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oe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86433/answer/12088481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那是我第一次独立携同事出国拜访客户。
为节省经费,辗转坐船至HK到巴黎再转慕尼黑转华沙再转至其临近的小城克卢日纳波卡机场,真真恍惚到不知今夕是何年。
五六点的天已全黑,尚未谋面的客户驱车二百多公里来接我们。一路上同事上车便沉沉入睡,夜色如墨,车子飞速行驶在无人的乡村马路上,我没来由的联想到很多恐怖情节和抛尸案例,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顺便和客人聊天热络,却还是没能抵过浓浓困意。
待被叫醒,我们到达了客人帮预订的酒店,灯光昏暗,小院隐有细雨,热情的前台沟通后验收了我们的护照,直接安排了房间,与客人约好次日十点碰面。
来不及等同伴洗漱完毕,我已沉沉入睡,一夜无梦。
翌日,拉开窗帘,雨后的巴亚马雷如一副斑斓的色彩画映入眼前,远处群山环绕,山峦层次分明,特色尖顶建筑点缀其中,略微沾湿的枝丫和雨后澄澈如洗的天宇如少女含羞,眼波流转望向我们这些远道而来而来的客人。

走下楼梯,这是一栋典雅别致的小院,仅有三层,但十分整洁有趣,每一层楼梯都放了盛放的花儿。一楼有个小型儿童游乐园,院子里的草木修整得一丝不苟却又不呆板,餐厅里窗明几净,透着暖黄色的光,窗外小树叶子金黄,伸出几枝慵懒地探在放置食物的自助餐桌旁。

品类丰盛的自助早餐

出院子两旁装饰,是真的南瓜,鸭子是枯枝手工制作。
餐厅旁有一口两米见宽的小池塘,清澈见底,映衬着树枝,漂浮着各色落叶,有几尾鱼儿自在徜徉其中,正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旁边的墙上藤蔓爬上屋顶,让人忘却了这深秋的寒意。我猜想这家旅馆的主人必定是一个有趣的人。

第一个晚上,客人带我们去汽运站领包裹并趁着夜色开车去了山上,可惜有雾,未能一览小城夜景。
第三日是周六,客户我们去看老城中心,离住所走路也只有三两分钟。道路两旁有枫树,风一吹枫叶便回旋飘落,有一个教堂和钟楼赫然入目,去教堂走了一圈,门扣的锁已有锈迹,进门口左侧一个小门,两侧一边是电影里很经典的一个取景:小窗上挂着黑布,是向神父忏悔的地方。对面有一个圣母玛利亚像,如中国的观音一般慈眉善目。教堂的穹顶很高,两旁有吊着复古古铜色的灯,深色木质座椅与其呼应。这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心里一凛,若无旁人在场,我几乎要开始反思并忏悔。

走出教堂,客人和钟楼的人说了表示我们可以上去看看并在下个整点报时前下来,不然会震到耳朵。钟楼上去的旋转型楼梯只容一人通过,拾级而上,走到中间的位置,便有了类似会客室一样的房间,有电子屏幕,有座位,四个方向开着小窗,可以一览近处的建筑。再往上,又经过几个隘口,有一层是有隔离的钟的齿轮结构,还在机械运转,最后我们到了顶端,看到了一口约四个人才能合抱的铜色大钟,周遭有回廊可以沿着走一圈,也是俯瞰整座小城的最佳观景点。在大片深秋银杏的渲染下,整个城市的被颜色渐次分明的小山环绕着,远处黄墙红瓦的建筑与旁边黄绿色树木相映成趣,没有一栋高楼大厦,如一座童话小镇。

我问过两个当地人,这里的生活如何?
他们共同提到的词是Cozy和boring。
但我的所见赋予了其更多想象中的可能性,几乎是理想国一般的设置。
没有太多的繁杂人际关系,有更多属于真实自我的时间,或许是在某个寒冷的冬夜,点燃一盏灯,房间里暖气充足,看完一本书;或是在某个夏天的下午,带上一把遮阳伞,去湖边钓鱼发呆一个下午;也可能是在秋天,去山上捡些枯枝和树叶,做个小装饰。
总而言之,这里的节奏给人想更多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欲望。
临近黄昏客人驱车十五公里带我们去看他夏天冲浪的湖泊,正迎上落日晚霞,这湖光山色倒也不失为一个消遣的好去处。
路上的民居和别墅自成一派,独具风格,可能是在山脚有个小木屋,可能是院子里有个小狗的小房子,尽管已是深秋,绝大部分的房子阳台上,或者门廊前,有盛放着的花圃,悬着的花篮或吊着的青翠绿萝,这一点和布加勒斯特看到的无异,我心想上帝是偏爱这片土地的,这花平添了夏日的绚烂。
住在屋子里的人应该能说得上,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离开那天我透过车窗看到蜿蜒整洁的公路,大小一致井然有序卷起的圆柱形麦堆和成群的绵羊。我想我还会再来这里-Baia Mare。
也原谅了他们偶尔的傲娇。
来源公众号:九色鹿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