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07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知名度比《名偵探柯南》的知名度低?
31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8 22:59
作者:Gros jea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4843/answer/293800407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您指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與《名偵探柯南》的知名度不一樣,是指哪方面的呢?
就網上我能查到的資料和個人閱後體驗,漫畫上兩者差別並不大,二者漫畫的銷量也證明了這一點(出自下方的回答)。誠然柯南比金田一多了十幾卷,但是金田一2000-2004年因為主創團隊去畫偵探學園Q而斷更,少掉的卷數也會反映在總銷量上。


那麼我們體驗到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顯然區別在改編的動畫、電視劇及電影上。柯南截至目前動畫突破了1000集,而金田一動畫算上OVA和SP也就200集左右,無論如何,一個200集的動畫的知名度是無法與1000集的動畫相比的。更何況由於引進方式的區別,大部分國內觀眾先接觸這兩部作品的形式正是電視動畫,柯南在各地方電視台引進播放過,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而金田一直到近些年才被視頻網站所正式引進,二者在國內的知名度也自然天差地別。
至於電視劇方面,金田一前後拍了五代作品,每代都由當紅偶像主演,柯南這方面就差了一些,只拍了一部連續劇加上幾個單集SP。電影的話柯南幾乎每年出一部動畫劇場版,現在已經出了20多部,票房近年也屢創新高,金田一動畫電影和真人電影都只有寥寥幾部,這方面顯然不如柯南。
那麼回到您的問題,您覺得《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知名度比《名偵探柯南》的知名度低,應該指的是動畫這個方面了。需要指出,金田一的動畫在日本首播的時候是緊貼著柯南的時段播出的(1997年老版金田一動畫第1集對應柯南海外版第55集(謎樣的兇器),2000年最後一集(怪奇馬戲團)對應柯南海外版222集(無與倫比的推理)),這說明金田一動畫在與柯南三年多的直接競爭中落敗了。兩部質量都很高的推理漫畫,改編成動畫的影響力卻截然不同,這只能歸因於兩部作品本身形式的差異。(有其他回答提到主線與人物塑造,個人認為並不是主要原因,柯南前200多集主線的篇幅佔比很小,次要角色性格的開發也在中後期,就前222集來說我沒看出來園子和佐木,目暮和劍持有什麼區別)
也就是說,柯南的故事形式,比金田一的更適合改編成電視動畫。
看過兩部作品的人會發現,柯南的一個案子大概3-6話就能完結,改編成20多分鐘一集(加上廣告佔據半小時的電視時段)的動畫大概就是1-2集就能完成(尤其是前200集),少數長篇故事(紅與黑的碰撞等)本質上也是1-2集篇幅的短故事銜接起來的;而金田一中的長篇案件動輒十幾話,改編成動畫後一個故事要3-5集。要知道這種動畫在日本都是周播一集,一個故事3-5集意味著以少年為主要對象的動畫觀眾要耐著性子花一個月才能看完一個故事;而且對於需要動腦子才能看明白的推理劇來說,長篇故事被分割,造成的敘事節奏緩慢與不連貫也不利於觀眾理解劇情,進一步降低觀影樂趣。柯南短篇推理為主的特點,比長篇為主的金田一更適合電視動畫這種形式。同時,有其他回答提到了動畫原創的問題,這也是金田一無法長篇連載的原因之一,畢竟,對編劇來說,創造一個1-2集的短篇故事比創造一個3-5集的長篇故事,難度上要小得多。這一切都造成了在2000年製作組決定停止金田一的動畫連載,而柯南的動畫連載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但是金田一這種案件篇幅長,手法敘事結構都比較複雜的特點很適合另外一種形式,那就是約50分鐘一集(加上廣告佔據一小時的電視時段),以成年觀眾為主要收視對象的電視劇。這也就是金田一五代真人電視劇長久不衰的原因。動畫電影方面,柯南持續連載帶來的高人氣讓觀眾更有理由走進電影院為其買單,因此就有了每年一部的柯南劇場版。
總之,柯南的故事短平快,比金田一更適合改編成電視動畫在大眾傳媒上播放,造成了二者間影響力的差異

32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8 23:00
寒林:


金田一整個氣氛都很抑鬱,同樣是黑影人,柯南里看起來萌萌噠,金田一能把你嚇尿。光這一點,受眾基礎就差很多了。

33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8 23:00
先說結論吧,金田一一不如柯南受歡迎是在中國的情況,在日本「東京雙煞」是齊名的。金田一耕助也是很有名的偵探。
————————————————————————
我記得以前知乎上有這個問題啊,連結給你。
為什麼都說金田一比柯南好,但柯南比金田一受歡迎那麼多呢?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736154?utm_source=com.miui.notes&utm_medium=social (分享自知乎網)


