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2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忍不住对 TA 发脾气,事后又非常自责后悔,担心对孩子成长不利,我该怎么办?
31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2:59

BoGuaaaa:


这个问题老生常谈...先去治愈自己吧 再教育孩子

32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2:59

茜茜老师:


好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总是会有这样的举动,事后往往后悔不已,检讨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学习各种育儿的知识,但是下一次又遇上同样的事情,还是会忍不住的发脾气,这对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的。

那么我们在发脾气之后该如何去补救对孩子的一些伤害呢?


很多脾气暴躁的父母随意对孩子发脾气,骂骂,甚至至殴打,导致给孩子内心深处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直到发现孩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才后悔莫及,想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那么怎么去采取有效措施。

1、每天去发现孩子三个优点。
这个时候去发现孩子的优点是夸孩子,是为了修复孩子父母打击的自信心。

2、在家里立规矩,约法三章。
在家庭中,无论是谁发脾气,对谁吼叫,都要去跟对方道歉并接受惩罚。这个惩罚可以是运动的惩罚,让孩子来做父母的监督员。

3、我每天去做一件孩子希望父母爱他的事情。比如说是抱着孩子一起睡觉。
陪着孩子一起去看他喜欢的动画片。陪着他一起玩游戏。陪着他一起去游乐场。

4、父母要好好爱自己。
爸爸妈妈也不是天生的就脾气暴躁,可能是因为家庭负担和工作的压力导致自己压力太大了。负能量无法去释放,也导致忘了好好爱自己,所以才会经常的发脾气。

5、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育儿知识。
作为父母,对于自身的修炼是不能停的。在成为父母之前,我们就从来没学过怎么去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所以现在也是为时不晚,要伴随孩子的成长,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
脾气暴躁的家长往往会造成孩子有以下几个特征。
1、自卑,缺乏安全感。
2、胆小懦弱。
3 、情绪不稳定,暴躁没耐心。
4、没有存在感,喜欢一个人独处。
5、讨好型人格。

小孩子是需要不断引导的,而家长不要急于求成,因为一点点小矛盾或者小错误就大发脾气,搞得家里乌烟瘙气,必须要约束自己的言行才可以。

虽然我们已经为人父母,但是我们对“教育”并不一定精通。我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习惯来教导孩子,而我们的经验并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科学。

如果用错误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我们真的无法预料,所以建议所有的家长都去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的知识,能够更好的去培养孩子的一个成长和教育。


33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2:59

作者:很慢的蜗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21191373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妈妈也是人,也会有情绪,其实发过的脾气,也可以成为孩子见证我们成长的记录。

1.早睡早起,母慈子孝,晚睡早起,易燃易爆

虽然是全职妈妈,但我也有想学的东西,要处理的工作——只有女儿晚上睡觉后,我才有时间做自己的事。为此每当她睡得晚,我便会变得易燃易爆——带孩子一天下来已经很累了,心里又着急,碰上女儿不乖,立马就会对她发脾气。

女儿两岁多时,有天晚上老公带她出去玩,很晚了还没回,我便自己先洗澡了。哪知正当我洗澡时,他们回家了,女儿吵着要跟我一起洗澡,我心里对他们回来太晚生气,便拒绝了她,女儿哇哇大哭了一场。洗完澡到床上讲故事,我想讲一两个便睡觉,可她缠着要多听几个,我又给她发了一通脾气,说她在外面玩到这么晚回来,讲故事的时间都被占用了,现在就得睡觉!

睡到半夜我摸到她身上热热的,好像发烧了。我知道女儿可能是被我晚上发脾气吓到了,虽然第二天很快就退烧了,我还是感到很愧疚,她这么小一点点,哪有时间观念,睡得早晚,都是大人引导的,我给她发脾气,完全是对她撒火。


知道自己在她睡前发脾气不好,所以努力调整作息,现在我跟她一起睡觉,早上四五点起来,这样就能有两个小时去处理自己的事,学想学的东西。虽然她睡得晚了,我还是会焦虑,但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会告诉她:我很累了,要睡觉了,所以今天就只讲两个故事或者不讲故事了。

