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7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日留學生能真正融入日本的社會嗎?
31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3
以我在日本留學的這半年的經驗來看。日本人是比較難以交往的一群人。他們的特點是彬彬有禮。但是很難融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也就是說在表面上大家維持非常禮貌,非常和平的狀態。但是在背後究竟怎樣融入他們的時世界真的很難。
日本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喜歡麻煩別人。也就是說他們從骨子裡面不喜歡和別人。打交道。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訴別人。就拿我們的研究生而言。我們研究室很少有互相討論問題的。而在中國的同一個學術研究室可能低年級的同學問高年級問題的情況非常多。在日本是沒有這種現象的。
再舉個例子吧。有一次在我剛到日本兩個月。我去找一個日本的同學。兩個人一起吃飯討論學術問題。其間也討論到一些比較尖銳的問題。當時我感覺到她和我討論的津津有味兒。但是後來我再繼續給他寫信的時候。他就不在非常積極回答我啦。所以我覺得這次談話是失敗的。沒有交到這個朋友。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1494195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2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4
某匿名用戶:


能。但很難。
表面上和睦友好沒問題。交心困難。

33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4
作者:知乎用戶PhJC0v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59988191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個人認為,在談融入之前,首先你要達到融入的「標準」。恕我直言,來日留學的很多人普遍性格偏內向,同時有一大部分是在來日之前沒有對日本這個國家有一個清晰的整體認識。很多是因為日本留學相對歐美便宜,自己的出身校又不足以和申請歐美的學生匹敵,自己上大學的時候又深受動漫和日本明星影響,對這個國家有一種懵懂的憧憬——種種原因導致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在中國接觸到的關於日本的信息量不足,而且有很強的偏向性。
對於美國的情況,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還是想說,平均而言,在日本的留學生掌握日語的程度,應該遠低於在美留學生掌握英語的程度。這些人來到日本之後,剛開始來的新鮮勁一過去,發現日本和自己想像的有一定的落差,而且最大的問題逐漸凸顯——自己的日語能力的不足。應該說來日本讀理工科的中國學生,普遍日語水平相對都要低一些,甚至有些根本不能交流。不過這也沒有辦法,學了十幾年的英語在這裡沒有勇武之地,日本大學入試又普遍對留學生的日語要求不高;真正進了大學,日本人在一旁談笑風生,大部分中國學生在一旁只有乾瞪眼的份。同時由於現在中國留學生非常多,於是乎,大部分中國人便自然和中國人打成一片,到頭來說自己「無法融入」。
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都有一些「表裡」性;對於日本來說,作為其「表」的花道,武士,茶道;作為其「里」的集體主義,上下級關係等,作為一個中國人想要融入,必須都要有一些理解和認識。特別是其「里」文化,在沒有來到日本親身體會之前,很多國人是無法理解的。而理解這些東西,無不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成本,而作為一個學生,很難在短短几年留學中去體會咀嚼這些東西。而且到頭來我們還得回到語言能力的問題上來。很多理工科學生的語言能力連讀懂這些都做不到,更別提理解了。而很多學部時代便來留學的人,或者在國內便是日語系或者日語水平比較高的人,就容易達成所謂的「融入」。畢竟在一個國家能夠與當地人打成一片,要建立在相互能夠交流的基礎上。而且這逐漸會達成一個良性循環:不單單是語言能力會得到磨練,自己的對於這個國家的認識,也會在交流中得到提升。反觀很多日語無法交流的人,就會達成一個「惡性循環」。來了就無法交流,於是成天和中國人混在一起,日語幾年沒有提升,對日本文化的理解還停留在動漫,一個日本朋友沒有,畢了業沒法在日工作只好回國——這樣的人,確實很難融入。
34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4
在日本呆久了會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狡猾的中國人,也有沒事找事的日本人。不要因為人在日本就故意迎合日本人,沒有必要,做自己就好,只要你努力優秀,為人樂觀大方,待人真誠,迎來的自然會是掌聲,無論你身在哪裡,這些氣質都是你的閃光點,相信都會感染到周圍的人,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作者:她和她的喵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44025106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5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4
國內畢業直接工作來了這邊。
除了作為職場菜鳥不適應,更多的是融不進這邊的社會吧。
聽即將退休的上司不厭其煩地吹噓他的當年勇。
明明每天都會見面的人,她對你工作的小小不滿卻要繞好幾個彎從別人嘴裡聽到。
隨時都有可能蹦出來的黃段子,自己還要不破壞氣氛的保持微笑。
沒問題時大家你好我好 ,一旦出了問題 鍋那是能甩多遠甩多遠。
女性老員工每天對你穿衣打扮的打分「指正」。
下班後聚餐繼續上班時的尷尬。還要時不時地加上幾句「唉?!真的嗎!」「好厲害」「不愧是...」(每每這時候都覺得自己可以直接去拿奧斯卡了)
曾經一度負能量爆棚 ,但如今已轉變心態 每天抱着看戲的心情上班,也就沒有那麼痛苦了。
朋友的朋友中也不乏完全被這邊同化,只會說「マジ、やばい、ウケる」的人
什麼融入不融入的 自己活得開心就好了。


