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27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已經沒有未來了嗎?
331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6:32

我不知道哇,我總覺得,好像明朝時期也不少這樣的事情來著?

聽說米價還在漲?這這這,這可真難評。。。。



作者:雙樹園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6699470560360604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32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6:33


Jvhf:


一個禍害鄰國的國家,怎麼可能沒有未來?

333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6:33

PB-Duck愛好者:


答案是肯定的。這是一篇高質量的英文文章,主題是一個永恆且普遍相關的主題:擁抱不確定性的力量。它用複雜的詞彙、清晰而引人入勝的結構以及發人深省的信息編寫。


無光之路:在未知中尋找力量

我們生來就是自己生活的製圖師,不顧一切地用大膽、準確無誤的確定性墨水來劃定我們未來的界限。從五年計劃到職業階梯,從退休基金到日常生活,我們的社會崇尚繪製的路線。我們被教導要尋求答案,鞏固計劃,並將未知視為一個需要被光填滿的空白——或者更好的是,完全避免。然而,在我們不懈追求清晰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忽略了一個深刻的事實:成長、創造力和真實發現的最他媽的沃土不是人跡罕至的道路,而是沒有燈光的道路。

人腦是一個預測引擎,為模式識別而生。這種特質對於我們祖先的生存至關重要,但今天卻表現為對模糊性的根深蒂固的厭惡。心理學家將此稱為「對不確定性的不容忍」,這種情況會助長焦慮,導致我們更喜歡已知的負面因素而不是未知的潛力。我們執著於不滿意的工作、不充實的人際關係和過時的信念,僅僅因為它們很熟悉。俗話說,你認識的魔鬼比你不認識的魔鬼好。

但是,如果我們重新定義這個「魔鬼」呢?如果不確定性不是來勢洶洶的幽靈,而是一張空白的畫布呢?

荒野作為他媽的工作室

歷史上在藝術、科學和人類理解方面最偉大的飛躍並不是從一個令人滿意的確定性中產生的。他們出生在未知的曠野中。當愛因斯坦努力解決光和時間的悖論時,他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航行。結果就是相對論。印象派的傑作出現了,因為像莫內這樣的藝術家擺脫了工作室照明的確定性,擁抱了自然光的轉瞬即逝、不確定的遊戲。

在這個未知的領域,我們的認知僵化崩潰了。我們被迫放棄先入為主的劇本,以世界的本來面目與世界互動,而不是我們假設的世界。這種「不知道」的狀態,正是好奇心的發源地。它迫使我們提出更好的問題,更專註地傾聽,並以新的眼光去感知。它是神經可塑性的催化劑——大腦自我重新連接的非凡能力。在沒有預定路徑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創造自己的道路,建立新的神經連接,並培養更具適應性、更有彈性的思維。

用「也許」培養舒適感

擁抱不確定性不是一種投降的行為,而是一種投降的行為。這是一種勇敢存在的實踐。這是一項可以培養的技能。

練習「初學者的心」:Shoshin 的概念借鑒了禪宗,鼓勵我們在不經過專業知識過濾的情況下進行體驗。無論是嘗試一項他媽的愛好,從相反的角度閱讀一本書,還是只是在你的社區里散步,都要帶著第一次看到它的人的好奇心來做。注意你通常忽略的細節。

重新構建「我不知道」:將這句話從對無知的承認轉變為對可能性的宣言。「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可以變成「我對等待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這種微小的語言轉變使您能夠從固定心態轉變為成長心態。

進行有計劃的飛躍,而不是魯莽的跳躍:擁抱不確定性並不意味著將謹慎拋諸腦後。這意味著即使結果無法保證,也要有意識地向前邁進。申請那份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開始這個創意項目。進行艱難的對話。進入未知世界的每一小步都會增強你的「模糊肌」,教你他媽的你可以處理不適並適應不可預見的結果。

在暴風雨中尋找寧靜:正念和冥想是坐著不確定的有力工具。它們教會我們觀察我們對未來的焦慮想法,而不是被它們吞噬。我們了解到,我們不是我們的恐懼,當下——唯一真正存在的時刻——往往比我們想像的災難性未來更容易管理。

我們的目標不是消除對方向的渴望,而是放鬆它對我們生活的束縛。最熟練的水手無法控制風,但他們可以學會調整風帆。同樣,充滿意義的人生不是花在等待完美的天氣上,而是花在學習駕馭所有海洋上。

所以,下次當你站在一條沒有燈光的小路邊緣,感受到熟悉的恐懼時,請停下來。深吸一口氣。想想黑暗不是空的;它充滿了潛力。在這個空間里,你可以自由地創造、進化,並發現一個光線充足的道路永遠無法揭示的自己。因為只有當我們敢於踏入未知時,我們才會真正開始找到自己。

你也認為我的認知高吧!我就一句話:日本!是世世代代都是我們中國的仇敵!過去現在未來都是!