我想有自己的生活,又必须照顾孩子,那就做好时间安排,保证睡眠,坦率的告诉女儿我需要休息,我很累。只有“我”舒服了,我才能当好“妈妈”这个角色。

2.我做不了完美妈妈

昨天因为刷牙女儿又哭了起来。给她刷牙时,女儿弯腰吐泡泡后一直不起来,等了许久都没动静,生理期弯腰给她刷牙已经很累了,看到她这样我便生气的把牙刷塞到她手里,对她说:“你不配合,那就自己刷牙。”说完我便走了,女儿马上哇哇哭起来。

以前女儿刷牙时,喜欢咬牙刷,我便想办法,跟她约好,等她刷完牙,我们再玩咬牙刷的游戏。最近因为长龋齿,每晚女儿先刷两分钟,我再给她细致刷一遍,可刷牙时,她要么舌头到处扭,要么我刷臼齿,她却咬着牙,我要刷门牙她又大张着嘴巴,如此几次,我就忍不住发脾气了。

道理都懂,事后我也会想:也许女儿当时是在弯腰观察吐出来的泡泡;女儿不配合刷牙是希望自己掌控刷牙的节奏。但事到临头,脾气上来总免不了生气,一通吵闹。

这样的我离完美妈妈的标准相去十万八千里,完美妈妈肯定不会像我这样发脾气。

可那又怎样呢?这不就是真实的人生吗?

《全脑教养法》提到:那些让你奋力挣扎的“生存”时刻正是你教孩子获得发展能力的好机会。

虽然我会发脾气,但这也是一个向孩子展示如何真诚道歉的机会。等我事后冷静下来,我会真诚的向女儿道歉:“妈妈刚才没有控制住情绪,对你发脾气了,对不起呀,我还需要多看书学习,多练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了表示歉意,妈妈明天陪你下棋,好不好,你可以原谅我吗?”每次道歉,女儿都会爽快的原谅我,有时候白天发过脾气,晚上女儿还会教育我:“妈妈,你今天又对我发脾气了,你要多看书学习,以后不要对我发脾气了。”

正如《幸福的勇气》中所说:爱的关系中并非全是快乐,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

我原本脾气很差,怎么可能只因为生了孩子,就立马改头换面成为完美妈妈?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照顾女儿,我一边看育儿书,一边练习控制脾气,调整心态,虽然我没有成为完美的妈妈,但也成为了比过去更好的自己。

为了更好的教养女儿,我学习时间管理,看着育儿书反省,练习情绪管理,尽管我努力,我也成不了那个完美的妈妈。

我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就只有一件。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唯有如此。——《幸福的勇气》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指出人生始于“不完美”。我想,重要的不是追求完美的人生,成为完美完的妈妈——只要我对孩子有爱,我们互相陪伴一起成长,用心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在朝着“最佳分别”努力,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我和孩子都可以无憾地说“我们一起度过的每一天都很值得”,那就足够了。


34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0

新手美妈:


1.自己学会情绪调节,尽量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情绪做了主导。

2.如果事后后悔,主动就发脾气这件事和孩子道歉,得到孩子的谅解。因为学会主动承担错误,也是妈妈应该教给孩子的好品德。

35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0

作者:无法全职的80后老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420028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谈谈自己的看法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近网上有很多陪写作业的段子。

一、你为什么在陪写作业过程中咆哮、崩溃,怒不可遏?

有个成语叫恼羞成怒。你怒,首先是因为你恼,你恼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我的孩子就是不会做,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会做,就是我的孩子不会做?然后是你羞,因为你自己无能为力,面对这种情况你不知道怎么办。于是你怒了,实在控制不在就打骂孩子,能控制住的就摔杯子、捶桌子。

所以在陪孩子写作业,又想怒的时候,先深吸一口,静下来,默默地吐口老血。

那,不怒能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解决问题呢?

二、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分析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再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一)不会做、做错了。

(二)拖延症,不专心,慢慢腾腾。

不会做,做错了。

第一种情况:5+3=2,7-2=9,类似这样加法看成减法,减法看成加法。不要大惊小怪,这样的错误谁都会犯。淡化这个错误,乘机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千万不要大叫:你看看你,粗心大意,马马虎虎。也不要聊天的时候说:哎呀,我儿子蛮聪明,就是太马虎了。亲,这样的标签孩子承受不起。

以上这两道题就是我女儿一年级考试时出现的情况。我女儿的考试卷发下来了,我一定会认真看一遍。然后会在接她放学,或者送她去学校的路上跟她闲聊。

我:我觉得你这次考试,这个题目不应该做错啊,这样的题目你读幼儿园的时候就会了,怎么做错了呢?