作者:劉暮遺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19288654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6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5
jiajing wang​:


中國社會都沒融入,還想融入日本社會?

37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5
放輕鬆,如果你是個大大咧咧的人,那其實沒什麼融入不融入的,一起共事罷了。
如果你原本就是敏感的個性,是指對人交流層面比較敏感,很看重對方給自己的反饋,也很在意自己行為給對方的感受,甚至是真情實感交朋友的,那我覺得很難。
越是在意 越是想要找到章法 越是想掌控這些 就越會焦慮。
因為日本人是真的不說。很多時候都不會和你講心裡話。甚至會刻意迴避講別人的壞話。感覺有堵牆吧,是八卦都聊不開的程度。我在大學期間進了社團活動,但真的只要不聯繫了就突然斷了,也沒有留下來什麼關係好的朋友。
以及我雖然已從前職日企離職快4年了,我至今都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女上司霸凌我,也不知道其他同事都在幹嘛,他們到底怎麼想。(我當時的公司大的部門裡就我一個外國人)


作者:MeroahB04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250266325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8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5
某知乎用戶:


能不能融入,還是要看個人,只能說相對與歐美,日本的文化算是比較接近中國的了,所以理論上說大部分人還是能好好生活的。再退一萬步說,中國之外有不少國家發展較好,既然到了那裡,不應該向好的看齊,積極融入嗎?

39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5
讀書搬運工​:


可能實現,但是很難。

40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5
作者:西米大大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4145726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個問題其實有挺多正兒八經的研究
結論當頭:能不能融入社會是個人的主觀感受。
首先我很同意蘇菲童鞋的融入的定義,「在這個社會找到自己的方式特有的立足之地」
對此我對這個做出更進一步的解釋,融入指的是,在這個社會獲得自我認同感和肯定感。
對於這一點,石原翠 (2011)在 [留學生の友人関係における期待と體験の否定的認識ー中國人留學生の場合]議論文中對中國留學生進行過一個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在和日本學生交流中,年紀大的中國留學生,很多情況下都不是尋求雙方深度的交流,更多情況下是單方面尋求自尊心的滿足。這很大程度影響了中日學生的交流。而年輕的中國留學生則更能愉快交流。
對於這個現象,我做過一部分研究。首先每個人自我肯定感的來源不一樣的。這也顯示了我過近年來社會科教育的進步。
對於自我肯定感的塑造方式,曾幾何時,我國小學的社會科教育中,是把個人和國家和文化綁在一起,自己的國家和文化受到別人尊重,自己才能獲得肯定感。
而現在的社會科教育中,更多是着重於學生個人的成長。所以,很多的年輕留學生,是把個人與國家與文化是分開來看待的,自己本身被認可,就會產生肯定感。
至於我自己嘛,坦白說,和一群日本人出生入死過(一起哭着都要立遺囑的那種),也一起進過警察局,一起睡過大馬路,也在絕境中一塊麵包分幾份吃,一起騎大媽單車繞過琵琶湖,也和小混混打過群架。但是你問我覺得融進去沒?我始終還是覺得沒有。反正對我來說,我和國家和中華文化是不可分的。融入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接受我個人,同時還要接受我的國家與文化背景。


說到這裡好像暴露年齡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