作者:大蛾子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4843/answer/28965936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4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8 23:00
作者:亞克之意志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4843/answer/257331798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名偵探柯南設定上就是比較可以讓讓比較喜歡的爽文劇本 帥哥靚女 個個有錢 家底子硬 隨便挑一個都不好惹 各種高科技 案件上面 不說案件質量 就說下模式吧 基本上大部分是不搭噶的人偶遇後或者受邀去哪哪哪有了案件,然後就解決案件,完事。大部分主角可能都不會放心上,也鮮有一些意難平。但總體來說主角團基本沒逼事。該吃吃該喝喝。怎麼樂呵怎麼來
金田一 一個更偏現實的作品 或者說就是很現實的一個作品 主角除了超高的智商沒有別的讓人印象深刻的點 甚至大部分時間都在耍寶或者想著這個妹子那個妹子什麼的 人設可以說是很接地氣了 家庭情況不知道怎麼樣 不過應該是蠻普通的 反正沒人脈沒大錢應該是真的 朋友方面有個青梅竹馬(37歲也沒娶到,當社畜了還要去破案。可憐的金田一)。算是個很不錯的僚機。人設上來說挺討喜挺可愛的。然後就是一些警方方面的人了好像還有一個記者來著 反正每次基本等於是自己撐起所有推理部分 有明智警官時候可能會好一點。不得不說金田一確實挺不容易的 一個案子里的兇手能弄死好幾個 平均三個甚至更多 個個不是善茬 開局就死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學姐 別說金田一了 就連我這個觀眾都感覺格外的意難平 基本上開局氛圍都給你整的很到位 沒點心理準備的多少都會有點生理不適 裡面死的能有個全屍的算不錯了 到最後又會有一個個悲劇展現在金田一眼前 不得不讓人瞎想金田一的心理創傷如今將有多重啊……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美雪這個一直鼓勵這金田一破案的青梅竹馬為什麼顯的重要了 。整體來主角人設比較現實,沒太大看頭。當然好處是可以讓人更加專心於案件上 壞處是套路化的框架沒有什麼額外添置的東西可能會讓人覺得無聊。
總而言之名偵探柯南老少皆宜的作品。尺度來說基本沒有太大過。到甚至我覺得基本沒啥嚇人的東西。但是閒的沒事時候看看爺挺好的 而且他的副本也是額外的多 可以受眾多樣化才是名偵探柯南經久不衰的原因。金田一事件薄屬於是更注重於案件本身,更加純粹 簡單 更適合推理迷看。但是受眾單一化。也是他很難走長遠的原因
35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8 23:00

某知乎用戶:



絕代雙驕、東京雙煞金田一
和柯南其實是兩部完全不一樣的作品,但由於偵探推理題材創作門檻較高的緣故,已經成為絕代雙驕的兩者,經常會被拿來比較。
在我看來,金田一從創作開始,就註定了其受歡迎度是遠不及柯南的。
一、受眾群體定位不同
和披著推理外皮,不斷融入冒險、諜戰等商業元素的柯南不同,金田一自第一個案件起,就定位於傳統本格推理。一個是面向老少咸宜的大眾市場,另一個則是純推理的小眾路線,兩者的受眾群體基數完全沒法同日而語。
記得以前在大學宿舍時,隔離有位仁兄,經常吃飯的時候放柯南。本以為他也是個喜歡推理的少年,便連忙安利了金田一。可結果人家壓根沒瞧一眼,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看柯南會覺得很溫馨。」
對於那些對推理不感冒的人,不妨礙喜歡柯南,但肯定不會喜歡金田一。
二、主線的設計
柯南的主線清晰明了,從一開始就告訴你,一個完美高富帥被邪惡組織陷害了,被迫變成了小學生。在隱藏身份的同時,日常隨手處理一些遇到的案件。於是,觀眾便會期待,接下來會如何一步步打倒這個邪惡組織,以及如何永久變回高富帥。
與此相反,金田一一開始就完全沒有出現主線的概念,一個獨立的案件完結後,再進入下一個案件。這樣的設定,很難讓人想像,會是一部將要連載30年的作品。再對比天樹本人之後的作品《偵探學園Q》,我甚至都懷疑,他是不是一開始就想隨手畫幾個短篇,壓根就沒想到金田一後面會火。
要不然,怎麼會到第15個案件,才想起來安排高遠遙一登場?
雖然,高遠出場後,對於觀眾而言,算是有了一個長線的期待,但只有正反兩派的見招拆招,主線方面依然是十分單薄的。於是,天樹在後期引入了高遠的身世之謎,可惜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實質的進展。
從這些地方來看,金田一系列在構思之初,大機率是沒有考慮過成熟的主線情節,這方面的確不如柯南吸引人。
三、前期口碑的積累和宣傳
就算一些推理迷們不屑於柯南的「幼稚」,但不可否認的是,加入了大量商業元素後,柯南非常能夠容易向沒有看過的新觀眾進行安利。你不喜歡推理沒關係,我還可以把裡面感情戲、「高科技」、警匪槍戰、雙面間諜等等搬出來講。
連續推出的劇場版,更是具備了好萊塢大片所需要的一切要素,知名度自然是水漲船高。
再來對比看金田一,小有名氣之後,接踵而來的就是金城和天樹分道揚鑣、島田莊司斥責異人村抄襲、橫溝正史後人抗議等一系列負面消息。在沒有一一安頓好之前,別說宣傳了,能不能把這個作品系列保留下來都是未知。
說到最後,個人還是不希望經常有人把金田一拿出來和柯南對比,都連載了這麼多年,足以證明各自的成功和偉大,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個相對圓滿的結局,絕不是37歲中年事件簿的那種!!!
36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8 23:01
金田一營銷水平不夠以及觀眾讀者粘性問題。
前中期的金田一是推理小說級別的劇情,而且他不僅是蹭了個「金田一」的名頭,也有模仿其氛圍,前期許多案件也同樣能感覺到昭和感的時代氣息。
柯南實際上是在金田一火起來之後想分一杯羹。前期也能看到類似的風格。兩者都是摸著橫溝正史的那批戰後推理小說過河。
但相比金田一有很多可以吊著讀者胃口的主線劇情,柯南的身份何時暴露,黑衣組織相關的主線。但金田一除了一個偶爾跑出來的「地獄傀儡師」和金田一美雪的感情線就沒了。這一點就導致了柯南的觀眾粘性是高於金田一的。還有一個致命的,就是金田一斷過一段時間,作者跑去搞《學院偵探Q》了,導致對於後來的看偵探動畫的很多人,金田一名氣就不高了。
前期金田一的整體故事水平是要高於柯南的,而且人氣據說在「灰原哀」出場前也是一直高於柯南的。至於後期,我是覺得這倆都在擺爛,捧一踩一也沒啥必要了。


作者:莫衷遊戲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4843/answer/240315217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7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8 23:01
畫風是一個原因吧,金田一真的是很好的作品。從小到大看柯南,前兩年才看金田一,當時真的給我很大震撼。之後再看柯南就索然無味,原因也有我本人也非常偏好暴風雪山莊模式,金田一很多篇幅是暴風雪山莊(ಡωಡ) 
再就是看柯南我猜兇手能猜個八成了。看金田一就是一頭霧水、緊張刺激,之後還去補了堂本剛出演的真人版,get到一種特殊的日系少年感,也挺恐怖的
金田一故事基本都是苦大仇深,容易讓人入戲,死者一下就三四個。相對的缺點就是太讓人印象深刻,重溫的時候一下就知道兇手是誰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還是很喜歡柯南前300多集的推理氛圍的 ( 'ω' ) 。


作者:愛嗑瓜子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4843/answer/179584935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8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8 23:01
先問是不是,金田一系列在日本知名度極高,真人版幾代主演都是國民級別偶像,漫畫和劇場版可能熱度遜色,可整個系列的影響力在霓虹絕不弱於柯南。題主意思是為何在中國哈集美醬的熱度不如洗衣機,除了童年加成外,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金田一的核心是推理,它和《占星術殺人魔法》《羅傑疑案》一樣是推理的衍生作品,只是載體是漫畫和電視劇而已。
而柯南的核心是什麼,就是柯南自己。推理只是一個元素,而且最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元素。打個比方,金田一是《星際穿越》《流浪地球》,那柯南即是《復仇者聯盟》,《婦聯》系列是嚴肅科幻嗎?當然不是,科幻怎會有魔法,有神呢?科幻只是其中一個噱頭和賣點罷了。大家看柯南還是為了看推理?早就各種動作戲和cp了,推理和軍事科幻一樣,核心圈的就那麼些人,受眾自然小不少了。


作者:知乎用戶301nzU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4843/answer/173095364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9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8 23:01
暮神道​:


該回答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是一個人想殺一堆人,名偵探柯南是一堆人想殺一個人。主要區別。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是一個個被殺,殺得差不多了才找出兇手。體驗感較低。

40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8 23:02
儘管說金田一的推理性比柯南高了不少
但還是輸在了柯南的主線劇情,充滿秘密的酒廠就足夠吸引人了,更何況各色人物都有吸引性,不管是紅方秀一,透子,還是黑方琴爺,人物塑造的都很好


作者:Olivia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4843/answer/29066795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