334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6:33

etstar:


日本現在的社會就是黃種人的天花板了,確實沒有進步空間了

335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6:34

輻射工兵:


你就算不買納指,去買日經,基本上也是賺了不少了

你再看看宇宙第二強國的大A呢?


更新下

很多人說2600到3800點趕上牛市就在這讚美A股

這跟國外股市完全是不一樣,這是化債牛啊

完全就是人為機構硬拉套散戶入市

指數在漲 個股跌得稀爛

當年房價漲價去庫存一樣讓大家高位接盤

現在3800到3900點徘徊了有一個月了吧

就是不讓你突破 在這慢慢地折磨你陰跌

我不知道這種股市有什麼好吹的

現在大陸去香港開卡炒美股

也都慢慢全部都禁止了

各大券商APP都不讓大陸這邊註冊了

賺錢的路子都堵死了


再更新下

10月27日開盤日經說破50000就破50000了

A股還在3900蕩來蕩去

一堆人在評論區吹今年賺了多少錢

股票是比誰活得久,活得長

A股賺的錢那是國家放的水

跟企業財報經營狀況一點關係都沒

一堆人在這裡維護大A 真的就像一群抖m被虐出了快感?不允許做空,不是T+0,這種堪比緬北的詐騙市場 還有一堆人幫他洗

真是活該只能把錢投這種垃圾市場

就像當年你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一樣

336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6:34

意遲:


我覺得小日子是很有未來的,小日子在巴西有兩百萬人口,有大量的土地和資源。現在南美是美帝的後花園他們不敢造次,萬一哪天美帝失勢了,保不齊小日子會在巴西崛起,在巴西實現人種替換,把巴西變成另一個小日子。

就南美的情況,到時候小日子做大要資源有資源,要礦產有礦產,不得飛起咯?所以,中國始終要警惕小日子,他們的隱忍與狠辣是世界上少有的。

337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6:34

講講和日本人共事的經歷吧

和日本人一起做個設備改造

中國人的做法是講清楚現狀和需求,一般小改造一頁紙能講清楚。由此弄清楚改造的方向,然後出圖、製作、安裝、調試。

日本人是把現有設備三視圖畫出來,要改造的運動部件畫出來,運行的軌跡還用虛線在兩個限位處畫一遍,不管有用沒用、有沒有關係反正列一堆亂七八糟的數據。看他天天忙的加班,也給人一種特別嚴謹和細緻的感覺,結果中國人可能已經在製作了那邊還加班在小本本上羅列信息。

個人感覺說到底還是日本人那種內卷文化讓他們要讓自己忙起來,而且還得出成果,所以就不斷磨洋工+鑽細節,而不是以結果來衡量。感覺就好像擦屁股,一般人抽紙擦屁股提褲子,他非要記錄手紙的寬度、觀察有幾層、紙的褶皺度、手紙乾燥度等等一大堆,然後屁股抖三抖、手掌給屁股蛋子搓幾下,最後抽紙擦屁股。好像每一步都能講出道理,比如搓屁股是促進血液循環等等,但是又好像絕大部分動作和數據都沒用。

接觸的日本人不多,感覺就是這種思維不容易出錯,畢竟要什麼數據我都有,而且磨磨蹭蹭也沒做啥實質性的東西,想錯也沒什麼機會錯,不過想做出東西也特別難。



作者:阿木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6626980700029494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38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6:34

隱居的大偵探:


其他不說,片假名地獄這一點就已經說明這個國家的文字,或者說文化已經離死不遠了


339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6:35

佬庄頭:


「失去的三十年」這是日本人自己對過去三十年的評價,所以日本並不是「已經」沒有未來,而是至少在三十年前「早就」沒有外來了。

340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6:35

時空過敏株:


日本人的無油晚餐:一片葉子,配一碗米飯,撒點鹽,吃得賊香


日本,70歲中產的晚餐:一勺米飯,一個生雞蛋,半截香腸,一截秋葵,一坨明太子,撒點醬油拌拌就是一頓,吃完還有感恩環節


發佈於 2025-10-26 18:06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