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無法全職的80後老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4200288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談談自己的看法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近網上有很多陪寫作業的段子。
一、你為什麼在陪寫作業過程中咆哮、崩潰,怒不可遏?
有個成語叫惱羞成怒。你怒,首先是因為你惱,你惱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題目,我的孩子就是不會做,為什麼別人的孩子都會做,就是我的孩子不會做?然後是你羞,因為你自己無能為力,面對這種情況你不知道怎麼辦。於是你怒了,實在控制不在就打罵孩子,能控制住的就摔杯子、捶桌子。
所以在陪孩子寫作業,又想怒的時候,先深吸一口,靜下來,默默地吐口老血。
那,不怒能怎麼辦呢?怎麼才能解決問題呢?
二、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分析分析問題出在哪裡,再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一)不會做、做錯了。
(二)拖延症,不專心,慢慢騰騰。
不會做,做錯了。
第一種情況:5+3=2,7-2=9,類似這樣加法看成減法,減法看成加法。不要大驚小怪,這樣的錯誤誰都會犯。淡化這個錯誤,乘機引導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千萬不要大叫:你看看你,粗心大意,馬馬虎虎。也不要聊天的時候說:哎呀,我兒子蠻聰明,就是太馬虎了。親,這樣的標籤孩子承受不起。
以上這兩道題就是我女兒一年級考試時出現的情況。我女兒的考試捲髮下來了,我一定會認真看一遍。然後會在接她放學,或者送她去學校的路上跟她閒聊。
我:我覺得你這次考試,這個題目不應該做錯啊,這樣的題目你讀幼兒園的時候就會了,怎麼做錯了呢?
女:我看錯了,老師說了要檢查,我沒有檢查。
我:哦,那你下次考試的時候,要聽老師的話,認真檢查一遍。
女:好吧。
以後每次考試的時候,女兒都會告訴我她檢查了多少遍,而這樣的錯誤也就自然會減少了。
第二種情況,那是真不會做啊。
我女兒也發生了這樣的情況,還是幼兒園的時候,就有數學作業要求找規律,連我都不會做。好吧,既然我都不會做了,那就讓小朋友自由發揮吧,然後上課的時候好好聽老師講就是了,淡定一些,沒什麼大不了的,現在不會,以後學會了就OK。
除了這種個別偏門一些的題目,其他的題目應該都是孩子應該掌握的,也是應該會做的。但,即使是這樣,有點孩子也還是不會做,因為他理解上有偏差。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認真分析一下原因,有的時候是孩子看不懂題目的意思,有的時候是孩子理解錯了。找到原因,把孩子不理解的給他講明白。
一年級的時候,我女兒的數學考試除了偶爾加減號看錯外,只錯過一種題目,那就是圖上一個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梯形組成的機器人,然後問題有幾個三角形,幾個正方形等等。然後,我女兒總是會把正方形和長方形數錯。她外婆急的要命,「家裡買了那麼多的長方形正方形玩具,天天玩,到現在連長方形正方形都分不清楚」,不停地念叨向我念叨:「你不要教一下你女兒,還是老師,大學生呢,連教你女兒認個長方形正方形都教不了」。
我是不相信我女兒分不清長方形正方形的,於是趕緊把女兒拉開來,拿著試卷看了一下,看完,我心裡就基本上知道是什麼情況了。
我:晨晨,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區別?
女: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長方形有長邊和短邊。
我:那你考試的時候是怎麼看它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呢?
女:我用尺子量了啊,它不是正方形,四條邊不一樣長。
謎底是解開了,跟我想的是一樣的。試卷上畫的正方形認真量,是有誤差的,是不一樣長,有很細微的差別,但是我們如果不去量的話很容易就知道它是正方形,這也是出題者本來的意圖。而我兒女卻對不是很明顯的長方形都認真的量了一邊,認為它不是正方形。
謎底是解開了,怎麼辦呢?跟它講誤差?有點難理解。告訴她不要去量了,看一下就知道它是正方形啊。不可能,孩子難得這麼嚴謹、細緻,難道我還要她改正嗎?
於是,我:嗯,沒錯。你這個判斷的方法是對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還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直角的。
女:我知道。
於是,一年級這一年,只要試卷有這樣的題型,我女兒一直都是錯的。直到一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考了100分,這個題型上她沒有出錯,我也不知道是因為這次的正方形畫的很標準還是我女兒自己想明白了,不需要這麼認真地去量。她外婆嘮叨了一年也終於不嘮叨了。我一直認為,既然她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區別,又何必在意這一個題目的對錯呢?
拖延症,不專心,慢慢騰騰
這是會讓任何一個家長暴躁的問題。但是換個角度想想,也許你會發現,你連暴躁的資格都沒有。你沒有拖延症嗎?你能專心上班或者看書一兩個小時不刷會手機嗎?你能?如果你能,你的孩子也絕對不會注意力不集中,言傳身教,你都身教了。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做不到。但是自己做不到不代表我們不要教育孩子做。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更需要我們平心靜氣,更多的是慢慢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自己在陪寫作業的過程中要專心,比如專心看書,或者專心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一會看看孩子的作業,一會站起來喝口水,一會翻兩下手機……。如果你做不到,就安安靜靜地躲在孩子背後刷手機或者乾脆不要陪了。
我女兒基本上能每天一回來就自己完成作業。我一般不會陪,都是等她做完了拿給我看。寒暑假,小長假孩子是很難做到家長希望的先做完作業再玩。那就要根據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制定好計劃,沒有什麼統一的解決辦法。
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關鍵在家長的引導和身教。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我指的是對於家長來說。如果你吃不了這個苦,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做得多好呢?
所以,陪寫作業的秘訣是:用心!絕不是用嗓門!更不是用棍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