic」海報 

高田唯作品:左為JAGDA2017年鑒 封面設計,右為「For Stockists Exhibition」2017 海報

比如說,面對代表日本平面設計最高榮譽的JAGDA(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的約稿,高田唯絲毫不顧甲方的口味,為他們的年鑒封面和主視覺弄出了這樣畫風的作品。

高田唯 JAGDA東京新入會員聯歡會海報設計(入選東京TDC)

高田唯當然知道大眾能夠喜愛、接受的設計長什麼樣。

他打小就出生自一個設計家庭。他老爸高田修地早年供職於資生堂設計部門,是原研哉在武藏野美術大學時期的恩師。而高田唯本人在2011年還獲得了JAGDA新人獎,這可算的上是走向國際設計舞台的門票。

說我當上了營業廳售貨員、他考上了北京大學、高田唯獲得了新人獎,我們都有個美好的未來——平均一下絲毫不為過。

高田唯作品 FOR STOCKISTS EXHIBITION 2011

轉變也在這時發生,用高田唯自己的話講是:「日本設計有一個感覺就是看膩了」,「單單只把東西做得美觀,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我要探尋一條如何將設計表現得更生動的路。」

街頭上那些日常的、堆疊滿信息而完全沒有設計感的圖像,反倒成為他靈感的新來源。

他說:「設計不僅是追求世界上的美感,一個沒經歷過正規的設計教育,不熟悉各種設計工具的人做出來的東西有時候會更具有表現力,因為他們為了傳達自己的理念而去努力的這件事本身就是美的,我想把這種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這倒是可以說,他走向了高度專業化的日本設計反面:一種看山不是山、無招勝有招的狀態,他是用 「新丑」來挑戰「舊美」的人。

高田唯「Why not live for art II」海報

大街上採風的高田唯藝術家有多浮誇?

除了高田唯,實際上還有很多國際知名的日本藝術家、設計師,也都跟小清新、性冷淡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就先說日本當代藝術吧,身價最高的幾位選手里,像草間彌生、村上隆都有著獨特的自我風格,甚至有點精神污染。

草間彌生的裝置藝術作品

這畫風一眼就能勸退密恐患者,但這些圓點對於草間彌生來說,其實是偏執與童年記憶的產物。

草間彌生的裝置作品

10歲時的她,因為神經性視聽障礙伴隨著精神分裂,就看到的世界而言,真實反而是彷彿隔著一層斑點狀的網。

那些張牙舞爪的植物都是童年時、幻覺中草木開口後的結果。因此,幻覺佔據了真實,繪畫對於她來說是釋放恐懼的途徑。

草間彌生標誌性的波點南瓜

而村上隆的太陽花,雖然五顏六色、永遠微笑、永遠密密麻麻,但其實是在他一派赤誠的擔憂里誕生的。

村上隆在大館賽馬會藝方「村上隆 對戰 村上隆」展覽現場。攝影:Alex Maeland

村上隆眼中所謂的日本主流文化是由多種多樣的亞文化構成,這些戰後出現的流行文化一面成為日本的代表,另一面又令人憂心忡忡。

村上隆的標誌性作品「超扁平太陽花」

而他的作品,正是在極致的可愛、扁平、漫畫風格中,嘲諷越來越浮於表面的大眾文化——整個社會都已經進入超扁平時代。

設計有多浮誇?

橫尾忠則為實驗劇場「天井棧敷」時創作的海報

再走出當代藝術領域,回顧一下日本設計的歷史,就會發現浮誇、腦洞大開始終是它的另一面。用所謂性冷淡、簡素來概括,其實是一種偏見、一種被加工選擇後的刻板印象。

橫尾的早期迷幻又魔性的作品

比如日本國寶級設計師、藝術家橫尾忠則,有著迥異於常人的腦迴路,年輕時曾莫名其妙跑到達利家強行做客。

他的作品同樣如此,極其詭異的腦迴路、帶有衝擊力但傳統的日本色彩,融合浮世繪的構圖、畫面,再拼接上彼時流行的波普藝術,「大和波普」可謂極具辨識度。

同時,傳聞他還因為自己的創意被甲方拒絕後揍了甲方一頓,最後,甲方(朝日啤酒)欣然接受了他的創意,這張海報也旋即成為橫尾忠則的經典之一。

橫尾設計的朝日啤酒海報,正是在這張海報上,橫尾成功揍了甲方。

光明正大喊出「一日之計毀於晨」、「在設計上我從不追求流行,我就是流行」的仲條正義,其部分作品也跟「日式性冷淡」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反倒充斥著大腦洞、極富童心,帶著返璞歸真的頑童之感。