女:我看错了,老师说了要检查,我没有检查。

我:哦,那你下次考试的时候,要听老师的话,认真检查一遍。

女:好吧。

以后每次考试的时候,女儿都会告诉我她检查了多少遍,而这样的错误也就自然会减少了。

第二种情况,那是真不会做啊。

我女儿也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还是幼儿园的时候,就有数学作业要求找规律,连我都不会做。好吧,既然我都不会做了,那就让小朋友自由发挥吧,然后上课的时候好好听老师讲就是了,淡定一些,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不会,以后学会了就OK。

除了这种个别偏门一些的题目,其他的题目应该都是孩子应该掌握的,也是应该会做的。但,即使是这样,有点孩子也还是不会做,因为他理解上有偏差。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认真分析一下原因,有的时候是孩子看不懂题目的意思,有的时候是孩子理解错了。找到原因,把孩子不理解的给他讲明白。

一年级的时候,我女儿的数学考试除了偶尔加减号看错外,只错过一种题目,那就是图上一个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组成的机器人,然后问题有几个三角形,几个正方形等等。然后,我女儿总是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数错。她外婆急的要命,“家里买了那么多的长方形正方形玩具,天天玩,到现在连长方形正方形都分不清楚”,不停地念叨向我念叨:“你不要教一下你女儿,还是老师,大学生呢,连教你女儿认个长方形正方形都教不了”。

我是不相信我女儿分不清长方形正方形的,于是赶紧把女儿拉开来,拿着试卷看了一下,看完,我心里就基本上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我:晨晨,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区别?

女: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有长边和短边。

我:那你考试的时候是怎么看它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呢?

女:我用尺子量了啊,它不是正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

谜底是解开了,跟我想的是一样的。试卷上画的正方形认真量,是有误差的,是不一样长,有很细微的差别,但是我们如果不去量的话很容易就知道它是正方形,这也是出题者本来的意图。而我儿女却对不是很明显的长方形都认真的量了一边,认为它不是正方形。

谜底是解开了,怎么办呢?跟它讲误差?有点难理解。告诉她不要去量了,看一下就知道它是正方形啊。不可能,孩子难得这么严谨、细致,难道我还要她改正吗?

于是,我:嗯,没错。你这个判断的方法是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还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直角的。

女:我知道。

于是,一年级这一年,只要试卷有这样的题型,我女儿一直都是错的。直到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了100分,这个题型上她没有出错,我也不知道是因为这次的正方形画的很标准还是我女儿自己想明白了,不需要这么认真地去量。她外婆唠叨了一年也终于不唠叨了。我一直认为,既然她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又何必在意这一个题目的对错呢?

拖延症,不专心,慢慢腾腾

这是会让任何一个家长暴躁的问题。但是换个角度想想,也许你会发现,你连暴躁的资格都没有。你没有拖延症吗?你能专心上班或者看书一两个小时不刷会手机吗?你能?如果你能,你的孩子也绝对不会注意力不集中,言传身教,你都身教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做不到。但是自己做不到不代表我们不要教育孩子做。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我们平心静气,更多的是慢慢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自己在陪写作业的过程中要专心,比如专心看书,或者专心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一会看看孩子的作业,一会站起来喝口水,一会翻两下手机……。如果你做不到,就安安静静地躲在孩子背后刷手机或者干脆不要陪了。

我女儿基本上能每天一回来就自己完成作业。我一般不会陪,都是等她做完了拿给我看。寒暑假,小长假孩子是很难做到家长希望的先做完作业再玩。那就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制定好计划,没有什么统一的解决办法。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键在家长的引导和身教。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指的是对于家长来说。如果你吃不了这个苦,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做得多好呢?

所以,陪写作业的秘诀是:用心!绝不是用嗓门!更不是用棍棒!


36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0

作者:ATOM奥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510015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父母在生活中,孩子稍微做的不对不好,就会大吼大叫。想要通过这样语言暴力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有时,孩子屡教不改,家长脏话连篇,暴跳如雷。明知道发脾气不对,就是忍不住,很多父母反应,“我真的不想对孩子发脾气。但是孩子做法实在是让我无法释怀,不能理解,习惯性把负面情绪全部撒在孩子身上。


孩子一见父母发脾气,所有恐惧,害怕,袭击与身,委屈巴巴不敢抬头看向自己的妈妈,总觉自己很对不起自己妈妈。反而产生一系列自卑,负面情绪。下次妈妈在跟她好好说话,她犹豫纠结,心里有了上次遗留的阴影,眼睛不敢直视自己的妈妈。

有的家长事后意识到不应该把孩子当做出气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晚上趁着孩子睡觉,蹑手蹑脚去房间看孩子,坐在孩子床头,妈妈刚刚不应这样对待你,妈妈实在是忍不住,深深自责。希望你能明白妈妈的苦心。对你发脾气,痛的是妈妈的心,轻轻抚摸孩子的额头,转身偷偷把泪水抹掉。

每个人都会发脾气,发泄自己情绪,这都属于正常操作。但是对于孩子,能忍则忍,不能因一时发泄,让孩子活在自己阴影中。所以,学会自我控制情绪,是作为父母基础作业。理性面对孩子的错误。聪明父母会跟孩子好好说,告知孩子该怎么做。

1,妈妈主动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2,向孩子解释妈妈生气缘由,跟孩子详细说清楚双方存在哪些问题,共同学习。


3,告知孩子,妈妈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你做错了,凡事要知道赏罚分明。


4,跟孩子约定好,你以后做错事,该怎么去承担去做,妈妈对你发脾气,妈妈该怎么去做,互相监督对方


5,妈妈要学会控制情绪,遇到孩子做错,理性去处理。

37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0

知乎用户F24EY5:


成天的下罪己诏,谁还把你放在眼里。你就是不发脾气,你在那个位置上,怎么做都招恨。

38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0

你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很不错。

我也发生了一样的情况,现在在带四岁的儿子。

其实这并不是少数个例,其他很多家庭肯定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包括外国也是,跟哪个特定群体没关系,是个普遍状况吧。

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我一直想着不能发怒,但是另一种角度思考,小孩不听话一部分是因为脾气,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在试探,因为他还没形成服从命令的观念,更加不会辨别事情的对错。所以我觉得家长在教育的时候有必要偶尔使用激烈的语言,让小孩对行为的错误形成映像,以免下次再犯。同时激烈的语气会让孩子意识到严重性。

再说几句吧,即便再火大,也尽量克制。克制不住了也别骂脏话,体罚也别太过了,毕竟全是打在自己孩子身上。

你对孩子的恶,孩子并不会记仇,即使你暴力相向,孩子转头就会拥抱你。



作者:宝宝涂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9449624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9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1

作者:宁心悦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20495530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事实上,很多家长对孩子发完脾气后,不到3个小时就会后悔;与其让自己后悔,不如在发脾气之前,好好想想如何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同样是教育孩子,为什么有的父母与孩子总是矛盾不断,而有的父母与孩子却相处融洽?差别在于,前者总是喜欢冲孩子发脾气,后者只是将发脾气变成一种沟通,也称为“干净地争吵”。

为什么有些家长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

杨杰在《精准回应:让孩子养成自主自律的好习惯》这本书中提出“之所以对孩子发脾气,往往是因为我们无力处理当下的局面。”并提出解决方案“将发脾气变为一种沟通,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干净的争吵,绝不翻旧账、不攻击孩子。”

心理学家把良好地、健康地争吵称之为“干净地争吵”。这个办法用在处理亲子、夫妻矛盾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当我们要发脾气时,先离开冷静一下;再找机会向对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讲述自己看到的事实,并提出自己的希望;这个过程不是说教,指责,点到为止就好,才不会变成过度教育;同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尊重孩子的意见;最终目的是能互相理解、统一意见。

家长要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孩子成为自己宣泄负面情绪的对象。成功的教育是来自家长正确地引导而不是说教。


40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1

闫威威:


学过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控制不住对孩子生气和打压怎么办?

137 播放 · 12 赞同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