仲條正義「Mother & Other」部分海報節選

而近些年火爆的吉田ユニ,乾脆整幅作品都稱得上是腦洞的代言人。

電視劇《人100%靠外表》海報

實際上,她的每一張作品都是現場實拍的,並沒有任何3D或者CG技術,因此,為了達到想要的效果,現場的物品、各種元素需要反覆的擺放、一遍遍的改良,方才能接近她腦海中的理想狀態。

吉田ユニ Yuni Yoshida V.S. Naomi Watanabe·PUNYUS 2017春夏系列

吉田ユニ 裝苑「PLAY A SENSATION」日本設計的浮誇是怎麼來的?

日本設計以往給人的常規印象,大多和日本特有的美學特質——「禪」、「空無」,「侘寂」、「物哀」、「幽玄」等等關鍵詞有關。

幽玄:長谷川等伯的《松林圖》

物哀:京都清水寺

作為傳統,與「簡素」,「侘寂」這些表面印象相對的,日本文化中還有很多浮誇的、魔性的、乃至金碧輝煌的經典元素——像浮世繪、古代的大和繪、妖魔鬼怪,武士鎧甲等等。

日本武士鎧甲

浮世繪

而每個設計師對這些傳統的文化又有著截然不同的思考與理解,所以才誕生了那麼多新奇古怪、紛繁複雜的、腦洞大開的日本設計。

寫在最後 

所以說,並不存在一個看起來「性冷淡」的日本傳統,更不存在一個由「性冷淡」組成的日本設計。

不止是日本設計,所謂北歐設計、新中式都是一個不夠具體的概括,其內涵無法用一兩個詞定義,但豐富和不同正是這個世界可愛的地方嘛。

覺得不錯的朋友歡迎點贊,評論,關注~禮貌三連罒ω罒,Canva愛你喲❤️

如果喜歡Canva,記得給Canva關注置頂哦!優秀Canva,值得你的信賴!(づ ̄3 ̄)づ╭❤~

==========我們是Canva=========

精彩設計,隨時隨地。

海量模板,盡在Canva!

→戳這裡即刻擁有超級簡單易用的平面設計軟體 - Canva

38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3 21:26

以為全體素質高上天:男人喝了酒還是會到處小便;賞完櫻花就有一些人把垃圾留下;還有不少人喜歡把煙頭丟在不起眼的角落。自行車亂停亂放

以為日本右傾化:就那麼幾個頭上系著白頭毛巾上街喊喊,很多人都只是懷念當時帝國的風光而又不想去付出,人家意淫一下小粉紅就高潮了,隔壁的公知也看著擼了一發。人家日本還真沒什麼強烈的國家意識

以為日本很高科技:科技樹歪了,某些老東西東西回到九十年代倒是很超前

以為日本車皮薄不安全:日本人和美國人都會對你豎中指

以為日本人很淫蕩。。。

大家都一樣,不過日本人藏得很好

以為日本多數平民很愛好和平,他們其實只是想起傷疤罷了,日本人大多數不反戰,反的是戰敗



作者:鑒定樂子人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84362/answer/18408580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9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3 21:26

edward:


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中國整體gdp超過人家了就各方面都超過人家 對方只能算三流國家 之類的腦殘言論

日本人口是中國的十分之一 等中國gdp是人家10倍的時候 再說這句話好嗎

40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3 21:26

摩薩德在行動:


某些無腦憤青的觀點:因為小日本是我們的宿敵,所以小日本的女人都是AV女優,小日本素質差,小日本文化水平低,小日本就是一個農業小國,小日本。。。。。。總之比我們垃圾就對了

41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3 21:27

東京沉煤

課桌機槍

超人學生

三月出核

世界第一軍事潛力國

的確,我的身邊很多人都是這樣深深地恐懼著日本


身為工業理論略知一二的人

覺得完全就是笑話

軍事裝備重要的是可靠性和系統整合性

用一流零件攢出破銅爛鐵的例子太多了(就是美國鐵三角其他兩名大佬)

用破銅爛鐵攢出大殺器的也有(毛子)

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

美國造了那麼多稀奇古怪毫無用的賣萌裝備,真以為是納稅人的錢太多了? 很多時候不僅是實驗,還有就是系統性的技術驗證和技術儲備。

日本軍事真正可怕的地方是,他是世界上最強的軍事支援體系,全心全意為美國服務,統一美標,運輸發達,各種替換零件都可以生產。

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

理性精日



作者:木頭貓先生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84362/answer/25899402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